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虛虛實實,亦幻亦真,教你正確使用景深

之前的幾篇技術教程還比較受歡迎,謝謝你們給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學習攝影技術,首先要建立一套術語體系,攝影的術語本來就不多,這項工作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完成。然後,按章操作,我相信,不會超過一個月,您就可以熟知攝影的各項技術。

當然,必須要有大量的練習。曾經有幾位學攝影的朋友,相機買了好幾年,按快門的次數還沒有超過5000,怎麼能拍得好呢?按快門的次數多了,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都會有所積累,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拍攝場景,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等到我們徹底掌握了基本的技術技巧,剩下的只有三點:

01 勤奮,大量實踐,機不離身

02 運氣,有些好的題材是可遇不可求的

03 智慧,攝影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就算不拿攝影做飯碗,維持純愛好,大概也是希望拍出一點特色來,這需要智慧的投入。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人始終認為攝影就是個技術活,看不到攝影師經年累月的智力投入和藝術積澱,不過這還真沒辦法,懂的人自然會懂。

今天的主題是景深。在所有的攝影技術技巧中,景深是最易於把握的,初學者掌握了景深的相關技巧,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提升照片的藝術水準。而看完這篇文章,您可以徹底學會景深的原理與運用。我會盡量用最精鍊的方式把這個問題講清楚,請大家多多練習哦。

一、關於照片的立體感

我們都知道,攝影是一個二維平面,但它所再現、表現的對象是立體的。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在二維平面上呈現出三維的立體感來呢?

方法是挺多的。比如,透視法。

攝影中的透視分為兩種——線條透視和空氣透視。

關於線條透視,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小時候學美術,畫一條林蔭大道,最近的樹木畫得最高,漸遠漸矮,到了與地平面相接的位置,只剩一個小點點了。這種透視,是通過二維平面上不同景物的大小對比來模擬三維縱深,近大遠小,是對線條透視的基本概括。

上圖是一張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超廣角鏡頭最大的特點就是「近大遠小」的線條透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演講者的手比頭還要大。遠和近的關係是清晰可辨的。

最後的晚餐 達芬奇

Tips:焦點透視

西方繪畫的透視法,其基本原理,將隔著一塊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筆將其畫在這塊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點透視原理的繪畫。其特徵是符合人的視覺真實,講究科學性。在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想指導下,運用焦點透視,掌握了表現空間的規律。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即是焦點透視的典範之作,在平面上創造了三維空間。如果沒有焦點透視法就沒有西方的寫實性繪畫。莫高窟第172窟講究中心對稱式兩側景物形成的斜線,與中軸線相連形成的透視感,而西方直到文藝復興才出現這種科學的透視法,比唐朝晚了600多年。(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空氣透視,藉助空氣中的雜質,如霧、塵埃、黃沙,甚至是光線,通過近處清晰、遠處模糊的對比,讓觀眾感受到遠與近的差異。有的攝影師在拍攝霧霾這一自然災害時,畫面空泛,看不出前景與背景的區別,這就失去了主題,在畫面中安排前景,是表現空氣透視的必要條件。

這張照片是今年六月在台灣的九份拍攝的,夏天的台灣異常多雨,近處的這棵樹造型優美,輪廓與細節都比較清楚,而遠處的山因雨霧的阻隔,已經虛化成了水墨的效果。

線條透視與空氣透視,解決了二維平面的三維立體感問題,有了近與遠,前與後,畫面也就不再單調,而是豐滿了許多。

還有一種叫光線法。

我們知道,光線具有方向性,在攝影用光中,光的方向涉及「光位」的運用,這對於被攝物體的造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今後我們會談到這個話題。

光線的方向性,造成了因被攝物體與光源的距離不同而產生的明暗差別,這句話比較長,我來簡單說一下:距離光源近的就更亮,遠的就會更暗一些。明與暗的對比,也能給人以空間感。

