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蘇州河畔

蘇州河,又稱吳淞江,全長125公里,大部分在江蘇省境內。她猶如一條玉帶蜿蜒百里,將太湖與上海連接起來,是上海市重要的自然地表水體,黃浦江的最大支流。 蘇州河在上海市境內河段長53.1公里,其中中心城區河段全長21.5公里,是唯一橫貫市中心的東西向河流,由西向東蜿蜒地穿越普陀、長寧、靜安、虹口、黃浦,從外白渡橋匯入黃浦江。

人們通常把黃浦江稱為上海的母親河,從歷史淵源看,在黃浦江尚未形成通江之前,吳淞江早已是一條獨流入海的大江。在宋朝至明朝,黃浦江一直是吳淞江的一條支流,蘇州河則是上海的母親河。蘇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發展的中心,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上海開埠之前,蘇州河一直被稱作吳淞江,只是一條普通的自然河道,沿岸人民賴以她灌溉農田、休養生息。蘇州河之名,始於20世紀中葉上海開埠後,部分愛冒險的外國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沿著吳淞江直達蘇州,就順口稱其為「蘇州河」。到1848年,上海道台麟桂在與英國駐滬領事簽定擴大英租界協議時,第一次正式把吳淞江寫作了「蘇州河」。由此開始,「蘇州河」之名逐漸流行。

隨著上海的開埠,上海城區迅速向蘇州河對岸和上游拓展,在這裡曾誕生了中國第一家麵粉廠、第一家燈泡廠,以及第一家火柴廠等。那時候蘇州河兩畔的廠房幾乎佔據了上海工業的半壁江山!成為「華界工廠發源大本營」「上海民族資本的搖籃」,是不折不扣的「遠東第一金融貿易中心」。1912年,上海總商會在這裡成立,無數商賈在此叱吒風雲。後來這裡也被稱為老上海的「清明上河圖」!那些屹立於蘇州河畔的銀行倉庫和工業老廠房,曾是上海乃至中國工商業的興衰縮影,每一棟都承載著老上海光陰的故事。

吳淞江曾經是一條通海的大河,歷史上的蘇州河風光美麗,水質清澈,水產豐富,魚蝦滿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水膾松江鱗」等讚美蘇州河中鱸魚的名句,清朝末年吳淞江垂釣還是上海的十景之一。蘇州河還曾作為上海第一家自來水廠——閘北自來水廠的水源地。然而,隨著近代上海工業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工廠的聚集和居住人口的增多,大量工業和生活污水排入蘇州河,自來水廠被迫遷移。尤其是上個世紀70年代末,蘇州河全線遭受污染,水質急劇惡化,兩岸環境也十分髒亂,蘇州河這條上海灘的母親河,竟一度成為成為令人嗅之掩鼻的臭水溝。1996年起,政府下決心對蘇州河進行治理,拆除違棚簡屋,並對沿岸工業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近100家企業關停並轉遷;同時配合蘇州河防汛牆加固改造工程,進一步實施沿岸道路改造和景觀綠化生態工程建設,經過前後20多年努力、總投資140億元的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蘇州河從「臭水溝」又重回碧波蕩漾,成為水質清潔、環境優美的濱河步行區。上海人矢志不渝治理蘇州河的故事,成為城市河流治理的典範。

沿著蘇州河,彷彿時而沿著時間隧道回到老上海的時空,時而又穿越回到現在,在穿梭之間探索那一個個上海的回憶與發展。

外白渡橋

上海人的記憶中始終保留著這麼一座橋—外白渡橋。這座橋歷經「三起三落」,見證了百年上海灘的變遷,也在上海人心中留下特殊位置。

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樑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桁架橋是以多個桿件通過節點拼接形成的框架受力的橋樑,比如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都是桁架橋。外白渡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樑。由於處於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因此成為連接黃浦與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橋有二孔,共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6米,經多次改造,現載重為20噸。透過外白渡橋沉重的鋼架結構,可以看到東方明珠的炫麗燈光,是上海市區連接滬北、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和車流量很高。夜間,外白渡橋會亮起彩色燈光,景色更是十分迷人。

