單立人講史——安拉之劍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西南端,東瀕波斯灣和阿曼灣,西瀕紅海,南臨阿拉伯海,北接敘利亞沙漠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總面積約320萬平方公里。

這是阿拉伯半島大致的地形,有個輪廓好說話,再說他的氣候,各地氣候溫差懸殊,因而導致各地的物產與經濟結構也各有不同,阿拉伯半島乃是一大高原,其上多為沙漠與草原,這自然條件怎麼說也稱不上好,唯獨有一塊地方,稱得上得天獨厚吧,那就是希賈茲(漢志),這地水草豐美,是個放牧的好地方,游牧的貝都因人特喜歡這裡,老來。

希賈茲南邊是葉門,這地兒也不賴,人稱福地,這邊的阿拉伯人在這兒搞定據農業,並開創了高度繁榮的國家。

阿拉伯半島是閃米特人的故鄉(讀過《聖經》的朋友應該很清楚的),阿拉伯人就是沒走的,滯留在半島上的閃族人的一支。

在伊斯蘭教興起以前,「阿拉伯人」主要指居住在半島北部從事游牧的這一批,就是咱剛提到的貝都因人,不包括定居葉門的南方人(塞白人)。

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興起以後,只要說阿拉伯語並出身於阿拉伯血統,就是阿拉伯人。

近代的阿拉伯人,則是指上面這些國家,大家自個兒認認吧。

咱要從伊斯蘭教興起以前講,前面說了,這個時候的阿拉伯人就是貝都因人,這幫牧民屬於戰鬥力爆表的一個民族,特彪悍,有詩為證:

我們以劫掠為職業,

劫掠我們的敵人和鄰居,

倘若無人供我們劫掠,

我們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像這種性格的民族,雖然強悍,可連自己人都捨得下手,自然陷入無休無止的仇殺之中,單個摘出來,都是勇士,放在一起便是散沙。

4~6世紀,北方兩大帝國拜占庭與波斯(不是這個波斯,是那個波斯,薩珊王朝那個)以及東邊的衣索比亞王國(不是後來到國聯告狀的慫慫的那個,是非常牛逼的一個王國),為爭奪葉門的國際商路控制權,打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葉門硬生生給打沒了,衣索比亞佔領了這地兒,這地兒的人跑到北方,給貝都因人帶來了一神教理論(對於伊斯蘭教的形成至關重要哦)、工農業的先進文化知識。

早期貝都因人信仰多神教,南方人帶來了猶太教和基督教,斗轉星移,一神教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到伊斯蘭運動產生前夕,具有一神教意義的哈尼夫運動擴展到阿拉伯各地,此運動提倡信仰者隱修,以求能夠與神合一,強烈反對多神崇拜,深刻的影響了穆罕穆德。

話說到了6、7世紀之交,阿拉伯半島風雲變幻,各種矛盾累積在一起,而火山口則在麥加。

麥加地處歐亞非三洲交通之樞紐,南接葉門可直下印度洋,北通地中海直往歐洲,東趨波斯灣可直達兩河流域與中亞,往西越紅海而入非洲。

這種地方,誰見了不眼饞。

再加上麥加有一處神跡——滲滲泉,顧名思義,泉水不斷地從地下滲出來,沿途商旅路過可以飽飽的喝上一頓(這在半島這種水資源奇缺的地方更顯得彌足珍貴),此地還是希賈茲(漢志)南部的宗教祭祀中心,城中央有克爾白古寺,寺內供奉著安拉和一些部落神(此處敲黑板,安拉早就存在,而且擺明了是多神信仰),神殿東南牆壁上更是鑲嵌著一塊黑色隕石,阿拉伯人對其頂禮膜拜,每年都有數不清的阿拉伯人來麥加朝覲克爾白和黑石,逐漸的,麥加就取代了葉門成為了巨大的商業中心。

麥加掌握在古萊西部落之手,就賺這些前來朝覲的人的錢,賺翻了都,在此我們有必要談一談這個部落。

此部落本是北方一游牧部落,五世紀末征服麥加並定居下來,此後分為若干氏族,其中馬克蘇姆等勢力強大的氏族住在城區,稱內古萊西,剩下勢力較弱的一方住在郊區的山裡,稱外古萊西,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穆罕穆德出身的哈希姆族屬內古萊西,也就是城裡人啦。

