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團結集體和和諧人際關係的根源問題
摘要: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使人長壽和保有幸福感的直接來源。大學生人際關係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大學生們更加迫切的想知道如何成為一個能擁有和諧人際關係的人和在集體中發揮積極作用的人。本文即討論給出構建團結集體和和諧人際關係的根源問題是什麼,並為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困惑做出些許貢獻。
關鍵詞:人際關係、集體團結、原生家庭、自我同一性、自我價值、心理學。
經過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和自己在與其他大學同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加之對相關心理學知識的學習,無論是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健康人格心理學、積極心理學還是人際交往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之後,我認為無論是構建團結集體還是和諧人際關係,最根源的問題就是——我們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首先,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對我們影響最深的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有了和諧的家庭才會有和諧的社會。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根基,塑造了一個擁有了一致性的人之後,在內部和諧的家庭關係下,才有對外延伸的和諧的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之後才會有構建團結集體的可能。若不和諧,何來團結?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每一個家庭的相處機制不一樣,也就導致了每個人性格的千差萬別,使得我們這些年齡段的孩子有這樣或者哪樣的問題,有些很明顯,有些不明顯,但是當這些問題被放在高考之後——進入大學這個小社會後,就開始變得顯露無疑。
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一個人來說基本是不可逆的,但是並不是說不可以改變,可以通過學習了解心理學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並且具有一致性的人。
第一部分——「健康人格心理學」知識
何為心理學中的人格?它是源於個體身體上的穩定行為方式和內部過程。人格是一個人全部個性特點的總稱,它是一個中性的詞。那麼我們經常說的性格又是什麼呢?性格是人格中與道德評價有關的部分,反映了社會文化。兩者很難嚴格區分。人格氣質是先天的,人格性格是後天的。人格的氣質類型分為:抑鬱質、膽汁質、粘液質、多血質四種。健康人格心理學中的心理健康是指個體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健康人格的人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自我同一性,能正視現實,接納自己;具有情緒調節功能;有責任感;有目的性;有創新和開拓精神。心理學中有經典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要往何處去?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人格教育的可能性,因為雖然先天的人格氣質不可以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與實踐,不斷地修繕我們的性格中的不足與缺陷——大部分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
第二部分——薩提亞家庭治療知識
提到原生家庭,那麼不得不說說薩提亞對於這部分心理學知識的巨大貢獻。原生家庭被薩提亞分為了問題家庭和和諧家庭,家庭生活無非圍繞著四個方面:自我價值感、溝通、家庭系統、社會聯繫。家庭中成人應該扮演的是塑造者的角色。在和諧家庭模式下——自我價值感很高;溝通直接、清楚、明確、真誠;規則富有彈性,又很人性化,恰當而且可變;與社會的聯繫是開放、充滿希望的,是在選擇的基礎上建立的。在和諧家庭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能夠從容面對所有問題,因為他們是和諧的人,自然他們身上體現的高自我價值、高自尊還有很多優秀的品質都成為人際關係必然和諧的根基。這樣子一個具有一致性、身體健康、內心敏銳、富有同情心、愛心、有趣、真誠、有創造性、能幹、負責的人又怎麼可能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和使一個集體不團結呢?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做好一切。所以去真正的認識自己,看清自己,並承認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很重要。為什麼有的大學生會莫名其妙的自卑呢?他們成績很優秀,各方面都被別人稱讚,在別人眼裡是一個很好很優秀的人,然而他們卻感到自卑,感到比別人差勁,感到自己不夠好,甚至因為與別人的差距而產生嫉妒的心理,所以沒辦法與別人和平相處,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這些都是為什麼呢?在薩提亞的家庭治療經典著作——《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給出了答案。這些都是低自尊和低自我價值的表現。在薩提亞的理論中,自尊是種理念,是種態度,是種感覺,也是頭腦中形成的概念,它是由人的行為表現出來的。自尊是一種自我評估的能力,是以尊嚴、愛和現實得方式面對自己的能力。無論對於人自身還是人際關係來說,自我價值,也就是自己的那個罐子(註:薩提亞用罐子比喻自尊或者自我價值),是最重要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所有人的自尊都是可以提高的,不管他現在是什麼年齡或是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因為低自我價值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習得的,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不去學習這些不好的東西,而是通過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取而代之。就像前面所說,原生家庭和諧與否決定了我們成為一個高自尊和高自我價值的人,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從問題家庭中走出來之後就永遠的定性了,因為我們總能學到新的東西,所以我們的生活總是可以改變的。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變化和成長的過程。我想通過一個案例來告訴大家,人真的可以改變,通過學習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初入大學時,麗麗只是一個小鎮上來到大城市的農村女孩,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很狹隘,以前只是認為讀書好就代表一切,但是進入大學就經歷了一次次的歷練。