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不旅行嗎?

寫在前面

How to spend your time and money wisely?

可以不旅行嗎?可以。

圖&文|佳嫄

微信公眾號ID: SeeYouAtSunny | 佳嫄 | 最會說溫暖故事的「生活報告」

國慶我哪兒也沒去,乖乖回家待了一星期。被不下五個朋友問候,「你居然沒有出去玩兒?」

我反而想知道,「我們可以不旅行嗎?」

「What was the good of moving when a person could travel sowonderfully sitting in a chair? Wasn』t he already in London, whose smells, weather, citizens, food, and even cutlery were all about him?

What could he except to find over there except fresh disappointments?」

--The Art of Travel

如果對於一個未知目的地,關於它風土人情,時髦店鋪,以及與它相關的一切細節,我們從一本旅行指南中就能全面的了解,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漫遊和暢想,要舟車勞頓前往遠方?

若是旅途僅僅是順著旅行指南按圖索驥,那麼面對現實的落差,我想不到我們除了失望之外,還能獲得什麼。

這樣的感受在旅行中並不鮮見,只是我們習慣於花費很大的篇幅去讚美旅行的美好,而選擇性的屏蔽那些索然無味的時刻。

我不禁想起在歐洲時,走馬觀花地瀏覽著一個小鎮接著一鎮,我心想,我的朋友圈觀眾估計早在我之前就已經審美疲勞。

相似的,在巴厘島,咬咬牙和朋友一起體驗了幾晚五星級度假村,我們在著名的懸崖酒吧里看日落,那些標準化的享樂體驗沒有帶來太大的驚喜,我反倒是因為適時看到了一條微信推送而會心笑了起來:「消費主義是當今社會最普遍的世俗教派」

不談形而上的,就當「旅行」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行為。它越來越像一場標準化的打卡競賽:去過多少目的地,探訪過幾家網紅店,或是住過哪些特色酒店。

「沒有嶄新的目光,大地永遠黯淡無光」,LENS如是說。

醉心於實踐「生活不在別處」的這幾個月,我漸漸發現,城市裡的「消費體驗」有時比旅行更有趣:無需趕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發,那些習以為常的事物也常常呈現出了新的質地,帶來無窮的驚喜。

以下是我以家為圓心,拓展出的生活新半徑。

三源里菜市場:經過了一番心理建設,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菜市場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順源里1號

近日,我和大福不定期開展星期日一起逛菜市場做飯活動。

我知道三源里菜市場早就在各種新媒體文章里被說爛了,朋友在某美食APP工作,她打趣說,她們近日的選題是「論三源里菜市場里是不是充滿了資本主義裝逼犯」

但,當你看著那裡的蝦確實大,那裡的肉確實香時,偶爾下廚如我們,也就放棄了貨比三家的想法,甘願在那種碼放出來的「品質生活」魔幻現實里一勞永逸

年紀小的時候,我是不敢獨自踏進菜市場的。

以前爸爸接我放學後,就帶我一起去買菜,和他一起買菜的次數越多,我的「菜市場焦慮」越嚴重,因為菜市場太「在地」了:

  • 相對於商品選購的理性決策,逛菜市場更像是一場人情較量。我家黃老師剛踏進菜市場的一刻,那些菜阿姨蝦大媽就紛紛對他致以熱情的問候,抖落出籃筐里最新鮮的食材。而他,總能準確的記著哪家的肉最好,哪家的海鮮最鮮。
  • 作為一個不會說福州話的人,我不能像黃老師那樣,和菜市場的各路阿姨在禮尚往來間砍得最佳價格,再順走一塊姜和兩根蔥

「怯場」如我,在決定要去菜市場買菜之前,進行了一番心理建設,最後拉上了大福,才覺得有人壯膽。

大福和我是兩個不老練的菜市場選手,加之又是小心翼翼的南方人,屬於常常被北方菜市場阿姨所吐槽的那款:

每次阿姨大手一鏟,面對滿滿一盆的花蛤和蝦,我們倆總是很緊張:會不會太多?算了算了不管了,帶回去再說,反正都是好吃的。

想來都市人更喜歡逛超市而不是菜市場是有原因的:超市夠冷漠,不用去應付那些熱情的推銷員。都市人少得可憐的「自由意志」在商品和消費之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

不過好在三源里菜市場,作為網紅菜場本場,它也自有一份看過大世面的淡定。當我和大福眯著眼睛在不同的攤點之間比較到底哪家的東西更好時,菜阿姨菜大叔安然的坐在他們的攤點後邊,而沒有和我們寒暄或是推銷。

此刻,「都市人的矜持」和「菜市場人情」得以默契的共生。(微笑)