現今的外白渡橋,現在已經是第三代了。外白渡橋最初是木橋。1843年上海開埠,1856年外商成立了一個「蘇州河橋樑公司」,在河東口建了一座木橋,由當時供職於怡和洋行的英國人威爾斯和其他人合資修建的,因而被命名為威爾斯橋(Wills Bridge)。因為是私營的,來往要收費,每次1枚銅板,車馬加倍。1872年,工部局收購了威爾斯橋,由於使用率加大,在「威爾斯橋」左側又另造了一木橋替代,因其毗鄰外灘公園,命名為花園橋(Garden Bridge),並且不再收費,可以白渡過去,因而被百姓叫做:「外白渡橋」。1907年,外白渡橋改建成鋼橋,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車,這是蘇州河也是上海的第一座鋼橋。

由於其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設計,外白渡橋成為上海的標誌之一,同時也是上海的現代化和工業化的象徵。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將外白渡橋列為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之一。

如今,年逾百歲的外白渡橋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它樂當觀景台,每天讓中外遊客架起相機,對著彼岸新樓拍照留念。很多年輕人也把這裡當成拍攝婚紗照的外景地,這座最具浪漫氣息的橋和靜靜流淌的蘇州河一起架起情人間牢不可破的誓言。

外白渡橋作為舊上海的標誌建築,不但為所有上海人提供了方便,更是為在娛樂圈的明星們提供了更佳的拍攝場景,它在太多電影電視劇場景裡面都曾出現,如周杰倫主演的《大灌籃》、趙薇主演的《情深深雨濛濛》、林志玲主演的《101次求婚》等等。

黃浦路15號 浦江飯店原禮查飯店

位於虹口區黃浦路15號的浦江飯店,坐落在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外白渡橋北堍東側,它的前身是始建於1846年的禮查飯店。在這裡曾誕生了中國的許多第一:1882年,上海首次試點15盞電燈,禮查飯店及其花園就點了7盞。中國第一部電話在這裡接通。西方有聲露天電影在這裡也是在中國首次放映。中國最早的交易舞會在這裡舉行。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上海證交所借址於1990年12月19日在這裡開業……浦江飯店是風度優雅的懷舊者理想的旅遊休閑之地。

禮查飯店最初是一座維多利亞時期巴洛克風格建築,由英國商人阿斯脫豪夫·禮查(Richard)修建,並以自己名字命名,它是上海開埠後全國第一家西商飯店,被譽為「著名的里程碑建築」。一九零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飯店擴建,佔地面積4580平方米,建築面積1.57萬平方米,共六層。整幢建築呈灰色;西側轉角處為半圓形,頂部有穹頂塔樓,一眼望去,既典雅大氣,又端莊凝重。大堂矗立的愛奧尼克式立柱、深褐色為主的柚木護牆板,烘托出濃郁的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飯店內有大小餐廳九個,其中最華麗、空間最大者為孔雀廳,裡面有拱形穹頂,有凸顯著健碩美麗的歐洲古典人體雕塑的柱子,有折射著迷人光彩的法國彩色玻璃……這裡可容納500人同時用餐或跳舞。老樓中廳呈現著維多利亞時期哥特復興式旅館建築的原貌,步入其中,恍若置身中世紀的歐洲古城堡,它也因此成為當時遠東最豪華和設施最先進的高檔飯店之一。

由於當時進入上海的外國貨輪大多停泊在虹口的黃浦江北岸,禮查飯店最早的主要客人是外國海員。1854年美國在黃浦路36號建領事館,此後日本、德國、俄國相繼在黃浦路上建立領事館。19世紀下半期,黃浦路是成為外國駐滬領事館最集中的地方。禮查飯店由此成為上海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場所,名人常出沒其中,愛因斯坦、卓別林、羅素、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等名人當年都曾入住過禮查飯店。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的爆發,由於禮查飯店所在的虹口屬於日本勢力範圍,於是轉讓給日本人經營。抗戰結束後,英國人收回禮查飯店;解放戰爭中,曾出租給駐滬美軍,改為一所美國海軍俱樂部。195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曾先後作為華東紡織管理局和中國茶葉進出口公司等單位的辦公樓。1958年劃歸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1959年5月27日,禮查飯店更名為浦江飯店正式對外營業,負責接待外籍和華僑旅客。

經歷一百多年的歷史變遷,酒店仍然保持著其原有的建築風貌和歷史痕迹;猶如一幢歷史豐碑昂然屹立,疊影出變遷的縮影。

黃浦路20號 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

在著名的禮查飯店對面,蘇州河口的虹口區黃浦路20號,坐落著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領事館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主要負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的簽證和外僑事務。

