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你無所不知,所以才一事無成!

導讀:為什麼讀完總裁班,公司終於倒閉了?

為什麼上完幸福課,終於離婚了?

為什麼你勤奮努力,卻越活越失敗?

你肯定會說是知道和做到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是,道理你都懂可為什麼不去做呢?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認知派,為了求知的快樂,或為開闊視野,或是對抗內在的焦慮;另一種是行動派,認知是為了有效的產出,或是自我成長,或是突圍升級,萬物皆為我所用能有所進步。

單純自嗨不在我的探討範圍,此安利藥丸只服務於那些渴望改變的行動派們,那些學了一堆道理卻無力行動的你,那些勤奮努力,卻行動無效的你。唯有拷問內心深處的靈魂,認清事物的本質,再用行動去實踐,才有可能最大概率對抗失敗!

一. 拷問內心:找到你人生的目標和源動力

我們活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今天精英創造奇蹟,明天屌絲逆襲,我們的心理在不停的反轉和跌宕中,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把別人的目標當成自己的目標,朝三暮四,生怕錯過每一個逆襲的機會,疲於追風口卻忘記了自己的本心和初衷。

可奇蹟往往發生在那些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並能堅定的堅守信念的人。那麼拷問靈魂的時候來了:

1. 你內心深處的信念和人生目標是什麼?

試想一下: 當你80多歲即將終結生命,回顧這一生,心裡有好多遺憾和悔恨,突然有個時光機能把你帶回到現在,此時此刻你會如何度過這一生?

人只有在面對死亡時才會真正覺醒,才會懂得生命的意義,才會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這個時候的你好象從無根之木,無水之源一下子找到了安生立命之本,喚醒心底的火把,你才會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源動力

這個時候你的核心價值觀,信念,夢想都會冒出來,為了不讓生命有這樣的遺憾,你會不會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成最後一天去過?

2. 內在的動力會讓你克服重重困難

當你知道什麼是你生命里重要的,什麼是你願意犧牲其他所追尋的?你就會被自動激活。當面臨月亮或六便士時的選擇時毫不猶豫,因為你有了堅定的信念。

當你被夢想叫醒,煥發出滿滿的生命力,就會滿腔熱血的追求目標。內在有持久的驅動力,它讓突破重重障礙,它讓你跨越萬難,它讓你創造奇蹟

心法是解決問題的源頭,但如果認知混亂,你也會覺得有心無力。

二. 探尋本質:升級你的認知結構

信息時代里,人人都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但每個人的認知結構不同輸出也會不同,真可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只有不停升級你的認知結構的人,知識才不會成為陷阱,而成為基石和能力。

1.探尋本質,解決認知偏差

知識或乾貨,目的不同,環境不同,針對對象不同,方法論就又要靈活使用了,造成尷尬結果的往往是認知有偏差,卻又生搬硬套引起的。

認知偏差:比如任正非強調:「狼性文化」

各路小老闆們紛紛效仿,在公司內部貫徹狼性文化,然後中基層各種狗咬狗,各種窩裡斗,最後公司搞得烏煙瘴氣,業績卻毫無起色。究其原因是「狼性文化」有錯?還是創意公司的基因不適合?目的是要業績還是要創造力?還只是沒事瞎折騰試試?

同樣的知識和方法論在不同的環境里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學習狼性文化,記得自己的目的,環境,對象,時機再靈活使用

2.洞察本質,解決認知混亂

反覆問為什麼會把你帶向問題的本質? 洞察本質從問為什麼開始。

認知混亂:比如古人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古人又說近水樓台先得月。

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怕不安全!為什麼不安全?因為窩邊草會讓窩暴露?或者是萬一有風險起碼還有窩邊草可吃。

為什麼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為靠山得山,靠水得水!充分利用身資源。

所以本質是資源匱乏時要充分調度身邊的資源,但在長久發展期要有風控意識與長遠意識,以備不時之需。

找到了問題的本質,就可以認知升級,可以思辨性的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靈活的應用其策略和手段,從而有效吸收和內化。而不至於有認識衝突就開始心智混亂,胡亂選擇。

知識是樹葉,認知結構就是樹榦樹叉,用有效的結構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生活中那些無所不知的人為什麼無能為力?因為滿地樹葉越堆越厚,卻不如一顆有結構的小樹,有方向有主線的茁壯成長,假以時日終成大樹。

以升級認知結構之名,以探尋本質之心,強壯大腦。

三.唯有行動行動再行動

現實是「夜裡想了千條路,醒來依舊賣豆腐」。大多數人雄心十足,卻是行動無力,為什麼大多數人卡在行動階段呢?如何變成行動的巨人呢?

1.用遊戲化思維,培養自律之習慣

在心理學中,當人作出某一行為後如果有即時的正反饋,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激活神經獎賞迴路,這種亢奮會讓此行為持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遊戲會讓人無法自拔。

首先,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行動,降低門檻更容易讓你開始,並在小成就中培養出新習慣。

其次,建立行動進度表,為每一個行動做即時正向反饋:比如每天完成一個節點就打對勾,比如輸出文章發出去直接看點贊數,轉發數。

最後,自建獎懲機制,重複行為:獎勵激活獎賞,懲罰建立威脅,比如今天沒行動就不可以擼串,為了培養行動記憶,需要定時重複行為,時間久了就成了習慣。

2.借力好環境,創造行動的勢能

有人出淤泥而不染,也有人近朱者亦近黑者黑。心理學家研究天性對一個人的影響約為50%,但有些環境中一個人的天性會蕩然無從。事實上大多數人潛移默化受身邊人和環境的影響,天性會完全屈服於環境。

所以為了進步,把自己丟進一個快速成長的環境里,讓那些行動派的「病毒」來感染你。那些優秀榜樣的力量,那些行動派們的收穫,都會為你的行動創造最好的環境與勢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那些優秀者們變態的自律,永不滿足,他們就像鏡子一樣,會踐踏你自以為是的自尊心,會照出你無知與匱乏。你唯有將知識化為自己的血與肉,用行動鑄成夢想的槍與劍,向深以為然的舊世界開戰,才會邁向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用心喚醒信念與使命,用大腦洞察事物的本質,剩下的就是投身每一個具體的戰鬥,用戰鬥去堅定你的信念!

那些放棄自己的人,已經不戰自敗了,因為他們已經向生活繳械投降。而你一直在行動的路上,就已經贏了,在鼻青眼腫的戰鬥中,你才會真正活著,你才會無盡的綻放生命。

* 最後,為什麼讀完總裁班,公司終於倒閉了?——是否國際化的野心吞噬了初心?是否認知需要升級?為了管理而管理忘記了目的?

為什麼上完幸福課,終於離婚了?——是否認知標準提升了行動卻趕不上?

為什麼你勤奮努力,卻越活越失敗?——是否先搞定心智升級再有效勤奮?

我們以少數派的視角:洞察本質,少就是多;做重要的20%,以少勝多;拒絕「平庸的忙碌」,擁抱「精準的行動」。

正因為你無所不知,所以才一事無成!

推薦閱讀:

快速學習&成長的心理技巧
朵嘉濃塗塗:活著,就是最大的麻煩!
人生需要規劃
分享別人的成長經歷
如何快速賺到10萬元?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TAG:個人成長 | 認知心理學 | 行為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