穆罕默德出生時哈希姆族已經不行了,古萊西部落的強勢氏族壟斷了商路,控制克爾白神廟,財富滾雪球一般增長,其他弱小氏族(包括哈希姆)連口湯都喝不上,而且還要受到強大氏族的盤剝,除了償還高利貸,還要繳納貢金,在這種形式下,一般民眾渴望出現一位英雄人物來拯民於水火之中,穆罕默德適時而卓越地順應了阿拉伯人的這些要求。

公元571年(或當年前後),有一個小孩誕生在麥加的古萊西部落,他母親那個時候給他起了一個名字,不過這個名字永遠也查不到了。

他的同族人稱他為「艾敏」(忠實人),不得不說這是個好名兒,而在《古蘭經》中,他的名字是穆罕默德(3:144;33:40;48:29;47:2),只有一次叫做艾哈邁德(61:6).

依照慣例,他叫穆罕默德(聲望很高的人)。

他父親叫阿卜杜拉,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母親阿米娜,在他六歲時也去世了。

養育先知的責任落在他的爺爺阿卜杜勒·穆台列卜身上,爺爺畢竟年事已高,不久便撒手人寰,先知由伯父艾卜·塔列卜負擔。

先知的命運真是悲苦,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這麼多。

先知25歲的時候,與一位孀婦赫蒂徹結婚,她非常的有錢,比先知大15歲。

穆罕默德的經濟生活,從此變得非常寬裕,他有閑暇時間去研究一些他感興趣的問題了,經常去的地方是麥加郊外的希拉山上(此山位於麥加以北,相距大概五公里,山洞很小,能容一個人站起來,能三個人並排躺下去。洞後有一個裂縫,能夠使得空氣得以流通。)

先知便隱居在這個小山洞裡,晝夜冥思苦想,他本人非常的懷疑現實世界,一直思慕真理,以致心煩意亂,時常覺得精神恍惚,周圍人多數對他投以異樣的眼光。

某日,在希拉山山洞裡,正當先知在四維空間上下六合之際,聽到有聲音在他耳邊響起,命令他宣讀:「你當奉你的造物主的名義而宣讀······」

這是先知初次奉到的啟示,可以說他已經收到了神的任命狀。

這一天晚上,後來就被稱為「高貴的夜間」。

奉到任命狀之後,隔了一段時間,第二次異象發生了,先知惶恐不已,奔回家中,叫赫蒂徹給他把被子蓋勞,接著便奉到啟示說:「蓋被的人呀,你起來吧,你警告吧。」

於是先知以熱烈的情緒投身於這一任務中,他發自內心覺得這是他分內的事,在本族人中間進行傳教活動,一開始受到周圍人的嘲笑與戲弄,可是先知沒有放棄,繼續傳教。

他的妻子、堂弟阿里和艾卜·伯克爾三人先後信仰他。

當時古萊西部落的伍麥葉一支勢力滔天,他們的代表人物艾卜·素福彥堅決反對穆罕默德,認為他所宣揚的伊斯蘭教是一種異端邪說,是與古萊西部落最重要的經濟利益相抵觸的——克爾白神廟裡供奉著那麼多的偶像,你非要宣揚一神信仰,古萊西部落管理克爾白神廟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全體阿拉伯人朝覲神廟上撈錢。

當越來越多的底層信徒加入伊斯蘭教的時候,古萊西部落掌握話語權的人再使用嘲諷、挖苦等言語攻擊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到了這個時候,必須用肢體語言來讓這些「異端」清醒清醒。

穆罕穆德不得不遷移到阿比西尼亞去,在這種黑暗的歲月中,他沒有被敵人嚇到,仍然大膽的進行傳教,號召信仰他的人民起來,拋棄雜糅的邪神崇拜,而專事獨一的真主——安拉。

啟示不斷地降臨,他非常羨慕猶太教徒與基督教徒都有自己的經典,因此,他發下大誓,一定要讓自己的人民也有自己的經典。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儒學為何沒發展成為像基督教那樣的宗教,並形成一種獨立於王權的勢力?
上聯:前怕龍,後怕虎,一事無成。如何對下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何理解呢?

TAG:歷史 | 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