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豪擲20億推大魚號,內容之爭將走向何方?

  對於內容創業者來講,這或許是最好的時代,內容價值被空前釋放,將撰稿作為職業的成功率已經大大增加。而內容市場的巨大前景,更是吸引巨頭們蜂擁而至,形成了各大內容平台們的互相對峙殺伐的局面。

  比如近日阿里文娛上線的大魚號及大魚計劃,儘管相比騰訊、今日頭條布局內容產業稍晚了些,但是整整20億現金的大手筆,以及打通阿里大文娛體系各個平台所帶來的想像力,依舊是不容忽視。而更深層的意義是,這或許意味當下的內容亂戰已經發生了一些轉變。

百度廣告分成總量最大,但阿里最捨得砸錢投入

  從補貼額度總量上來看,頭條號從2015年9月宣布千人萬元計劃,已經發放完畢,一年內的總投入約為1.2億,而2016年張一鳴既宣布了2億面向內容創業的投資基金,又啟動了10億資金支持短視頻;企鵝號於2016年3月實行芒種計劃,計劃補貼為2億元,現已分成1.89億,而近期騰訊在芒種計劃2.0宣布,投入12億元供給內容創作者,其中包括10億元的現金補貼和去年芒種計劃的2億現金,而大魚號由量子計劃升級,將扶植額度從10億上升到20億。百家號在上線僅50天時,百度便宣布投入100億廣告分成內容生產者。

  如果僅從總量上來看,百度的扶植力度最大,但不能忽視的是,百家號的扶植計劃實施情況現在不得而知,而單純的廣告分成方式帶有極大的局限性,加上作為一個新內容平台,規則上很容易被做號者鑽空子,同時,廣告聯盟分成和內容補貼其實還是兩碼事。百家號的策略本質上是把百度聯盟過去給網站廣告分成資金的一部分用於了百家號的信息流之上。

從補貼形式來看,各個內容平台主要有廣告收益、原創補貼、版權保護和粉絲打賞等,但並非平台同時支持所有的補貼方式,且各平台對於每種補貼的權重也不一樣,這就導致內容創作者的收益各有不同。

  以自媒體刺蝟公社為例,其在企鵝號上每10萬閱讀數可以獲得672元的收益,其中原創補貼的收益佔96.5%,而其在頭條號上收益為每10萬閱讀數37.28元,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頭條號的原創補貼,未進入萬元保底範圍。有消息稱,頭條號在科技領域的萬元保底每月只有固定的10多名,流動性較弱,所以刺蝟公社想要偶的進一步收益,並非易事。

  不過,收益也要根據自媒體的影響力來計算,比如,在頭條號上某些知名大號每10萬閱讀數據說在百元左右,當閱讀數達到百萬+時,收益也會有上千元,而今日頭條的閱讀量一般會比其他平台的流量更高一些,所以,頭條號的收益不一定會比企鵝號少。

  總而言之,不難看出,頭條號側重於廣告收益,而企鵝號側重於原創補貼,兩者其實各有優缺點。不過就大魚號目前公布的補貼形式來看,不管未來具體實行狀況如何,它的優勢似乎兼顧了頭條號和企鵝號的補貼重點。

  首先在廣告收益上,同時享有土豆、UC、優酷三大平台的分成收益,顯然要比僅依賴今日頭條更有優惠,而且運營得越好,根據分成收益所獲得的補貼越高。其次最實際的收益在於大魚計劃,雖然和頭條號千人萬元有點類似,差別在於大魚號直接給創作者發1萬獎金,而頭條號各項收益累加不足1萬補足萬。另外,大魚號還新增了1000名萬元視頻專項作獎金,這就意味著,會有一部分優秀的創作者有機會單月獲得雙料獎金。

  除此之外,具有獨創性的獎勵是大魚合伙人計劃,它是針對MCN機構推出的對賭激勵模式,年播放量達到約定數值即可獲得100萬元獎勵。從對外公布的計劃來看,無論是在切實的獎勵額度上還是廣告收益的增長空間上,大魚號的福利似乎都要比企鵝號和頭條號來得實惠。如若升級計劃能落實到位,對內容創作者來說無疑又是新一輪紅利期的開始。

騰訊阿里的角力,會否決定內容之爭未來走向?

  可以說,內容資源的爭搶現在已經呈現出BAT和今日頭條四方割據的局面,而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騰訊手握微信公眾號和企鵝號兩大自媒體聚集地,無論是入駐總量、閱讀量、發布量還是推薦量,都具有一定優勢。據艾媒諮詢統計,2016年中國微信公眾號數量超過1200萬個,相比2015年增長46.2%,預計在2017年增長到1415萬個;除此之外,企鵝號自從去年3月份實行芒種計劃之後,僅數月入駐量已達20萬左右,其中16個賬號的閱讀量過億。

  相比之下,UC公布的成績單雖然亮點頗多,但想要實現超越也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當然,UC訂閱號升級為大魚號之後,未必不能將現在的局面打破。據土豆總裁何小鵬所述,阿里文娛將整個集團和內容掛鉤的平台都通通納入到大魚號體系里,最終呈現的是一個包括圖文資訊、短視頻、音樂、搜索、電商於一身的綜合性泛娛樂內容平台。從這點來看,大魚號的定位絕不止是自媒體服務平台,它對阿里內容布局的影響也將會比之前的UC訂閱號要大得多。

  其一,大魚號的形式是一點接入,多點分發,即阿里將自己內部的流量和資源開放給內容創業者,只需在大魚號發布,就可以在阿里文娛內部的其他平台共享,甚至是跨領域。這點對內容創業者的好處顯而易見,既拓寬了推廣渠道,又縮減了發布程序,這些便利無異於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偏向,從而吸引更多的優質內容進入大魚號。

