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著名高科技從業者,卻是低科技爸媽呢?

當你在路上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小孩手裡抱著一台 iPad 時可能覺得這已經是一種常態了。不由自主的我們對於從事高科技的人員,也習慣地認為他們的孩子早早的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甚至是覺得他們用的是最新款的。但事實真的這樣嗎?所以今天小編帶著這個疑問,帶領大家來探究一下。

2011年紐約時報詢問賈伯斯「你的小孩喜愛iPad嗎?」得到的答案卻是:「我們限制小孩在家使用這些科技「。而身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孩子,卻必須等到滿 14 歲以後,才能有屬於自己的智能手機,不能使用蘋果產品,而且還只能使用 Windows 手機。 他們的這些做法是不是打破了你的想像,他們對小孩的教育是沒有鏈接屏幕、或什麼科幻電影里會出現的場景呢?其實不止這樣,在美國,包括eBay的首席技術官、谷歌、蘋果、雅虎和惠普的員工,數年前紛紛將孩子送到加州一間標榜不使用信息科技教學的學校上課。這間名為半島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 of the Peninsula)的學校,沒有電腦或屏幕,也不主張學生在家中用電腦。他們奉行活動教學,鼓勵學生「落手落腳」學習,例如透過針織培養解難能力、數學技巧和協調能力,或是在誦念句子的同時拋傳沙包,相信這樣可以加強孩子們手腦並用的能力;這套教學思想認為,電腦會窒礙創意思維、動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會令人心不在焉

這些高科技人,卻是低科技父母,他們嚴格限制小孩使用平板等觀看屏幕的時間,通常是上學的晚上不能使用,只有周末可以玩一下,而且這一玩可是有嚴格時間限制的。這和大多數家庭,全家都在滑手機、滑平板的模式很不同。

這幾年隨著王者榮耀盛行,及相關一些問題的爆發,」網路成癮「這個詞也頻頻出現,但看來似乎矽谷爸媽更知道手機、平板上癮的影響。可惜,使用智能型手機對於青少年大腦,會造成怎麼樣的損害?心理學家們正努力搞懂。不過也幸好有了一些結果:

1、研究發現,經常使用社群媒體,使得8年級的青少年憂鬱風險跳升27%,每天使用手機超過3小時的小孩,更可能有自殺意念。最近的數字顯示,美國青少年自殺的比例已經高過兇殺,而智能型手機正是其中驅使的原因。

2、所以相應的對策也開始研究——現在相對對於網癮治療較好的諮詢技術就是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首期諮詢過程中重點會放在特定行為和造成衝動控制疾患的困難情境。治療進行的過程中,重點會逐漸放在造成和影響強迫性上網行為的認知思考和扭曲。

3、2005年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指出構成網癮的必要條件是網路成癮必須嚴重地危及青少年的社交功能與人際溝通。還有以下三個條件只要符合一條即可構成網癮:

?(1)覺得在網路上自我實現比現實生活中容易;

(2)被打斷或停止上網時感到不悅或憂鬱;

(3)試著對家人隱瞞使用網路的時間。

更多資訊敬請期待!

本文內容摘自:

《網路成癮》Kimberly S.Young & Cristiano Nabuco de Abreu 心理出版社

《比爾蓋茲的小孩,幾歲有手機?》作者: 陳竫詒編譯 2017-10-25 Web Only (天下雜誌)

Matt Richtel, "A Silicon Valley School That Doesnt Compute,"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2, 2011, nytimes.com/2011/10/23/.

推薦閱讀:

聽說你有病?沒關係我也有病
知識不能治癒心理問題
強迫症咨客的原文分享
【原創隨想】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潛意識嗎?
如何尋找長程的心理諮詢師?(一)

TAG:網癮 | 高科技產品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