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車市不振,中國品牌發展之路何去何從?

在經歷2016年的高增長後,汽車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面。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乘用車共銷售1125.30萬輛,同比增長1.61%,增速比上年同期減緩7.62個百分點。車市增速減緩,原因何在?

應該來講,政策、經濟、社會、技術等皆是影響車市銷量表現的因素。

從政策環境來看,2017年與2016年對比,限行限購政策一直存在,而較為明顯的區別是,2017年購置稅優惠政策逐漸退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另一方面,2016年的購置稅減半政策已經提前透支了一部分2017年的市場銷量,同樣對2017年的車市產生一定的影響。

經濟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41;2016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而從居民收入水平來看,2017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從經濟情況來看,這對車市的影響可謂較小。

從社會環境來看,2017年人口環境和文化背景變化相對較小,對車市購車影響因素較之2016年而言,也可以忽略不計。

從技術環境來看,市場的風口指向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而在汽車市場,在新能源技術層面並未取得較大的突破,智能化雖然在逐步滲透市場,但是突破階段遠遠沒有達到。因此,當刺激市場產生新增量的技術沒有產生效應時,其對車市的銷量表現也就沒有太多積極的作用。

總體來看,影響車市增長的主要因素為政策環境和技術環境。而政策為國家對於市場的宏觀調控時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短時間內不可逆轉;在技術層面,對於車企而言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取得突破的地方,因此或許還得具體到車市細分市場的銷量層面,我們才能得出更多啟示。

轎車篇

轎車市場上半年銷量情況:共銷售新車539.9萬輛,總體下滑3.2%,合資品牌下跌4.2%,中國品牌微增1.4%。

其中,微型轎車共銷售12.2萬輛,同比增長13.8%;小型車共銷售55.6萬輛,同比下跌12.2%;緊湊型轎車共銷售352.5萬輛,同比下跌5.6%;中型轎車共銷售95.0萬輛,同比增長4.4%;中大型轎車共銷售26.6萬輛,同比增長27%。

而分品牌來看,上半年合資品牌轎車共銷售435.8萬輛,同比下跌4.2%。

其中微型轎車共銷售1.5萬輛,同比下跌33.2%;小型轎車共銷售38.3萬輛,同比下跌16.5%;緊湊型轎車共銷售280.2萬輛,同比下跌6.8%;中型車共銷售90.2萬輛,同比增長4.9%;中大型轎車共銷售25.6萬輛,同比增長26.4%。

在中國品牌中,上半年轎車共銷售106.0萬輛,同比微增1.4%。

其中,微型轎車共銷售10.7萬輛,同比增長26.1%;小型轎車共銷售17.3萬輛,同比下跌0.8%;緊湊型轎車共銷售72.2萬輛,同比下跌1.0%;中型轎車共銷售4.7萬輛,同比下跌4.8%;中大型轎車共銷售1.0萬輛,同比增長46.85。

總結:轎車市場整體呈下滑趨勢,其中微型、小型、緊湊型均呈下跌之勢,中型、中大型為增長點;其中合資品牌銷量下跌4.2%,在微型、小型、緊湊型領域均呈現下跌之勢,增長點主要在中型以及中大型等高端車領域;中國品牌微增1.4%,在小型、緊湊型、中型等領域均呈下滑之勢,增長點主要在微型、中大型等領域。應該來講,轎車市場銷量下滑主要與購置稅退坡有關,其次,SUV市場的分流也對轎車市場的整體下滑也產生一定影響。

對於中國品牌而言,從絕對銷量來看,在佔據轎車市場主要銷量的小型、緊湊型、中型領域,中國品牌遠遠落後於合資品牌。而在中大型轎車領域,中國品牌雖銷量增速較快,但是絕對銷量仍然與合資品牌有較大的差距。唯一在微型轎車市場,中國品牌的銷量增速和絕對銷量均高於合資品牌。

在轎車領域,由於技術、品牌的差距,中國品牌相對合資品牌始終難以登上舞台。但是從某些少數車型身上,諸如吉利帝豪、遠景、逸動、艾瑞澤等,即便受到合資品牌車型的打壓,也依舊能夠屹立不倒,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中國品牌而言,或許從它們身上可以找到一絲如何「面市」的經驗。