在外用餐,似乎總要滿足什麼「社交目的」,要聊點什麼。但在家吃飯,則簡單鬆弛很多。

悶頭吃,感慨這個蝦真是又大又新鮮。然後各自刷手機,或者一起看個劇。

好好吃飯,以及,自在的活在生活里。

MOMA-KUBRICK:想要調劑一下最近的書品?那不妨換一家咖啡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香河園街1號院

我最經常去的咖啡館,是方家衚衕的雙城咖啡。起初是每周去那兒看周日電影,後來是因為每周去那裡換一本書來看。

雙城的老闆是兩個台灣人,如他們的Slogan所寫:「北京最接近台灣的一扇風景」,兩位老闆時不時便從台灣人肉搬運一些新書和新雜誌。

受老闆個人喜好的影響,店裡的書多與食物和城市指南相關。日常泡在那裡,我也因此多寫了幾篇有關食物的文章,和老闆多聊了一些關於「食慾」和「食育」的話題。

近日想要拓展一下我的閱讀新「食譜」,遂發現了藏在MOMA里的KUBRICK。

MOMA是位於東城區的一個文化產業生態圈,集合了精品酒店,藝術影院, 烘培店和咖啡館。

之前我老是半夜跑來這裡看夜場電影,在這裡可以看到僅藝術院線上映的片子。每次都直奔百老匯電影中心,因而錯過了它周邊早已打烊的那些店鋪。

後來偶然發現了KUBRICK,讓我泡在MOMA里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KUBRICK名字原取自電影大師StanleyKubrick,最早的KUBRICK在香港油麻地於2001年開業,同樣毗鄰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

2009年,KUBRICK和百老匯電影中心一起進駐了北京MOMA。

作為一個小型文創綜合空間,KUBRICK集合了文化周邊產品,書店,和咖啡館。我剛進門時就被門口集合了各種生活方式類雜誌的展示架所吸引,再深入會看到綠色的架子上各色電影和文學書籍,更不乏原版書籍。

相比綜合性的圖書商城,我更喜歡這些獨立的閱讀空間。店主的品味對書籍進行了篩選,從而替我減少了獲取某一品類下精品書籍的時間成本。

不妨多坐幾家咖啡館,多遇見幾種老闆。

END

在工作和家之外,我們都在試圖探索一個「第三空間」,給「消費」這件事情,賦予了時間和空間的價值,形成個人的「消費審美觀」。

對於朝九晚五的人來說,「去別處」無異於去往另一個「第三空間」。如此看來,城市生活對於「第三空間」在深度和廣度方面的探索,絲毫不遜於一段走馬觀花的旅程。

看過一段別人寫的話,

「或許自己確是別人口中所言缺乏冒險精神者,我總是覺得,無論身處世界何地,人們生活的重大主題都相差無幾,重要的是呼吸與行走的頻率。

在我這裡,不存在一地絕對優於另一地的概念,也沒有所謂的世外桃源。想像能夠在遙遠的南方邊陲小鎮或北方極地村莊悠哉的走上一下午,對我而言,已經無法要求更多。」

不禁想起之前在越南下龍灣出差的經歷,那絕對是我八個月差旅生涯中去過的最土最無趣的地方。

當時和四塊錢同學住在距離商業街五六公里遠的公寓樓里,每天的早餐只能選擇公寓樓下的咖啡廳,我們絕望的發現,這裡連法棍麵包都做得很不好吃。

痛定思痛,我和四塊錢感到不能如此輕易就妥協。隔天我們在點了兩份法棍之後又買了一塊黃油。

注意,是一塊黃油。沒錯,這個地方已然土到了沒有小份的佐餐黃油的地步。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每天下樓之前,我們從冰箱里拿出那一塊黃油,走去咖啡廳用餐。然後再把剩下的部分送回公寓,繼而開始一天的工作。

聽起來也是非常原始了,這和在天津買煎餅果子要「自帶蛋」的執著精神都有一拼。

但有趣的是,我們在這個近乎文化荒漠的地方,竟因為自給自足的過上了有黃油塗麵包的生活而對每一日的早餐充滿了期待。

想要再次引用勒內·夏多布里昂在《義大利之旅》中的那句話,

「每一個人,身上都拖帶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所組成的世界,即便他看起來是在另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的回到他身上所拖帶的那個世界去。」

關於那些異地他鄉的愉悅感,我們要的從來不是那個隨處可得的法棍麵包,而是帶著自己的想像力的一塊黃油。

那些對生活充滿了想像力的人,不管在哪裡,都能夠擁有足夠生動的旅途。

微信訂閱號ID: SeeYouAtSunny | 佳嫄 | 最會說溫暖故事的「生活報告」

推薦閱讀:

北京,有2000萬努力、勇敢生活的人
127.看圖說話10~手抓飯
北京的天很藍,公寓的房不暖
帝都賞花輕指南第二篇-承包個山湖
北京函數青年公寓的居住體驗如何?

TAG:北京生活 | 北京書店 | 菜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