領事館大樓始建於1914年,當時俄羅斯外交部出面在蘇州河口外白渡橋北堍公共租界黃浦路南側一方購置土地,動工興建總領事館大樓和館舍。整幢館舍由德國設計師漢斯·埃米爾·里約伯負責總體設計。1916年大樓竣工,佔地1700平方米,面積達3264平方米,混合結構假四層,帶閣樓,平面呈長方形,折衷主義風格,整體建築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德國復興時期的風格和元素,大樓底層一半置於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立面底部為仿石塊飾面基座,大門兩旁有古典式雙立柱,第二層、第三層有圓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裙牆內收,窗戶之間有壁柱子。孟莎式雙摺四坡式屋頂,屋面有德國式弧線尖頂老虎窗,西側樓頂有一座二層樓高的綠色鐵皮穹頂瞭望塔,沿江有堤岸,東側建有六角涼廳,可三面憑欄觀賞黃浦江和蘇州河會合處的景色,是當時眾多外國駐滬領事館中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俄羅斯所有駐外使領館中最漂亮的一個。

該領事館是在滬開閉次數最多的領事館。1917年十月革命後,前沙俄駐外使館均被關閉。1924年,蘇聯政府和中國政府宣布建交,蘇聯駐滬總領館在原沙俄總領館原址重新開始辦公。1962年,由於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政府決定關閉其駐上海的總領事館。1986年12月15日,蘇聯駐上海總領事館在黃浦路原址第7次復館。1991年11月,蘇聯宣告解體,12月28日領事館更名為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

北蘇州路20號 上海大廈原百老匯大廈

虹口區北蘇州路20號的上海大廈原名百老匯大廈,在陸家嘴的摩天大樓建成之前,百老匯大廈一直是上海的最佳觀景台。歷史上上海大廈在外灘是與沙遜大廈、中國銀行大樓齊名的三座高樓,它像一座咖啡色的巨型山嶽矗立在蘇州河流入黃浦江的交匯處,黃浦江畔外白渡橋頭,是外灘建築群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一直是上海的標誌建築之一。

百老匯大廈始建於1930年,1934年竣工,投資500萬兩白銀,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596平方米,當年因為挨著百老匯路(即現在的大名路)而取名百老匯大廈。大樓由公和洋行佛蘭賽設計,新仁記營造廠承建。佛蘭賽1923年取得租界工部局的建築師證書,後來上海的許多公寓、里弄都由他設計,上海大廈是他的代表作,採用近代摩天大樓形式,雙層鋁鋼框架結構,整個建築給人很好的節奏感。樓高76.6米,22層,立面為中高兩低跌落式構圖,從11層起逐層收進,造形獨特别致。所有頂部沿口均飾以統一的幾何形連續裝飾圖案,底層外牆為暗紅色高級花崗石,其它層皆為咖啡色泰山磚貼面。大廈雖緊靠黃浦江邊,幾十年來未見明顯下沉跡象,足見工程質量之高。有人認為百老匯大廈是上海高層建築趨向現代主義風格的早期代表。

百老匯大廈原為公寓樣式,歷史上主要作為旅館公寓接待外國洋行老闆、高級職員和新聞巨頭。1937年抗戰爆發後大廈被日軍盤踞。抗戰勝利後改為勵志社的招待所。1951年陳毅市長將大廈命名為「上海大廈」。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大廈接待了許多國家的元首、政要: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訪華、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朝鮮首相金日成等都到過上海大廈。周恩來、陳毅、江澤民、朱鎔基等曾先後陪同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做客大樓,俯瞰上海。

今天在上海大廈,是一家涉外四星級飯店,在這裡仍然可以觀賞到浦東陸家嘴雄偉的東方明珠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觀賞浦江上偉岸的大橋,以及欣賞歐陸風情昂然的外灘,不失為是上海最佳的觀景台。

北蘇州路276號 上海郵政博物館原上海郵政總局

上海郵政博物館座落在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四川北路橋頭,門牌為北蘇州路276號。城堡式的鐘樓,粉綠色的尖頂,大而圓的時鈡,是她的標誌性特色。