單從渠道對比來看,頭條號所能對接的無非是今日頭條這一主體,百家號可以連接百度Feed流、百度搜索、百度瀏覽器、百度新聞客戶端等等,而企鵝號是目前最佔有平台優勢的,天天快報、新聞客戶端等內容產品已經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

不過按照阿里的內容布局,大魚號所能接入的平台並不比騰訊少,包括優酷、土豆、UC、UC頭條、淘寶、神馬搜索、豌豆莢、天貓、支付寶等,而且這些平台自身的流量和影響力上和騰訊的產品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另外大魚號的分發渠道帶有天然的優勢,那就是在變現方面會便捷有效的多。

  在這種渠道優勢之下,很顯然,阿里和騰訊將會成為對方在內容上最終極的競爭對手。

  其二,平台聯動或將形成整體效應。相互帶動實現共贏是阿里文娛帝國的統一目標,從這點來看大魚號可能會是這場整合的先頭兵,而且理論上講這確實是行的通的。舉例來講,變現能力一直是困擾內容創作者的一大難題,其中廣告分成缺乏穩定性,又有做號者攪局,原創補貼流入頭部作者手中,而付費訂閱還是難成氣候。所以,除了真金白銀的補貼,內容與電商的結合就有了現實的必要性,在這方面沒有比阿里更適合、更有實力做深入嘗試的了。

  不過要知道,大魚號的以上優勢大部分來自阿里對內容的扶持,能否成功轉化為實際效用,還要取決於阿里大文娛體系資源整合的順暢與否,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耐心的過程。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騰訊已經憑藉先發機會佔據了有利位置,阿里應該還需找尋內容產業的特色化之路,在這點上或許短視頻就是變數。

這主要是因為騰訊和阿里的短視頻規劃在某個程度上,處於同一起跑線,前者關閉騰訊微視,已經說明對該項業務嘗試失敗,而投資快手畢竟很難步調一致,後者啟動休眠已久的土豆承擔重任,轉型短視頻也需要重新摸索,兩者很難說得上是哪方佔據上風。而短視頻作為一個可能即將引來爆發的內容創作點,阿里和騰訊肯定不會放過,這或許是雙方相對的主要戰場。

內容深陷同質化泥潭,諸多難題亟待各方解決

  事實上,從目前頭部資源稀少、創業者不斷湧入的現狀來看,其實大部分內容創業者對平台的關注度要遠高於平台的福利,因為他們急切通過眾多平台來增強影響力,因為這是成為頭部作者的必經之路。所以,目前內容創業者絕大部分會在眾多平台均等發布內容,而這也導致內容平台們目前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內容正在越來越陷於同質化。

  而在我看來,內容創業最後的競爭應該是各個平台專屬作者之間的較量,這也是平台突破內容同質的唯一途徑。誰先在內容上取得了差異化,就意味著在內容之爭中取得了主動權。

  根據大魚號目前的規劃,它的終極目標可能也在於此:通過補貼吸引原創作者,進而爭取到優質內容的獨家簽約,就像目前正在進行的UC名家活動,之所以如此籠絡頭部作者,除了在內容影響力上產生虹吸效應,最終還是為了在內容方面形成差異化。

  當然,或許僅通過平台福利還不能促使內容創業走向規範化,對內容創作的扶植還應該更加多元化,比如最為迫切的是如何打擊做號者以保護原創,又或者如何給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機會,來突破垃圾內容泛濫的壓制,這些都是大魚號和各大內容平台需要思考並且解決的。

  當下的情況是,在相對公平的規範化運作形成之前,內容創作者紛亂雜呈的狀態致使其非常依賴平台,而且他們對渠道的渴求,使得任何一個平台都難以一家獨大,整個內容平台格局並未形成,大家都還有機會。

  在如此微妙的時間節點,大魚號的出現,雖然會讓內容平台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但對於所有內容創作者來說,還是非常具有正面意義的。而這種正面意義並不僅僅局限於內容創作本身。甚至還涉及到了騰訊和阿里的社交之爭。

  雖然我們現在的社交渠道基本上由騰訊掌握,不過從QQ到微信,數年告訴發展之後,也面臨漸趨緩慢的增長幅度。此時尋找新的社交入口,對於一直想進入社交領域的阿里來說,無疑是最具價值意義的挖掘。

  而大魚號將土豆作為進軍短視頻領域的重要舉措,不單單是因為與優酷的業務衝突。也許除了以此與騰訊比拼內容之外,甚至也被寄予威脅到騰訊的社交帝國的願望。因為除了廣泛的商業價值之外,短視頻的社交屬性對於阿里來說十分誘人,大魚號可謂是任重道遠。

  莊子名篇中講到,有魚名為鯤,或化而為鵬,扶搖九萬里,而阿里文娛這條養在巨額流量里的大魚,能否幻化為俯瞰眾生的鵬鳥,現在還是未知數,不過內容創業如今還處在諸侯割據的多事之秋,相信大魚號的種種優勢會越來越清晰,後來者居上可能會成為大概率事件。

  當然,不論阿里還是大魚號本身,都應該明白,時間和金錢並不是大魚號航行的最大障礙,如何使這條船的齒輪健康運轉才是關鍵。這對於阿里文娛來說也是一場考驗。

  歪道道,科技媒體人,互聯網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歪思妙想(neihangaoxiao)。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又「搞事情」,螞蟻花唄開始上「徵信」
阿里巴巴拿下奧委會頂級贊助商!中國力量打造「雲上的奧運」
阿里巴巴根據截圖查到泄露信息員工的技術到底是什麼?
1個月前阿里市值超過亞馬遜,現在卻少了600億美元
阿里發布藏經閣計劃,打造AI落地最強知識引擎

TAG:阿里巴巴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