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雖可怕,但可防可治

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質代謝障礙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基礎,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

一般先有脂質和複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進而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並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血管腔狹窄。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有很多危險因素,其中主要危險因素有:

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吸煙、性別、年齡等。次要危險因素主要有:肥胖、活動量減少、飲食方式、遺傳因素、性格等。其中,A型性格者(即性情急躁、好勝心和競爭性強、不善於勞逸結合)易患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主要取決於血管病變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具體危害表現為:

1. 主動脈硬化——常無癥狀

主動脈硬化大多數無特異性症,叩診時可發現胸骨柄後主動脈濁音區增寬;主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而帶金屬音調,並有收縮期雜音。

但如果形成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或出現急性主動脈夾層分離,均可迅速致命。

2. 冠狀動脈硬化——冠心病

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在冠狀動脈,使管腔狹窄或阻塞則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冠心病。

典型的癥狀為勞力型心絞痛,在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出現心前區壓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向左肩部或/和左上臂部放散。部分伴有胸悶或以胸悶為主,嚴重者疼痛較重,持續時間延長。

3. 腦動脈硬化——腦卒中

腦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急性腦血循環尤其是腦缺血發作的主要發病基礎,是各種因素導致的腦動脈管壁變性和硬化的總稱。

腦動脈硬化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或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性卒中,表現有頭暈、頭痛、煩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減退、肢體麻木等;也可引起腦萎縮,表現為精神、行動失常,智力和記憶力減退,以至痴獃等。

4. 腎動脈硬化

腎動脈硬化是指由於腎動脈及分支和/或小動脈的應化而影響腎血管功能的一類疾病。根據病情進展的快慢分為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和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

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主要病因是高血壓、年老;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的基礎病約有40%為高血壓,15%為慢性腎炎,其餘為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放射性腎炎、先天性腎臟病、腎盂積液、柯興氏綜合征。

5. 下肢動脈硬化

常見癥狀為腿部動脈由於血供障礙而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腓腸肌麻木疼痛以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

嚴重者可有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動脈管腔如完全閉塞時可產生壞疽。

動脈粥樣硬化雖然可怕,但可防可治。

防治方法遵循四個原則: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1.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貫穿於動脈粥樣硬化的初級、一級和二級預防的全過程。嚴格控制膳食總熱量,以維持正常體重。提倡低脂飲食,限制酒及糖類食物的攝入。

避免經常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穀類、豆類等食物能夠提供對預防冠心病有益的各種營養素。

2. 適量運動

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減輕胰島素抵抗、減輕體重和降低血壓。同時還能提高心臟最大輸出量和增加從血液攝取氧的量。

運動要堅持三個原則: 有恆、有序、有度,即長期規律地、循序漸進地、因人而異適度地運動,過度運動反可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對老年人來說提倡散步、做保健體操、打太極拳等活動。

3. 戒煙限酒

提倡不吸煙,不飲烈性酒。雖然紅葡萄酒(干紅)少量飲用有抗氧化的作用,但長期多量飲用會引起其他問題,因此不提倡。

4. 心理平衡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規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睡眠。

此外,發生不穩定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事件的基礎是動脈粥樣斑塊的「不穩定性」及其引發的新鮮血栓形成,因此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是保證其斑塊的穩定性。

目前已有的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如瑞舒伐他汀(瑞旨),除調脂作用外,還可能通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抗炎、抑制平滑肌細胞遷移等作用發揮穩定斑塊的作用。

因此,適當應用他汀類降脂藥物等可明顯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


推薦閱讀:

我的單臍動脈寶寶
4個信號一出現,說明你血液粘稠了,需警惕!
什麼是動脈栓塞?它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是極大的,一定要正確認識

TAG:下肢動脈閉塞 | 動脈 | 高血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