上海是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之一。上海開埠後,英國人最先在租界設立「大英書信局」,李鴻章委託已被英國人控制的海關辦理郵政業務。於是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又擔任了總郵政司。1911年,清政府設郵傳部,將郵政與海關分開,1917年準備在上海修建郵政總局大樓,以逐步消除外國人的影響。但洋人不肯放手,雙方在選址上發生爭執。中國政府打算放在上海火車北站,交通方便。洋人要放在他們權力控制的租界。最後達成折中的結果,放在四川路橋北堍,既在公共租界內,又距火車站很近,再加上靠著蘇州河,水上運輸也很方便。1922年,郵政總局大樓開始修建,1924年竣工,由當時滬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負責設計,本埠知名的余洪記營造廠負責營建,造價320萬銀元,佔地近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9000平方米。這是一座沿襲了歐洲折衷主義風格的雄偉建築,其建築規模在當時堪稱亞洲同行業建築之最,曾列為當時上海十大建築之一。2002年大樓改建後成立「上海郵政總局博物館」,江澤民同志題寫館名,是全國郵政行業內開辦的首家博物館,也是全國唯一仍在使用、並獨具郵政特色的標誌性建築。

上海郵政博物館隸屬於上海市郵政公司,由郵政營業廳、陳列主展廳、中庭和屋頂花園四個部分組成,總展陳面積為8000餘平方米。大樓二層沿蘇州河一面是被譽為「遠東第一大廳」的郵政營業廳;陳列主展廳面積為1500多平方米,通過展示不同時期各類珍貴的郵政物品,為大家呈現了上海郵政事業創辦、演變和發展的歷程,展出了種類繁多的各時代郵票,其中不乏稀世罕品和世界珍郵。底層中庭陳列著各時期郵運工具模型,以及大清郵政局場景和「未來郵政」環幕影廳。大樓五層的「U」字型屋頂上建有觀景花園,東南角有一座巴洛克特色風格的鐘塔,在這裡你可以觀賞到蘇州河及浦江兩岸的美麗景色。

如今還有很多老上海特意大老遠趕到上海郵政博物館的「總局」營業廳,寫一張明信片,寄一個包裹,蓋一個紀念戳……人們更多的是重拾生活記憶,感受建築藝術,感懷人間情愫!

北蘇州路400號 河濱大樓

虹口區北蘇州路400號居民公寓住宅,是上海市優秀建築保護單位,歷史上叫做「河濱大樓」。上個世紀20~30年代,上海租界追逐著當時世界的一種潮流,以高樓大廈為現代化的標誌。加之當時租界工部局徵稅是按土地面積而不是按房屋面積計征,建高層公寓更是有暴利可圖,當時的房地產大鱷沙遜集團於是拆除了一大批里弄房屋,翻造了整整10幢高樓,河濱大樓就是其中的一幢。至今,北蘇州路400號的牆壁上還嵌有「E·D·S」.」(Elias David Sassoon)字樣的石頭,這是新沙遜洋行創始人伊利亞斯·大衛·沙遜姓名的英文縮寫,也是新沙遜洋行行名的縮寫。

大樓建成於1935年,由公和洋行設計,新申營造廠建造,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鋼混結構八層,為美國近代公寓式建築,外觀簡潔,是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建築規模最大的公寓大樓,時稱亞洲第一公寓。建築四面臨馬路,依據不規則地形,整個建築平面作連續「S」形布置,解決了大樓地處一塊東寬西窄的狹窄地帶,設計中較難處理的通風采光問題,這一設計絕無僅有,"S"形設計還與沙遜洋行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相吻合,深得沙遜洋行的讚許。整個建築典型的「親水」,沿蘇州河北岸一線,沿河立面通過內陽台與開小窗的牆面形成虛實對比,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

大樓早期主要為英美人以及西班牙人租用,建成後,有好幾家美國著名影片公司,如環球、米高梅、哥倫比亞、雷電華、聯美等公司的上海分公司都在這座大樓的一樓里辦公。由於沙遜的猶太背景,1938年,上海猶太難民接待站設此。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整個淪陷,河濱大樓被日軍強行佔領,並在這裡建了臨時集中營。抗戰勝利後,大樓一度由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使用,後由沙遜重新收回。1946年國民政府收回租界,沙遜開始撤資退出中國,河濱大樓由沙遜的子公司華懋經營管理。解放後,河濱大樓由上海市政府接管,經過修理,分配給知識分子和幹部居住。1978年在原大樓基礎上加建了3層,中部頂樓上建了塔樓,增高為11層。

北蘇州路470號 上海總商會舊址

在北蘇州路470號,兩幢西式建築由於年久失修,外立牆面已經斑駁不堪,然而建築上面精緻的磚雕和建築本身散發出來的威嚴氣勢仍讓人產生敬畏之感。這裡,曾是舊上海最有影響的商業組織機構——上海總商會的辦公場所。

