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為設計同質化辯護
聯動撕逼文:【譯】設計中不能承受之「同」
這兩篇Medium上的文章分別陳述了不同觀點:同質化還是個性化?個人覺得不能極端化考慮,不同領域適用不同情況,這篇文章里提出的「小步快跑」式的創新值得一試。
___________________譯文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設計同質化」這個話題又掀起一股討論熱潮,這很酷,每個人都能各抒己見展現自我。但在我看來,我想就產品設計方面做幾點說明。
首先要申明我是一個「純視覺動物」,我享受於創造獨特的視覺體驗並把它應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但是……
在數字化產品設計中,建立廣泛適用的行業規範是非常合理的(我認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仍要提醒一句)。用戶開始期望那些確定的行為或交互方式,因為在許多情景中他們已經習慣那樣做:下拉刷新,滑動取消,導航模式,甚至是每個鏈接下的下劃線。所有這些存在於設計師素材庫中的交互和風格通常會讓用戶立刻領會它們的代表含義和使用方式。這很棒,我們可以共同指導用戶如何使用各種數字化產品。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在協同工作。是啊,這確實意味著你的App可能會和別的App有點相似,但沒什麼大不了的。夾克衫長得也都差不多,這樣我才能輕易地找到夾克衫口袋在哪啊。
有趣的是,我從沒見過有人抱怨圖書目錄或者ATM界面的同質化。人們不抱怨是因為這些設計已經被長久而廣泛地使用,為什麼突然要改?換句話說,每個電視機製造商都想著做一些獨特而創新的遙控方式和界面設計,可誰希望買了新電視還要再重新學習怎麼用呢?
數字化產品設計並不僅僅是抽象的視覺傳達,還包括複雜的人機交互方式。設計師們創造的交互方式和構件就像全球化語言的一部分,你肯定不想讓一種語言支離破碎、產生各種分支吧?和機器的交互也同樣如此。
在數字化領域設計產品意味著你要放棄部分「自我」。設計一個流暢而造型與眾不同的首頁非常重要,但這並不是我的唯一目標。我的第一目標是確保用戶理解並享受我的頁面,對於品牌化而言,讓產品在外觀上與競品拉開差距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不能以犧牲可用性和功能性為代價,因為糟糕的使用體驗比千篇一律的界面更可怕。還記得Ello嗎?那就是個例子。
我理解那些關於Dribbble的抱怨,它本身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不能因此而說它煽動了行業內同質化的風氣。舉個例子,色彩設計的同質化並不是因為Dribbble,而是由產品本身的特質決定的。產品設計師需要考慮可用性和一致性,比如鏈接和按鈕的顏色,錯誤狀態、確認狀態等等。數字化產品中大量對藍色的應用和時尚設計中的黑色是一樣的——這種顏色確實可用。當你想要設計一款健康型產品指南時,我敢打賭你會首選亮黃色。
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應遵循規範與框架設計然後就此打住,當然不是。產品設計的個性化非常重要,但個性化並不是僅僅體現在視覺設計中,事實上還有很多表現形式:微交互、副本、微動效等。一個屏幕設計即使在外觀風格不能過於獨特,也還可以通過文案副本、動畫或者錯誤狀態等向用戶提供驚喜。
產品設計的藝術性在於明白何時應該打破常規設計模式,它就像一件壓箱底的秘密武器,只能在合適的時候才能拿出來。如果使用得太頻繁,就會打破常規的使用模式,造成混亂,產生問題,從而使用戶失去對產品的信任;如果從不使用,用戶也會對產品失去信任,他們會認為設計師沒有努力去創造愉悅的使用體驗,甚至完全沒有設計。權衡這其中的差別很困難,需要設計師傾注大量的時間和經驗。
人們經常指責產品設計師沒有找出」更好的方案「(比如更好的設計或更佳的思維方式),但我覺得這種指責有點幼稚。如果我知道某種讓用戶感到愉悅的設計模式,那我就要冒險去讓他們感到快樂嗎?當你使用你的銀行App時,你是希望體驗一場無與倫比的交互盛宴,還是僅僅希望查看餘額和轉賬呢?
80%的時間內,產品的設計點應集中於讓用戶儘快完成他們的目的,而剩下的20%,我們致力於讓用戶「會心一笑」。但不能讓這些獨特的設計影響功能可用性。(數字是為了方便理解,並沒有科學論證)
當然,我並不是說不要創新。生活中(或產品設計中)沒有什麼是非黑即白的。如果你想要創新,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來。確保創新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不是為了「搞個大新聞」。你也許會提出一個獨特的交互方式、一個新的隱喻、一種新的布局,並把它增加到規範中。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同於平面設計或傳統的內容驅動型網頁設計,這種創新完全由無數種審美來共同決定。
所以暫時放下你的自傲吧,為了用戶和企業的利益,嘗試著稍微接納同質化。我們討論了那麼多設計師所需的「同理心」,那麼這也是同理心的一部分:學會接受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譯文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___
業餘翻譯,連猜帶蒙;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原文地址】In Defense of Homogeneous Design – Yaron Schoen – Medium
https://medium.com/@yarcom/in-defense-of-homogeneous-design-b27f79f4bb8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