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與武——人工智慧簡史
與機器人共舞
[美] 馬爾科夫 著 郭雪 譯
取代人類還是增強人類,這是一個問題。
過去50多年裡,人工智慧(AI)與智能增強(IA)之間的爭論始終存在。被賦予了極大力量與責任的計算機科學家、黑客、機器人專家和神經科學家們,一次次在這兩大陣營間做出抉擇。
馬爾科夫(John Markoff)的《與機器人共舞》,捕捉的正是每一次「抉擇」背後的價值考量。
他認為,在一個充滿智能機器的世界裡,回答上述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解那些正在創造這些系統的人的價值觀。
約翰·馬爾科夫(1949-)
你可以把《與機器人共舞》視為一部美國人工智慧簡史,梳理交叉錯亂的脈絡,挖掘不為多數人所知的事實。
而簡史的起點,馬爾科夫選擇了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控制論的創始人。
在計算時代剛剛拉開序幕的時候,維納已經對人類和人類創造出的智能機器之間關係的意義有了相當清晰的認識。他認識到自動化對消除人類苦力勞動的益處,也擔心同樣的技術可能取代人類。
諾伯特·維納(1894-1964)
在馬爾科夫看來,隨後的幾十年,人們只是不斷打磨維納最先提出的問題。「維納崇拜」在AI和IA兩個圈子裡,也不鮮見。
1
「人工智慧」的概念,1955年由約翰·麥卡錫提出。
約翰·麥卡錫(1927-2011)
20世紀60年代,現代計算時代剛開始的時候,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和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C. Engelbart)都在各自的實驗室中耕耘,他們就是後來的「人工智慧之父」和「滑鼠之父」。
當時出現了很多打造思維機器的方案,主流方向是約翰·麥卡錫提出的以規則和邏輯為基礎的方法。恩爾格巴特則建立了一個「框架」,用於增強人類智能,卻被視為遠離計算機科學學術主流。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1925-2013)
60年代中期,一種幾乎無限樂觀的情緒由約翰·麥卡錫所在的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蔓延開來。隨著越南戰爭進入白熱化,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研究也得到了軍方的大量資助。
不過,它最終還是難免讓人失望。七八十年代,人工智慧的魅力吸引來的那一代傑出的工程師,由於人工智慧進展緩慢,這些工程師中有不少人轉向了對立的智能增強的陣營。
對軍方對計算技術研發的干預太多的擔憂,也是導致他們離開人工智慧領域的原因。1975-1985年這段關鍵時期里,在里根時代「星球大戰計劃」的推動下,人工智慧研究由美國國防部全盤資助。
人工智慧在商業化道路上步履蹣跚,個人電腦和智能增強的發展卻突飛猛進。
70年代末80年代初,個人計算機產業在美國爆發,喬布斯還曾形容計算機是「腦海中的自行車」。恩格爾巴特的智能增強理念成為主流。
80年代末90年代初,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自底而上」的觀點開始統治人工智慧世界,即設計模擬最簡單的生物系統,而不是試圖匹敵人類的能力。
羅德尼·布魯克斯(1954-)
21世紀,谷歌(無人駕駛,AlphaGo)、微軟(聊天機器人)、蘋果(智能語音助手)等公司的加入,新一波人工智慧浪潮再次被喚起。AI和IA這兩個圈子裡的研究成果也開始有了交集。
2
「強人工智慧」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那些轉投IA陣營的「逃兵」,考慮的多半是技術商業化或道德倫理困境。以他們為代表:
傑里·卡普蘭(1952-)
矽谷元老傑里·卡普蘭(Jerry Kaplan)曾是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究員,在20世紀80年代離開了這一領域,轉投智能增強技術。
他將研究者的未來一分為二,一邊是取代人類的智能機器,而另一邊則是以人類為中心、擴展人類能力的計算系統。
特里·威諾格拉德(1946-)
特里·威諾格拉德(Terry Winograd)是AI世界裡第一個最高調的「逃兵」。
在創建了典範式的AI軟體程序後,他選擇離開AI界,將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剩餘時間貢獻給了「以人為本」的計算,從設計意在取代人類的系統,轉到研究如何提高人類與計算機互動方式的智能增強技術上。
拉里·佩奇(Larry Page)就是威諾格拉德的學生。
布拉德斯基
加里·布拉德斯基(Gary Bradski),曾為英特爾機器視覺專家。2007年12月,加盟吳恩達和薩利斯伯里將PR1帶向PR2的新一代實驗隊伍,並負責機器視覺團隊;後研究機器人的工業應用,創建Industrial Perception公司,2012年被安迪·魯賓秘密收購。
不過,他並沒有加入谷歌新的機器人部門,而是選擇離開機器人世界。後加入阿布維奇(Rony Abovitz)創建的AR公司Magic Leap,去打造也許是最直接、最強大的智能增強技術。
亞當·奇耶
亞當·奇耶(Adam Cheyer),曾受聘於斯坦福研究所的AI實驗室。後轉向IA,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追求虛擬助手與自然語言理解的發展。
2010年,他與戴格·吉特勞斯(Dag Kittlaus)和湯姆·格魯伯打造的Siri被蘋果收購。不久,戴格·吉特勞斯和亞當·奇耶先後離開蘋果,在Siri基礎上打造了虛擬助手Viv,2016年10月被三星收購。
在馬爾科夫看來,亞當·奇耶就是下一個恩格爾巴特。
湯姆·格魯伯(1959-)
湯姆·格魯伯(Tom Gruber)從最初對大腦進行建模,最後轉而關注對人類群組交互進行建模,堅定地站在了IA陣營。現擔任蘋果Siri高級研發主管。
3
在矽谷,仍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相信,他們已經更加靠近「強人工智慧」的願景——打造一個能夠擁有等同於或超過人類智能的自我意識的機器。
不過,現在統治人工智慧世界的是,「自底而上」的機器人研究方法:設計模擬最簡單的生物系統,而不是試圖匹敵人類的能力。
Rethink Robotics公司(羅德尼·布魯克斯聯合創辦)的智能協作機器人Baxter,Boston Dynamics公司的人形機器人Atlas和Handle,以及亞馬遜公司的倉庫機器人Kiva都是這一研究方法的產物。
波士頓動力公司最新Atlas機器人視頻 - 科學大視野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cover/5j989swnc0e89y5/l0185h5pbbu.html
波士頓動力最強人形機器人Handle官方視頻曝光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y03792kgjj1.html
而基於軟體的智能助手的出現,意味著人工智慧和人機交互這兩個圈子裡的研究成果開始有了交集。物聯網時代,諸如蘋果Siri、微軟Contana和Google Now這類智能軟體助手正在與數以億計人類用戶互動。
其實,解決AI和IA之間的內在矛盾的答案,其實就隱藏在人類工程師和科學家的決策中。
馬爾科夫認為,取代還是增強,「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以收益和效率為根據決定實現哪些技術,但也需要明顯的道德演繹。」
所以關於凱恩斯「技術性失業」(技術消除的是崗位,而非工作)的爭論還會持續下去。
不過,考慮到老齡化是人類當前面臨的全球性重大問題,未來10年的對話主題將從「恐懼自動化」到「寄希望於智能增強」,儘管大規模取代人類勞動力的智能機器的出現,將會引發人類身份認知的危機。
*以上內容由「這周讀什麼」(微信公眾號:xiaozhu-shuo)原創整理,禁止未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百里守約是什麼?
※【盤點】如何評價東京審判紀念館,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對我們有何影響?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簡介?
※中國通史中講了哪些?
※不要迷信其他文字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