上海總商會的前身是成立於光緒28年1902年的上海商業會議會所,當時是在公共租界大馬路(今南京東路)五昌里,1904年改組為上海商務總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上海光復解散了商務總會,成立了上海總商會,這是中國成立最早,影響最大的商業行業組織,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13年,上海總商會在今北蘇州路470號,原清政府出使行轅的天后宮舊址上破土動工,修建議事廳和辦公樓,由英商通和洋設計,1916年竣工,整個建築總計用銀12萬餘兩,佔地面積約5010平方米。當時進門有一牌樓,上書「上海總商會」五個大字,再上面有報時鐘和總商會會旗。牌樓是西洋建築風格,磚石混合結構,由4根科林斯柱作裝飾,正門為豐圓拱券大門,在門的二側上下以及中軸線的頂端各設立一隻幾乎沒有任何建築功能的圓洞透氣窗,一共5隻,它似乎在表示辛亥革命勝利後「五族共和」的新氣象,4根科林斯柱安置在一方形的石基上,豐圓拱券的門洞連同二側的圓形透氣窗,幾乎與中國的土地廟一模一樣,它似乎又在告訴人們,這裡是衙門。上海總商會主要是中國工商實業界團體,同時它又主動積極希望和爭取外商入會,於是大門的許多部位使用了西洋建築符號和圖案。建築師正確體現了業主的意圖,以建築的語言告訴人們上海總商會的宗旨和性質。

議事廳的落成象徵著上海總商會巔峰時代的到來。就是在北蘇州路這幢大樓里,上海總商會做出過不少重要決定,在抵制美貨、五四運動等許多重要事件中都曾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而連續組織中國展品參展美國舊金山巴拿馬、美國費城、法國巴黎三屆世博會,可謂上海總商會的得意之作。

上海總商會的牌樓大門及院內的禮堂議事廳曾被列入優秀歷史建築和二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牌樓的西洋風格還很明顯,報時鐘成了一個空洞,總商會會旗的旗杆還在。這座殘缺不全的西洋牌樓遺迹,彷彿在訴說著上海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個時代。

光復路1號 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閘北區,蘇州河北岸,這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它創建於1935年,原是四間銀行——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共同出資建設的聯合倉庫,所以稱為「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是蘇州河沿岸近現代倉儲建築群中的典型代表,更是上海市中心城區內為數不多的抗戰遺址紀念地。1937年10月國民革命軍將領謝晉元帶領的88師八百壯士孤軍固守四行倉庫奮勇抗敵的民族氣概成為當時整個上海、乃至世界輿論的關注焦點。

1937年8月13日,隆隆的炮聲打破了上海的平靜。此後的三個月里,蘇州河以北成為了一座真正的血肉磨坊,30萬中國軍人血撒疆場,但這場動員了全國力量而聲勢浩大的淞滬會戰以失利告終,蔣介石下令國民軍隊開始轉移。10月26日,國民革命軍中校團副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88師四百餘名官兵駐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為迷惑日軍,謝晉元宣稱倉庫內有800名將士,這就是「八百壯士」的由來。88師將士在這裡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斃傷日軍200餘人,振奮國人,震驚世界。四行倉庫會戰是淞滬會戰最後一場有較大規模的戰鬥,成為掩護大軍撤退的最後屏障。

日軍很清楚,四行倉庫是閘北掩護撤退的唯一支點,務必攻陷。但四行倉庫與英美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所以日本軍隊不敢用重炮重彈轟炸四行倉庫。在河對岸,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親眼觀戰敵我廝殺,並為中國將士吶喊助威,運輸物資。四行倉庫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鋼筋水泥結構,是當地最高的建築,作為銀行的倉庫建造得非常堅固,而且留有88師師部保存的很多糧彈,易守難攻,很大的厚度讓日本坦克無法打穿其混凝土牆壁,只好用輕型火炮轟擊,以步兵為主發動密集火力進攻,日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於是整日整夜進行攔阻性射擊,封鎖四行倉庫,阻止上海市民捐助四行倉庫守軍。10月30日,閘北國軍全部撤退完畢,謝晉元接到撤退命令。租界為自保,也要求中國軍隊撤兵。次日,八百壯士揮淚退入租界,時任英軍駐上海總司令史摩萊少將,親自來到蘇州河新垃圾橋邊,指揮英軍壓制日軍火力,掩護勇士們撒退。至此,上海全部淪陷,日軍放火燒了四行倉庫。

