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化差異伴隨而來的設計不同
上次寫文章也是幾個月前了,再加上最近剛回美國一系列的事情(主要是沉迷狼人殺),好多事情都耽誤了。今天想簡單寫寫文化的差異給設計帶來的影響。
大約是去年秋天,看了一集夢想改造家,講的是一個針對上海弄堂里的一個43平米的七口之家的改造計劃。女主人是家庭主婦,男主人在外務工,大寶5.6歲,兩個小寶都還是baby,女方的父母在家陪同照顧孩子。本期嘉賓邀請的是日本設計師本間貴史。設計師對於整個房屋的設計也是很用心的,整體思路是提高空間利用率,裝修風格比較日化,也重新設計了一些傢具來方便這家人的使用。但是這期節目令印象最深的是最後房屋的交付過程中,設計師重點介紹了他如何改進該家庭的洗衣/晾衣問題。設計師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在洗手間安裝一套烘乾系統,這樣一家人就可以不需要陽台晾晒衣服了。
可以看出設計師很用心的考慮了這家人在房屋使用過程中的scenario,也針對這些不同的情景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但是這個解決方案究竟怎麼樣呢?我想從不同地域人的晾衣習慣說起。我從小長在山東,山東人曬被子都是在院子里掛個繩子,然後把被子曬在上面。但是由於我的爺爺是上海人,從小爺爺家都是在窗戶外面伸出一個杆子,然後把被子放在杆子上面曬。而我來美國以後,美國人家裡也基本沒有陽台,衣服都是洗完直接烘乾,從來不需要曬。那麼根據上海人晒衣服曬被子的習慣,用室內陽台作為晾衣服的解決方案並不是上上選。這個日本設計師雖然發現了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雖然這個方法也適合很多人,但是卻恰恰忽略了上海人晒衣服的習慣。從這個小例子也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給設計帶來的影響。
類似的,幾年前保潔曾經想在中國推廣衛生棉替代衛生巾,於是投放了一個廣告。廣告講的是一個女孩使用衛生棉在生理期的時候下水游泳,以此大讚衛生棉帶給生活的改變。毫無懸念的,這個廣告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即使現在的國內衛生棉的普及率也比較低。人們看到廣告的反應大都是生理期期間怎麼能游泳怎麼能洗澡怎麼能xxxx。這也算是文化不同在廣告設計上所帶來的差異。
不僅僅局限於廣告或室內設計,文化差異所在交互設計上所帶來的影響也很大。我有一個同學他的thesis就是研究localization(本地化),最初他給我解釋這個詞就是展示了同一個網站在兩個不同的國家設計上的區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美國,一般網站分享按鈕導出都是分享到ins, facebook, twitter之類,而在國內的分享按鈕都是分享到朋友圈,發送給好友或者新浪微博。可以想像,對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相同功能的控制項設計上也有差別。
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故事。記得剛來美國,有一門課教授布置我們去調研伊索體系(ISOTYPE. Full name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簡單來講這個運動的發起者Otto Neurath認為在二戰後很多人不識字的情況下,用統一的圖標可以替代文字來educate大眾,達到交流的目的。最後這個運動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確實為現代pictogram和infographic兩門學科奠定了基礎。那門課是我修的第一門關於平面設計的課,甚至是我第一次聽說icon這個詞,所以對伊索運動的了解也更多的是來自於網路,但是前段時間實習確實讓我對圖標有了一點新的感悟。
(image source: The History of Symbols : Isotype)
起因是我們做項目需要一些圖標,但是公司的資料庫里又沒有這些圖標,於是我就聯繫了公司圖標committee來為我們新畫一些圖標,同事畫的圖標充滿歐洲風情,簡約大氣又嚴謹,每一個圖標都在一個非常酷炫的canvas上畫出來,雖然過程是什麼我不了解,但是最後成品美學方面還是挺棒的。但是問題來了,我仍然發郵件過去說很多圖標不行,需要重新畫。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在畫圖標上仍然沿用了歐洲人的思維。比如有一個圖標,我是要用它代表「乳製品」,對應到英文中叫做dairy.說到乳製品,在中國人眼裡最常見的雞蛋和牛奶,但是我的同事給我畫了一個乳酪(cheese),對於歐美人來講,用cheese表示乳製品確實沒什麼錯,畢竟超市裡,cheese的種類也遠比牛奶的種類多。還有一點icon是表現早餐,中國設計師可能會把它畫成雞蛋油條或者面市,但是我的同事把它畫成了麵包。其實如果單說是麵包我也能接受,畢竟麵包代表早餐也不是一件非常難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他畫了一個麵包的loaf甚至畫成甜甜圈都沒有問題,但是我同事畫的麵包更像是一頂廚師帽,我不知道是不是歐洲人麵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但是我問了身邊三四個人,真的沒有人能一眼認出那是一個麵包。
在回到伊索體系,圖標相比於文字確實能夠更容易認出,但是對於圖標的學習也不是零成本的,不同國家的人對於同一套圖標也有不同的理解。即使類似,也不會全然相同。而且圖標能表現的物件非常有限。也是同一個項目,對於「早餐」「乳製品」,用一個圖標完全可以表示,但是對於相對複雜的比如「零食」「風險因子」的表現,也不是靠單單一個圖標,可能是許多個elements組合為一個圖標。而且這個伊索體系在我看來和祖先使用象形文字沒什麼巨大差別,都是用具象的形態表示一些物件,我們聰明的祖先用創造了一套圖形文字,又用了那麼久進化到現代漢語,伊索體系提出圖形替代文字在我看來是一種倒退。
類似的文化差異在設計中的體現還是有蠻多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研究研究~
推薦閱讀:
※情定桃源丨民宿庭院——有庭院的地方,就有一處不同的世外人間
※神器推薦!超有用的去模糊PS插件Piccure
※校園文化建設之張驗兵標識校園道路導視系統解析
※得房率超100%,裝修全是老公操心,有陽光房還不用做家務,嫉妒使我質壁分離
※從佛系設計師到現代主義設計的叛徒這一年。
TAG: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