其一,根據市場變化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讓產品更加符合當前的市場消費需求。以吉利帝豪為例,從進入市場之初,就以低價策略(價格低於合資品牌普通家轎)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而後加快更新換代速度,用最快的速度迎合市場需求變化,根據消費者所反饋的需求進行產品調整,使得產品總是能很好的適應市場變化節奏。

其二,如上述所說,相對於合資品牌,中國品牌在轎車領域的差距為技術和品牌的差距。但是技術和品牌的差距不是短時間內所能能夠彌補。因此,從長遠來看,在技術領域,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交流學習先進技術等模塊需花費更大的功夫。而在品牌層面,產品和品牌是相輔相成的,在發展前期,用產品打好基礎,夯實品牌的發展之路,才是長遠之計。

在當前市場,品價比一詞興然而起不是偶然,相對合資品牌,中國品牌車型在核心技術層面有差距,那麼車企就需要在消費者能夠感知的其他層面做出更好的示範,比如產品外觀、內飾、配置等層面,更年輕更時尚的產品外觀、更加具有品質感和設計感的內飾以及更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配置,都能夠成為中國品牌車型更受歡迎的基礎。

其三,從市場來看,目前緊湊型轎車市場依舊是主力銷量市場,而微型、中型、中大型轎車市場是主要增長點,但是量依舊不是很大。以中國品牌目前在轎車市場的地位來看,車業雜談認為,在價格的天花板尚未突破之前,更高級別的產品無法支撐高價格體系,因此中國品牌依然需要集中主力攻緊湊型轎車市場,夯實基礎;在微型轎車市場發揚新能源特點,保持優勢。另外,用餘力開拓中型、中大型轎車市場,提升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認知成熟度。

SUV篇

SUV市場上半年銷量情況:共銷售新車452.7萬輛,同比增長16.8%。總體增長16.8%,其中合資品牌增長8.5%,中國品牌增長23.4%。

其中,小型SUV共銷售103.5萬輛,同比下跌6.9%;緊湊型SUV共銷售241.8萬輛,同比增長15.0%;中型SUV共銷售63.6萬輛,同比增長56.5%;中大型SUV共銷售8.0萬輛,同比增長219.2%。

分品牌來看,上半年合資品牌SUV共銷售184.8萬輛,同比增長8.5%。

其中,小型SUV共銷售29.2萬輛,同比下滑29.9%;緊湊型SUV共銷售91.1萬輛,同比增長12.4%;中型SUV共銷售59.6萬輛,同比增長29.1萬輛;中大型SUV共銷售5.0萬輛,同比增長214.9%。

上半年,中國品牌SUV共銷售267.8萬輛,同比增長23.4%。

其中,小型SUV共銷售74.3萬輛,同比增長6.8%;緊湊型SUV共銷售150.7萬輛,同比增長16.6%;中型SUV共銷售39.8萬輛,同比大增129.0%;中大型SUV共銷售29598輛,同比大增226.6%。

總結:SUV市場整體呈增長之勢,其中小型呈下跌之勢,緊湊型、中型、中大型均為增長點;其中合資品牌銷量增長8.5%,在小型領域呈現下跌之勢,增長點主要在緊湊型、中型以及中大型等高端領域;中國品牌增長23.4%,在小型、緊湊型、中型、中大型等領域均呈增長之勢,增長較好領域為中型和中大型領域。

對於中國品牌而言,從絕對銷量來看,不論在小型、緊湊型、中型以及中大型SUV領域,銷量和增速均優於合資品牌,因此中國品牌在SUV市場面臨的壓力可能較小。

不過從市場來看,中國品牌的SUV數量已達到130多款,而合資品牌SUV僅有78款,因此,中國品牌SUV存在以量取勝的情況。以合資品牌大眾為例,之前在市場僅憑途觀一款SUV車型走天下,如今布局的SUV車型仍然不多,但是每一款車型依舊能夠有著不錯的銷量。而反觀中國品牌,僅憑一款SUV車型走天下的品牌屈指可數,且大多數品牌還是憑藉SUV的熱銷才得以起家。因此,如果合資品牌加快在SUV市場的布局,中國品牌還能夠擁有如今的輝煌嗎?