這是打出了中國軍人壯烈、英勇、血性的一仗,也是中國抗戰真正的首勝之戰。一座倉庫,因為英雄的堅守,而成為民族永恆的豐碑。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將四行倉庫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2014年,上海對四行倉庫進行整體保護修繕,重建「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和紀念廣場,還原了四行倉庫的歷史原貌。倉庫西牆是當時保衛戰中戰鬥最激烈、受損最嚴重的部位,是戰鬥遺迹保留的核心區域,設計師們還原了牆上密密麻麻的彈孔,將士們奮勇抵抗的畫面彷彿就在眼前。

莫干山路50號 M50藝術園區

莫干山路50號,位於蘇州河南岸佔地面積35.45畝的半島地帶,這裡一直都是從事紡織工業的地段,直到1994年還是「上海春明粗紡廠」的所在地,擁有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41000平方米,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業一信和紗廠。解放後更名為信和棉紡廠、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上世紀90年代,上海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上海紡織作為國有的大型企業關停、並轉。隸屬於上海紡織控股集團的上海春明粗紡廠也於1999年停產。然而,沿蘇州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號,因地段較好且歷史建築保存較完整,廠房便逐漸被出租利用起來。

2001年5月,畫家薛松因為原來租賃的工作室面臨拆遷問題,找到了莫干山路50號,機緣巧合的第一個進駐這裡。隨後,藝術家再介紹畫廊,畫廊又帶來了它合作的藝術家,慢慢地自發的形成了藝術家們的集聚地.2003年,園區管理方開始進行主動調倉,不符合當代藝術主題的一些客戶到期不再提供房屋租賃,M50於是傳遞了這樣一個信號:歡迎畫廊、藝術家、設計公司的入駐,而且是和當代藝術相關的。2005年市經信委正式掛牌M50創意園,成為上海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2011年更名為M50藝術產業園。

M50擁有莫干山路旁側一帶的數百米長的塗鴉牆,上海最具規模和質量的當代藝術社區,被稱之為沒有圍牆的藝術堡壘。塗鴉牆延綿數百米,上面都是藝術家創造的塗鴉樣式。園區內共有21棟樓,除了自我封閉的個人畫室,對外開放的藝術倉庫,免費參觀的畫廊,還有很多設計感強的小店。

M50吸引了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等許多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許多省市包括香港的諸多藝術家以及畫廊、平面設計、建築師事務所、影視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藝術品(首飾)設計等。這些藝術家及創意設計機構的入駐營造了蘇州河沿岸濃厚的文化氣息,使之成為蘇州河邊獨特的人文景觀,上海時尚文化的新地標,眾多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

普陀區宜昌路66號 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

夢清園位於蘇州河南岸,2004年7月建成開園,是蘇州河綜合整治中誕生的一顆明珠。作為蘇州河上第一塊大型開放綠地、第一個活水公園,夢清園三面臨水,佔地面積8.6公頃,園內有一條近一公里的自然景觀和城市景觀相協調的濱河景觀廊道,依欄俯看,河水清澈、遠眺岸邊,高樓林立。蘇州河在整治前污染嚴重,河水發黑髮臭,兩岸環境髒亂。上海市政府在位於蘇州河曾經污染最嚴重的宜昌路段,動遷了居民754戶,搬遷了上海啤酒廠等18家企業,投資5億多人民幣建成夢清園,是一個集園林綠化、科普教育場館、水環境治理工程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項目。

夢清園擁有84%綠化率,以親水性,大綠量為主要特色。園內草坪面積約9450平方米,喬木與灌木面積54450平方米,有許多特色植物,還有空中水渠、蝴蝶泉、宋代水車、人工濕地等景觀,有鄔達克設計的上海第一座啤酒廠斯堪脫維亞啤酒廠的廠房,以及2005年建成開放的蘇州河展示中心夢清館。

夢清園建立在蘇州河整治的基礎上,更是一個水環境治理的典範。夢清園的水之所以能稱為「活水」,是因為園內所有的湖、泉和濕地的水源全部來自蘇州河。河水被抽取後會經過一層層的台階瀑布,讓水流與空氣充分接觸,從而增加了水中的氧含量。隨後水流入一片濕地,污水在表層流動,利用生長在表面的生物膜和豐富的植物根系降解污染物。水底還分布著眾多布氣管,它們均向水流排出氧氣,又一次增加了水體的含氧量。這就是夢清園特有的蘇州河景觀水體生物凈化系統。