可以說,改變很大,甚至她自己都沒有想到過,其中也有很艱難的時候。一開始她是很自卑的,因為與別人差距很大,所以她努力學習,成績上去了,但人卻也沒有變得多開心,因為自卑,深深的自卑。她覺得她自己不夠好,甚至會嫉妒和羨慕比她好的人,雖然她知道這樣不對,但是她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人生就像失控的帆船一樣,她感到很低落和無助,她無法與別人建立和諧的關係,在團體中更加感覺到不適應,她無法一個人做事情,總是想要人陪。後來經歷了一些事,她開始觀察、學習、了解自己,她漸漸變化,她從不愛運動到每天堅持鍛煉,開始學會自我認同,開始承認自己確實與別人不同,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自己——我們與任何人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與任何人都是相似的,因為我們有同樣的身體結構,共同呼吸得以生存。承認自己的獨特性和與人的相似性,成為我們能夠接納自己的基礎。正因為如此,我們允許自己與別人有差距,我們得到內心的滿足和自我認同,我們就不會出現嫉妒、自卑,因為我們感到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相處是不分高低上下的。我們學會了自我滿足,對自己有正確的自我評估和期待值,中間的落差變小了——自我評估值沒有那麼低了,對自己的期待值沒有那麼高了,更加實際了,落差小了,自己擁有了自我,學會了自我管理並明白我就是我,做到自得其樂,自然個人和諧了,就促進了人際關係的和諧,更加會為集體團結提供正能量,那麼一切都那麼順其自然的發生。
第三部分——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模型:正視並建設性滿足的人
弗洛伊德的心理結構理論分為: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意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真正的我們沒有注意到的那幾乎所有的水下的冰山——前意識和潛意識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東西。平時我們只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的,但是並沒有深入的了解這樣子的原因和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人格結構理論中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的人遵循快樂原則,自我的人遵循現實原則、超我的人遵循良心和理想的道德原則。大學生更多的是遵循後兩種原則,而且出現心理問題最多的就是超我很強的人。當「本我」和「超我」不平衡時,就會出現焦慮,然後啟動自我防禦。自我防禦機制是自動發生的、非理性的應付焦慮的心理適應過程。
第四部分——艾里克森的健康人格模型:做一個有自我同一性的人
艾里克森的健康人格理論說到:「在人類生存的社會叢林里,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生存感。」他認為的自我是一種有意識的心理過程,是過去經驗和現在經驗的綜合體。按照艾里克森的說法,自我同一性即是指「一種熟悉自身的感覺」,一種「知道個人未來目標」的感覺,一種從他信賴的人們中獲得所期待的認可的內在自信。個體性/整體性體現了你認識自己有多深,整體感/一致性越高,你的路就能走更遠,連續性/社會團體感體現了你的存在和被認可。實現自我同一性的辦法:1.對不起,我已不像以前那樣重視我在你們心中的形象。2.我承認我是自私的,也是勇敢的。3.我知道我是大方的,也是吝嗇的。4.我說過我是愛你的,可那也是輕浮的........
第五部分——弗蘭克爾的健康人格模型:賦予生活以意義的人
弗蘭克爾的一句名言如下:「你要象你是死而復生一樣地過你現在的生活。而且你要象你曾有過一次重大過失而且現在還可能再有過失一樣去生活」。我看過弗蘭克爾博士的全球暢銷書——《追尋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發現了意義療法,因為作為二戰時集中營三年的囚徒,他發現他幾乎喪失了一切,他的父母兄弟妻子或病死在集中營,或被送進了燃氣爐,除了他的妹妹,他的全家人都死在了集中營。所有的財物被剝奪,所有的價值被破壞,每天經受著饑渴、寒冷和拷打的折磨,時時企望著自己生命的結束。最後在生存率為1:28的集中營他們活了下來。正因為如此,弗蘭克爾博士發現了意義療法——存在主義的中心命題就是「生活就是受難,活下去就是在受難中尋找意義。如果生命中存在著一種目標,那麼受難和死亡中也必然存在著一種目標。」要使得我們的受難具有價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人,都有最後一種自由——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尋求生活意義的人的特點是:1.具有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2.負責任地對待自己的生活;3.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不受外在力量左右;4.超越了對自我的關心,把生活目標指向未來;5.對工作有獻身精神;6.具有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7.為自己締造了有意義的生活。
成為健康人的辦法:1.滿足意義意志(人探索生命意義的動機——我要向我的生命交一份怎樣的答卷,接受生命對我的拷問);2.行使自由意識(自由地選擇生活態度和立場);3.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去發現生命的意義(一、在生活中體驗價值;二、向世界提供創造物;三、在苦難中發現生命的意義)。
第六部分:總結
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實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彌補原生家庭中自我的缺陷,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在這之後才可能去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再構建一個團結的集體。心理學的知識是一種方法論,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出現,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當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時,並具有完備的心理知識和應對問題的能力時,所有的事情都會迎刃而解。所以所有的根源問題都在於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你應該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你怎樣成為一個你該成為的人——誠然,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參考文獻:
《追尋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薩提亞
推薦閱讀:
※人都是在為自己的行為尋找意義
※如何控制負面情緒
※有效運用情緒結構管理情緒
※情緒技能訓練內容
※「我很憤怒」,說出來不只為了表達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