這張照片中的光源是太陽,陽光穿透背景中的玻璃窗,照亮三位男士的右側。而背景中的牆壁出於背光面,很好地襯託了三位男士的輪廓,給人一種「浮現」的視覺感受。

另外,光線會形成投影,投影的方向性也有可能對畫面的縱深感起到強化作用,尤其是在逆光狀態下。

新傳院專業風采展上的攝影師們,光線從舞台上打來,在地面留下狹長而濃重的投影。

第三種就是今天的主角:景深法。

二、景深的涵義及其作用

景深,是指畫面上的景物前後清晰的範圍,範圍大則景深大,範圍小則景深小。也有的攝影師用「淺景深」來表示比較小的清晰範圍。

舉幾個例子。

假設你去草原遊覽,看到一望無際的天地映象,應該也會有把它拍下來的衝動吧,這時候的景深就得很大才行,否則「一望無際」就無從表現。

這張照片是用手機拍攝的台灣風光,我已經不記得是在哪座城市了。景深大一點,視覺縱深長一點,更有利於提升畫面的視覺衝擊力。

這也是今年六月在台灣拍的,機車是台灣的特色之一,大景深有助於展示機車的數量。但如果使用小景深,則能夠虛化背景中的機車燈光,那將是另一種美感。

這張照片拍攝於安徽的尚村,農民正在曬秋。背景中清晰的徽居屋頂,為照片交代了拍攝環境,也豐富了地域文化的氣息。

不過,如果你在草原上發現了一朵孤零零的格桑花,覺得這小花美麗又柔弱,很想給它留個影。這時候如果再使用大景深,背景就會沖淡觀眾對於小花的注意力。

這是掉落在我汽車天窗上的一片小樹葉,我放平座椅,躺在座位上,用一支F1.4光圈的鏡頭虛化了背景中的樹葉。

這張照片是在安徽宣城市績溪縣的梅干嶺拍攝的,那是個很美的地方,推薦大家去看看。照片綜合使用了影調透視和小景深的方法,凸顯了畫面的縱深感。

拍過婚紗照的朋友可以把照片翻出來看一下,在戶外拍的、人物占畫面比例較大的,小景深的一定有不少。如果在草坪或樹林里拍攝,花草樹木會虛化成一片朦朧的綠色,如果在湖邊拍攝,湖面的波光會虛化出一片一片的光斑。在這種情況下,小景深的功能就不僅僅是突出主體了,它還具有美化畫面的功效。

上面兩個例子是藝術攝影範疇的,在新聞、紀實類的照片中,大小景深也有各自的作用。

某國的名為阿里郎的表演,大景深才能體現出人多力量大的氣勢。我保證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絲毫的褒義。

新聞攝影師免不了要拍攝一些大場面,萬人集會這樣的壯觀景象是不會再有了,但兩三千人「濟濟一堂」還是常見的,要表現人多,就要用大景深。有的會場會懸掛橫幅,橫幅一般是掛在會場後方的牆壁上,攝影師站在會場前端,要拍到橫幅,也必須使用大景深。在這種情況下,大景深的意義是容納更多的新聞元素。如果會場上有個人突然舉手說「我反對」,這時候可能就適合使用小景深,重點表現這個人的表情、動作和形象。

景深不大,我們怎麼能知道司令官在看降落傘呢?

為了表現司令官的風采,小景深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上面的案例並不具有代表性,景深是大還是小,其實並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攝影師要打破頭腦里的條條框框,靈活處理不同的局面,做到:什麼好就拍什麼,怎麼好就怎麼拍。

總結一下

大景深能夠使畫面元素一覽無餘,營造透視效果。小景深,有的是前實後虛,有的是前虛後實,還有的是前後皆虛而中間實。虛的部分作為構圖中的陪襯,可以提升畫面的美感,假設拍攝場景中有一些在構圖時無法迴避的雜亂物體,也可以採用小景深的方法,削弱其喧賓奪主的效應。

三、景深的控制方法

景深一定是攝影師採用一定的操作技巧所得到的,它不同於空氣透視狀態下,由空氣雜質所自然形成的近處清晰、遠處模糊的效果。景深的大小,全賴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這三個要素的組合控制。

焦距:在景深的三個控制要素中,焦距的作用是決定性的,長焦距一定會營造小景深,而且焦距越長,景深就越小,假設用500毫米的焦距拍攝人物肖像,有可能會出現眼睛清晰、鼻子模糊的情況。與此相反,廣角鏡頭的景深很大,大到無須對焦,也就是說,不管我們把焦點對在被攝景物的哪一個部位,其他所有的區域,都能在照片上得到清晰的呈現。這樣的大景深特性,可以把攝影師,尤其是新聞攝影師從對焦操作中解放出現,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構圖、用光,以及瞬間的捕捉。

這是一支超長焦距的鏡頭,可以用來拍鳥

當景深極小時,背景將成為一片虛無

光圈:光圈是控制景深的第二個要素,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長焦距加大光圈,可讓小景深效果更加明顯。

拍攝距離:拍攝距離是控制景深的第三個要素,距離越近,景深越小。這是最不容易把握的要素,因為拍攝距離的隨意改變,會讓構圖變得困難,而且,在很多時候,受到拍攝現場客觀條件的限制,距離是無法更改的。

景深的三個控制要素,應當相互配合,合理使用。如果拍攝現場光線較弱,必須使用大光圈,而拍攝者又試圖得到大景深效果,此時可以縮短焦距,拉長拍攝距離。要獲得小景深效果,而鏡頭焦距較廣,則應把光圈開到最大,並在近距離狀態下拍攝。

景深是極易掌握的攝影技巧,經過短暫的訓練,即可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需要補充的是,只有在營造景深效果的同時提高構圖水平,才能提升照片的藝術性。

如果您對我的文章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攝影和生活和愛

weixin.qq.com/r/V3XcxC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攝影周記三】新阿姆斯特丹
追溯英雄時代 ? 遠征游牧之心白湖友誼峰(八)
2018.02.09 夜晚
單反和微單有哪些區別?別尋思了,弄懂這幾點心裡自然有數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