另外,從同級別車型的價格來看,受限於品牌溢價能力,中國品牌車型往往要低出不少。比如絕大多數是自主緊湊型車賣合資小型SUV的價,自主中型SUV賣合資緊湊型SUV的價……由此來看,中國品牌SUV車型能夠與合資品牌SUV車型對抗的很大原因是價格。那麼,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如果合資品牌開始實行價格戰,中國品牌SUV又將如何生存?

居安思危,中國品牌在SUV市場其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其一,從產品來看,產品依舊是市場的核心所在,就如上述在轎車領域所言一樣,要打造更符合市場和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在外觀、內飾、動力、配置等各個層面下功夫,全方面提升品質感,滿足消費需求的升級。

其二,從市場來看,綜合銷量和增長速度,中型SUV無疑是最為火熱的領域,機會較大;緊湊型市場基數最大,因此亦要穩穩抓住。對於中國品牌而言,在中型SUV領域有不錯口碑且對自身品牌有所建樹的的車型目前只有長安CS95和傳祺GS8兩款車型,而其他均以低價換取銷量。因此,對於市場的建議是,以產品質量為基礎,在緊湊型SUV市場打好基建,加速中型SUV市場布局,逐步建設品牌形象。

其三,對於量多取勝,車業雜談認為,粗放式的生產或許能夠在前期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但是當市場逐漸成熟,精益化仍然是核心所在。當以量取勝變成以質取勝,那或許中國品牌在SUV市場將有更好的面貌。

MPV篇

MPV市場銷量情況:共銷售新車99.2萬輛,同比下降15.9%,合資品牌增長34.3%,中國品牌下降20.5%。

其中,小型MPV共銷售49.0萬輛,同比下跌27.5%;中型MPV共銷售34.6萬輛,同比下跌14.0%;大型MPV共銷售15.6萬輛,同比增長52.6%。

分品牌來看,上半年合資品牌MPV共銷售13.3萬輛,同比增長34.3%。

其中,小型MPV共銷售2.4萬輛,同比下跌16%;大型MPV共銷售10.9萬輛,同比大增54.4%。

上半年中國品牌MPV共銷售85.9萬輛,同比下跌20.5%。

其中,小型MPV共銷售46.6萬輛,同比下降28.0%;中型MPV共銷售34.6萬輛,同比下降14.0%;大型MPV共銷售4.7萬輛,同比大增48.5%。

總結:MPV市場整體呈下滑之勢,其中小型、中型呈下跌之勢,大型MPV市場為增長點;合資品牌銷量增長34.3%,在小型MPV領域呈現下跌之勢,增長點主要大型等高端領域;中國品牌銷量下跌20.5%,在小型、中型等領域均呈下跌之勢,增長點依然在大型領域。

可以看到,在MPV市場,小型、中型MPV均呈現跌之勢,主要由於消費的升級,市場原本的車型已逐漸無法滿足現有的消費需求。對於中國品牌而言,車型在高端MPV市場的布局以及影響力依舊較弱,而現有低端市場的需求逐漸萎縮,布局廣泛反而壓力重重。合資品牌在大型MPV市場有別克GL8這樣的老將撐住場面,中國品牌同樣難以逾越。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高端MPV市場發展勢頭猛,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消費升級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顯然,在應對這一波消費升級趨勢時,已經有車企開始做好了迎接的準備,諸如長安、比亞迪等。值得注意的是,長安凌軒上市2月,銷量就已破萬,歐尚A800自上市以來,也同樣取得不錯的反響。因此對於中國品牌而言,或許衝擊高端還有一定壓力,但是抓住消費升級趨勢,以產品為核心,打造出更具品質感的MPV車型或許才是發展的王道。

在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中國品牌的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而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更好的生存與發展,是一個嚴肅而沉重的話題。對於中國品牌而言,一旦合資品牌發起強烈攻勢,後果難以想像。因此,不驕不餒,腳踏實地,及時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才能走得更加穩健。

推薦閱讀:

A、B、C級車它們是如何區分的?一眼秒懂!
買車砍價高能手冊,獻給即將買或已買的少年
4S店不賣裸車形成壟斷,消費者該如何避免?
東風A9與帕薩特,誰更能打動你
難道中國人買車一定只能買個「殼子」嗎?

TAG: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