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高度警惕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的過度合資潮
進入2017年,跨國車企加強在華合資合作的新聞就一個接著一個。8月22日,福特汽車宣布,已與安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從事純電動乘用車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業的合資公司。加上之前的大眾與江淮合資、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特斯拉國產化……在新能源領域,似乎又要掀起一輪合資合作浪潮。車業雜談認為,從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良性發展來看,應對這種傾向保持高度警惕。
中國品牌全面領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好局面來之不易。
在傳統汽車領域,中國品牌起步晚,底子薄,與品牌、技術、產品、體系各方面都握有明顯優勢的跨國車企相比,存在全方位差距是不爭的事實。通過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發力,謀求新一輪汽車產業競爭的話語權,已是未來五到十年中國品牌對抗合資品牌的最大契機和唯一機會。
當前,中國品牌通過多年的艱辛努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了較大的優勢,在新能源技術儲備和人才培養方面甚至可以說走在跨國車企的前面。2016年,全球銷量破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有17家,中國汽車企業就佔了9家。中國品牌不僅在中國市場上佔據絕對主導的市場份額,即使放在全球來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也能佔據半壁江山。
同時應該看到,中國品牌的優勢不僅體現在市場規模,而且體現在全價值鏈競爭能力上。中國電動汽車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電動汽車產品基本實現了高中低全覆蓋,產品的多樣性、多層次性全世界獨一無二。可以說在中國品牌的帶動下,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而縱觀這一良好局面的取得,除了國家層面的戰略性支持,離不開眾多中國品牌的艱辛付出。與跨國車企相比,自主品牌利潤微薄,發展新能源汽車需要面臨的挑戰更大。以2017年進入財富500強的中國車企為例,中國6家車企總利潤為117.227億美元,不及豐田集團168.993億美元的總利潤。在這樣的有限利潤支撐下,中國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的成績難能可貴。
過度放任合資潮對中國汽車產業和中國品牌都是不公平的市場行為。
如前所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良好成績離不開中國品牌的投入付出。可以說,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儲備和人才培養上,中國品牌甚至走在了跨國車企的前面。而此時如果過度放任跨國車企在華展開合資合作,對於中國汽車產業和中國汽車品牌而言,都是有失公正和得不償失的。
首先,在核心技術儲備上,中國品牌圍繞著電動車這一中心,在核心設計、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優勢。而如果放任跨國車企展開合資合作,跨國車企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以極小代價甚至零代價的形式,輕而易舉地摘取中國品牌艱辛積累的成果。
其次在新能源汽車投入上,對於跨國車企而言,完全不用像中國品牌那樣勒緊褲腰帶去投入新能源。中國市場上獲取的高額利潤加上所在生產基地享受的產業補貼,都可以使跨國車企不費吹灰之力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而不會過多影響到當期經營質量。以寶馬為例,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達492.5億歐元,利潤55.8億歐元,利潤率達到11.3%,再次衛冕「世界上最賺錢的車企」;其中,三分之一的貢獻來自中國,如果寶馬拿出這三分之一的利潤布局新能源業務,對利潤微薄的中國品牌都是極大的衝擊。
規範汽車產業政策引導是各個全球經濟強國的通用行為。
在新能源合資合作和股比放開等產業政策上,有一種觀點是放寬合資合作準入是全球化浪潮大勢所趨,更多的跨國車企進入中國市場布局新能源之後,能夠起到鯰魚的作用,帶動和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車業雜談認為,對這樣的觀點當然不能全盤否定,但是要結合歷史條件和產業環境來看。當前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於戰略投入期,各國都在通過產業政策引導加大對本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支持。
以最強調市場開放和產業透明的美國為例,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府補貼政策的推動下,經歷了較快速的增長,從2009-2013年,全美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增長19.5%,高於汽車總銷量增速10個百分點,佔美國汽車總銷量比例也提高到3.8%,達到60萬輛的規模。而美國聯邦政府對於本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更是不遺餘力的研發補貼、消費支持,其中加州補貼模式更是讓加州已成為了全球新能源車的試驗基地和普及前沿,銷量超過美國50%,特斯拉的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也是有賴於此。
如果跨產業來看,美國對本國戰略性產業的傾向性扶持更為明顯。以華為為例,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技術實力無可質疑,在全球幾乎所有的市場都暢行無阻。但在美國,華為始終步履維艱。2010年,華為曾經試圖收購摩托羅拉的無線網路業務,但美國政府認為這項交易會「威脅到國家安全」,下令終止了交易。2011 年,華為又與伺服器技術公司3Leaf 達成了專利收購協議,但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又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攪黃了這筆交易。正如任正非曾經無奈地表示,美國面前,華為只是一個小弟弟。
從改革開放算起,中國汽車產業幾十年快速發展,客觀而言當然離不開跨國車企的鯰魚帶動效應。但對於影響到未來汽車產業話語權的新能源產業,從中國製造2025和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上,都不應過度推動跨國車企合資合作浪潮,防止跨國車企利用不對稱政策優勢走「發展捷徑」,對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中國品牌造成不公平的衝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汽車的發動機?
※一代跑車搖身一變跨界SUV,而且還要國產?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區別在哪裡?
※做汽車銷售的一些技巧
※行業分析|用數據說話,蒸汽洗車行業大揭秘!
TAG: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