夢清園記載了蘇州河曾經的歷史,也記載了蘇州河被污染和治理的歷史。在這裡,你不僅可以沿蘇州河畔漫步,還可以了解到蘇州河水凈化系統的科普知識。當我們看著園中的綠化景觀,看著清澈的湖中魚兒戲水,不得不由衷感慨環境保護的重要。

萬航渡路1575號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位於長寧區蘇州河沿岸,萬航渡路中山公園對面。蘇州河在這裡轉了個大彎,校園三面環水,是上海唯一一所擁有蘇州河自然景觀的高校,這裡曾是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會學府,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的原址。

提起聖約翰大學,這是民國教育史上一個星光熠熠的名字,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原名聖約翰書院,由美國聖公會施約瑟主教於1879年創建。最初的聖約翰,並不是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它的中文名字也叫做聖約翰書院。辦學之初,為適應本地學生的情況,聖約翰使用官話和上海方言教學。

1881年,在聖約翰書院教授英文的美國傳教士卜舫濟接替施約瑟當上了聖約翰書院的院長。年輕的卜舫濟對書院的課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大力推行英語教學,成為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同時引入西方先進的大學理念和制度,開設化學、物理、算術、幾何等大學課程。1896年,學校形成文理科、醫科、神學科及預科的教學格局,成為滬上唯一高等學府。1905年聖約翰書院改名為聖約翰大學,在美國華盛頓州註冊,成為獲得美國政府認可的在華教會學校,卜舫濟被任命為校長。

聖約翰大學是首個將西方教學風格引入中國的學校,其入學考試長達6天,要考12個科目,6天之中只有一天使用中文,其餘都使用英文,錄取之後每學期學費高達兩百多銀元。每年錄取人數不定,且沒有既定名額,入讀者許多多是政商名流的後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擁有濃厚的教會背景。除了極重視英語以外,該校還十分強調宗教、體育和課外活動。校內的體育設施完善,這裡還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隊。

聖約翰大學的校訓是「光與真理(Light and True)——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半句極具西方傳統,後半句則是原汁原味的孔子名言,這充分體現了聖約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從擔任書院院長到校長,卜舫濟主持聖約翰的時間超過了半個世紀。在他的主持和推動下,聖約翰大學經過不懈努力,成為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美國的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均同意接收聖約翰的學生入學,耶魯大學甚至同意免試招收。因此,在20世紀前期,聖約翰成為眾多中國學生留學海外的過渡。

卜舫濟主張教育與政治分離,反對以學校為基地從事政治運動,為此曾與愛國學生發生數次衝突事件。1925年,五卅慘案在上海爆發,聖約翰大學的師生組織抗議卻遭到校方阻撓。6月3日,五百餘名師生集體宣誓脫離聖約翰大學,離校師生集會商議自行設校,後來成立光華大學。

73年的辦學歷程中,聖約翰大學享有「東方哈佛」、「外交人才的養成所」等盛名,培育出了一大批人才。約大的校友燦若星河、群英薈萃,外交界有施肇基、顧維鈞,實業界有劉鴻生、劉吉生、榮毅仁,教育界有陶行知,新聞界有鄒韜奮,醫學界有顏福慶,經濟學有潘序倫,文學界有林語堂、張愛玲,建築界有貝津銘、范文照,政界有宋子文,都是精英泰斗式的人物,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

生於清末,盛於民國,隨著中國國立大學與新式私立大學的崛起,聖約翰逐漸邊緣化。1952年,聖約翰大學在全國大學院系調整中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後解散。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學系在聖約翰大學舊址上合併組建成立華東政法學院。一代名校就此消弭於歷史長河。但是,中西合璧、風格獨特的近現代優秀歷史建築群至今保存完好,成為眾多老上海題材電影的拍攝地。

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範大學

蘇州河北岸,沿著中山北路往北不到1公里的華東師範大學中北校區,曾是民國時期有「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稱的著名綜合私立大學——大夏大學的原址。

