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作家吳剛思汗2017年心路歷程——《從此處告別》
要從哪說起呢?聽說今年初心是一個很火的網路詞,那就從做這個群的最初吧。
嚴格說起來,我這一年比建群到現在的日子,要少四個月左右。那時候,我算是在部隊里比較充實的日子。能去《解放軍文藝》當實習編輯學習提升,是我軍旅生涯的偏得以及重要轉折。這不是說之前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或基層單位的日子不重要,只是成熟確實很需要時間。
在編輯部的日子裡,自我感覺,工作上並不順。起碼遠達不到主編姜念光老師的要求和標準。生活中倒還挺好的,有大把的時間,用在看書創作以及運動健身上。機緣巧合的是,那段時間對於我來說,算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拆投稿信。用剪刀,把一個一個信件拆開整理,然後交給翟老師或其他編輯老師繼續審稿。
大量投稿信里的熱情和想法,我都看得到。但文學水準上來講,好作品鳳毛麟角。而絕大部分,甚至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彼時,我的好友媳婦王碩找到我。說她愛人丁陽的文學愛好,最近幾年的工作和生活,被打斷的很厲害。希望我能在這方面,給予他一點信心。
於是,創建一個關於文學的微信寫作群,在心底油然而生。最開始起底的,就是三兩個同學加現實里認識的幾個朋友。繼而在豆瓣網上發帖招募,從十個人左右,發展到二十幾個。
也許是因為群主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定位的原因,大部分微信群從有主題到變成泛濫的扯淡聊天群,彷彿是無法逆轉的。我當然不希望這個群變成那樣,但顯然,初衷和實現是兩回事。
於是很苦惱,糾結如何才能讓文學愛好者喜歡這個地方,又不淪為一般的聊天群。也嘗試過大家交流文學作品和喜愛作家的方式。甚至那個時候,就開始推晨讀和夜讀。但效果依舊不好。最後我甚至試著打感情牌。去通過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職業愛好背景,加深互相認識,提高群交流內容的質量。其實不說結果,大家應該想得到,答案還是遠達不到我的滿意程度。
有的同學還建議,讓我學人家讀書群模式,搞那種打卡閱讀。還有什麼賞罰的模式。但這些讀書群,也並沒有幾個最後留存下來他們想堅持的模式。所以,我並沒執行這個建議。
好像冥冥之中,是會有巧合或指示這種東西存在吧。在一起晚上玩的一句話接龍遊戲中,我得到某種啟示。這個啟示的另一個基礎,是當初編輯部的殷實老師曾說過:「交流文學,脫離作品以後,就沒什麼好談的。」而接龍遊戲最後形成的文字或文章,便自然成為某種作品,而只要有它們,我就有下力道的觸手。於是強制要求群里人必須跟著接。這樣既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打卡,又不會有太大負擔。能力強的,接幾段,弱的,就接一兩句。並不強求。
寫到這,群里的同學可能會說:「啊?群主,一兩句話也可以啊?」我肯定會回答,「不可以」。因為那是我們群的續寫之初。但沒有這個初,便沒有後來續寫三十多個作品的我們。世間事,哪個不是如此。貴在堅持。我從零七年入伍,便知道堅持的重要。今天跑五公里,你比上次快幾秒就可以。第二個,你再快幾秒。俯卧撐,每天增加一個或者幾天增加一個。直到你合格甚至優秀。人都是會進步的,無論是哪種形式。
說起來,我這一年最重要的事,是從一個人民子弟兵,變成人民群眾。而這麼重要的事,寫到這,竟然更多筆墨在我們群這件事上。真是慚愧。
記得在我小時候過十歲生日時,父親曾說過:「人一輩子,沒幾個十年。你已經過去一個。」一語成讖,我竟只短短的行下十年軍旅路。對於和平時期的軍官來說,十年軍齡真是不值一提。我認識的大部分叔叔伯伯輩兒的,不是一干三四十年,便是一輩子。
一輩子,算是個概括詞。不幸運的可能都不足十年。而我們這才僅僅一歲半的寫作群,就宛如初生不久嬰兒般,是那麼柔弱,又那麼可愛。大家相親相愛,嬉笑怒罵皆是文章。
看,不提這個群,彷彿不會寫這篇文章。看來即便我努力的想把這個一歲半的嬰孩與自己抽離開,卻越用力越適得其反。
從我離開《解放軍文藝》後的第一次群里瀋陽聚會,到今年我離開部隊,陸續在長春、大連、合肥、杭州、武漢、重慶、呼和浩特搞成八場文友聚會。還撮合數對文學青年談起異地戀愛。從成為文友到成為朋友再到成為戀人,大家亦師亦友。不敢說是為什麼共同的夢想去做什麼費盡心力的付出,反倒是這種沒有什麼壓力的環境,讓我們在一起時,更多的希望彼此生活如意,感情順利,身體健康。
當然,不管是為讀者或是為大家還是為自己。大家對待文字的態度,總體上,還是很負責任的。可以為一個絕妙的想法而互相鼓勵或是發點紅包,也可以為不同意見針鋒相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在每一個自己所參與的故事中,簡直妙不可言。也許是我有過行伍的經歷,用在部隊團結同志的態度與方式,讓大家明白團結到底有多重要與可貴。
當然,我也會提要求。但要求別人前,自己是必須要做得更好的。從八月初到十月末這近似三個月的時間裡,我也完成新書《賤賣東京》的初稿。打卡的方式讓群里所有人監督。不過這打卡過程,也確實無比艱辛,同時也是感謝同學們的監督,我才能夠咬著牙堅持下來。
其實從第一個寫作分群,到衍生出二三十個;從一天只能出產數百字,到總文字量超過三百萬;從樹塔打卡單篇的第一個作品,到月更能達到數十篇;從騰訊公眾號申請下來的下午,到近十個媒體公號的今天;從凄涼的十幾個人,到時不時破百的人數;從只是零散的單打獨鬥,到註冊下寫作工作室甚至商標;從第一個大修甚至完全推翻的作品,到完結數個;從第一堂QQ群寫作課,到現在的一直播寫作授課;從第一個離開的同學,到一千多且奔著二千的數量;從第一場聚會,到接下來的無數場;從被豆瓣網不講理的集體下架十幾個,連續數月霸屏豆瓣閱讀APP首頁的作品,到現在誰想跟我們單簽一本書的合同都不見得很在意;從大家在意其他人的聲音,到我們只要寫的開心就足矣的成熟。我們真不一樣了。大家真是因為文學創作,更加成熟、自信與強大。
我們是在靈魂上有追求的群體,那生活中暫時的磨難與苦澀又算點什麼呢?感謝有大家,讓我有幸認識這麼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你們。也感謝生命,它使我能有機會認識文學,而從她身上,又獲得無限力量去帶著好奇眼光觀察世界。
我軍旅生命告一段落,而新文學之路已然開始。祝大家在新一年裡不忘初心,多交流、多創作、多感悟、多奮鬥。青春本就是一輛無法返程的高速列車,就讓我們綻放自己的光芒,讓我們的旅途更加輝煌。
PS:祝我們成為一輩子的朋友。
寫此文,以紀念我無法回去的軍中芳華
2017年12月28日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