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那些看睡著的,只能說你們不適合看好電影

寫之前先說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取這樣的標題當然會有人說是嘩眾取寵蹭流量,且明擺著要得罪一些模糊的無關緊要的觀眾,但我還想說被一些所謂的專業影評人給得罪了呢,深焦的這篇影評《2049,裝出來的神作》看似有著難得的清醒和中肯的評價,在我看來,正好詮釋了無趣和中庸本身,那些定論式的簡單評價背後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觀點,更別說文章本身寫得難看(無趣),到底是專業呢還是業餘,看電影始終是主觀的,當然並非說一部電影的好壞沒有標準,我想說的主觀是一種帶著個人鮮明印跡的觀感,專業的素養(學問)、見識、品味、熱情和悟性,是其背後的支撐,但如果說簡略的分析諸如鏡頭的運用、似是而非的好萊塢商業電影包裝下的缺乏深度的主題,就是所謂的專業,才是真正的背道而馳和枯燥的無趣,或是專業包裹下的自欺欺人和乏味,說《敦刻爾克》和《銀翼殺手2049》的落腳點只是意識層面保守、中庸的「回家」和「團圓」,難道表現人的情感不是電影最核心的部分,情感上能否打動人是電影和觀眾之間最重要的維繫和紐帶,這些「清醒的專業分析」卻首先要剔除情感,彷佛這是低層級的,不如哲學層面的探討來得高大上和重要,如果哲學和意識層面的思考不能有效地附著在人的情感之上,只能是無意義的,鏡頭運用平穩得乏善可陳成為質疑「神作」和反感的理由,似乎一部電影得在所有方面都有所革新才能獲得傑作的資格,小津的電影鏡頭運用平不平穩,這樣的片面追求恰恰是形式大於內容,電影語言的革新會被寫進電影史,但不代表其最有資格成為傑作,用專業分析的有色眼光看電影只會離初心越來越遠,或許已無法享受電影所帶來的感動和一切。

還是說說我為什麼喜歡吧,我不想在是否算不算傑作上做無謂的爭執,那晚看完最明顯的感受是興奮,電影近三個小時卻一點也不覺得長,感覺跟兩個小時差不多,好看,動人。

無論是畫面、節奏還是音效俱佳,和《敦刻爾克》一樣,都有很強的浸潤感,漢斯季默的配音幫了大忙,原來電影的入戲也可以不完全靠情節的渲染,用精準的節奏和畫面控制,再加上音效、燈光等,帶來全新的入戲體驗,最好的體現了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很多時候很多片子都讓我們忘了),而導演作為電影的作者在於很好的把控全局。

維倫紐瓦之前的《降臨》並沒有很喜歡,這一部卻很牛逼。那些被質疑為帶來敘事上的節奏緩慢,反而讓我看得很享受,比如瑞恩.高斯林在雪地上躺倒那場戲,感人至深,卻毫無煽情的痕迹,一個悲劇式的英雄,落得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鏡頭給得足夠久,氛圍才能出得來,這怎麼會沉悶呢,高司令的這段表演,如此高級的戲劇性,可以說完全是反好萊塢商業電影的,佩服這樣的任性。(可惜找不到那張圖)

新老兩代銀翼殺手見面的打鬥被安排在那個大廳內,不時閃現的貓王等唱歌跳舞的全息影像,很好地連接起未來與過去,斷續的聲音像是穿透時間的不老旋律,更帶來捉迷藏般的緊張感,讓我想起一句話,迪卡德只想留在那段歲月里,這樣的畫面敘事已近乎文學了...哈里森.福特老了卻更帥了,老人與海式的硬漢,稀鬆的白頭髮、拉渣的鬍子,舊灰色T恤下的胸肌和肚子,說不出的迷人的味道,金剛狼3休傑克曼那種所謂的英雄遲暮什麼的都是浮雲,而結尾迪卡德和女兒見面的觸不可及,也許說明了一切。

K的虛擬女友為了獲得最真實的感受和複製人合二為一,靈魂和肉體不可兼得,最美的靈魂並不必然附著在最好的肉體上,何況肉體只會速朽,最動人的愛情在於伴隨著犧牲的不可得的愛與痛,或者說是愛情的不可能。

複製人想成為人,人想成為上帝。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存在主義的焦慮,來自生存意義的找尋和虛無。

語言的單調背後是思維的僵化和懶惰,什麼把科幻片拍成文藝片,或是文藝片的沉悶,早已是令人厭倦的陳詞濫調,卻還在被很多影評人一再的信手拿來重複使用,這樣的評論毫無意義。

電影也是文藝的一部分,在我看來,好的就是文藝的,並沒有文藝片和商業片那樣分明的界限,而好與不好,全看天才的創造力。

再說點題外話,人工智慧和AI如此發達,有一天,有著完美自我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或是複製人,能否最終解決人的孤獨,他(她)是一個比你還了解你自己的學習能力更強的另一個你,陪你說心裡話,回答你內心的深層困惑,帶給你最深的情感慰藉...但轉念一想,也許永不可能,是人的終極孤獨,才讓人不停止探索,窮盡科學研究的可能,和創造了一切藝術。

要說影片讓我稍感欠佳的,反而恰恰是那些延續前作的賽博朋克風的畫面和場景,比如大樓屏幕上的虛擬女友廣告,它們的意義只是和前作取得連貫的視覺風格,並沒有什麼新意,甚至是一種妥協,所以,天才最好不要拍續集。


推薦閱讀:

TAG:銀翼殺手2049電影 | 銀翼殺手電筒影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