1924年6月,廈門大學發生學潮,三百餘位師生為爭取民主辦校而奔赴上海,歐元懷、王毓祥、傅式說三位教授與當時鼎立支持辦學的民國政要王伯群成立「大廈大學籌備處」,「大廈」即「廈大」之顛倒。9月20日,在上海檳榔路潘家花園舉行首次開學典禮,學校定名為「大夏大學」(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寓意「光大華夏」,由中國第一個在國外獲得工學博士的化學家馬君武擔任首任校長。大夏創辦之初,以租來的弄堂房作為教室,1925年在馬君武的幫助下遷到膠州路建立的新校舍。1927年馬君武應邀去籌建廣西大學,辭去大夏校長職務,王伯群擔任學校董事長和第二任校長。隨著學校規模的壯大,膠州路的校舍規模已經無法滿足辦學的需要,1932年,在王伯群的資助下大夏大學遷往滬西中山路新教學大樓,民族實業家榮宗敬更是慷慨捐贈了大夏西河——麗娃河。麗娃河是清道光年間治理吳淞江時遺留下的兩條老河之一,另一條即為毗鄰的長風公園銀鋤湖,原為榮氏麵粉廠的產業,1929年,榮宗敬先生將此捐贈給大夏大學,為師生課餘游釣、泛舟之用。經過多年努力,大夏大學與復旦大學、光華大學和大同大學並稱為上海四大著名私立大學,並以建築宏偉、環境優美、設施較完備而著稱,享有「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大夏大學大部分師生被迫內遷廬山,繼而遷往貴陽,之所以遷往貴陽,一方面因為王伯群是貴州人,有愛鄉的觀念,也容易爭取到各方資源。剩餘的部分師生則在上海租界內堅持辦學,分別被稱作「黔校」和「滬校」,大夏大學的校園被日軍佔領,改為偽滬西法院。大夏大學在貴陽一開始以原講武學堂為校址,即今天河濱公園對面的黔劇團及貴州教育學院一帶,在此辦學長達7年之久,後在貴陽城郊花溪闢地2000餘畝作為固定校址,不料1944年施工之際又遭遇日軍進攻黔南,只好遷往赤水辦學。今天,在貴州省的貴州大學北校區仍有一條「大夏路」,這就是當年大夏大學內遷時在花溪修建的部分校舍,如今成為貴大花溪北校區的組成部分。「大夏路」是對昔日大夏大學的紀念,大夏的西遷,對促進貴州高等教育,培養地方人才起了一定的作用。而王伯群終因遷校勞累成疾而辭世,時任貴州省教育廳長的歐元懷毅然辭官接任校長。

1946年抗戰結束後,大夏大學完整地遷回上海舊址。解放後,1951年高校院系調整,在大夏大學中山北路校園原址上由大夏大學文、理、教育學科與光華大學相關係科合,創辦華東師範大學,這是新中國創立的第一所師範大學。

大夏大學建校27年,培養了一批為國為民的有識之士和許多傑出的專家學者,如水利部原副部長陳賡儀,兩院院士、免疫化學的創始人之一劉思職,作家姚雪垠、兒童文學家任溶溶等,還有不少傑出的政治家、企業家和其他知識界人士。

長風生態商務區

長風生態商務區位於蘇州河北岸,金沙江路以南,普陀區中內環線之間,是在2003年蘇州河兩岸整治過程中規劃建設的一個大型生態開發項目,建設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它的東側包括長風公園和華東師範大學,南面沿蘇州河則是長達2.7公里、寬百餘米的綠色景觀水岸長廊,木瀆港西側和雲嶺東路北側也各有一塊公共綠化帶,總公共綠地面積達903畝。其他部分作為商務、住宅和休閑板塊使用,園內有一批高標準的辦公樓,是很多國內外企業總部的集聚地。長風生態商務區兼具商務和生態的概念,可謂「水、綠、建築」的完美組合。

這裡曾是被稱為蘇州河「死角」的長風工業區,以化工、製造業為主,污染嚴重,遺留的違章搭建廠房倉庫比比皆是,沿蘇州河2.7公里的岸線上沒有一座橋樑連通對岸,區域內連道路都是亂七八糟。2002年,普陀區請來了美國NBBJ公司設計方案,對這一地段進行綜合整治,打造一個以商貿辦公、旅遊娛樂和中高檔住宅為一體的大型社區,同時對蘇州河沿岸的火柴廠、味精廠等工業遺迹進行系統保護,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上海商標火花收藏館,上海長風遊艇遊船館和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雲嶺東路北側還建有成龍電影藝術館,打造了蘇州河畔具有百年工業文明的長風新文化品牌,也是蘇州河工業文明發展與變遷的歷史見證。

(本文由相關資料整理而成,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上海,上海(一)
生活在別處の小而美的斯洛維尼亞
為什麼說淡季就是在海南最好的買房季?
杭州最「色」的雙蛋打卡地 | 12倍積分回血的漫心酒店
義大利遊記第七日

TAG:文化 | 歷史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