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聞丨拖延是心裡的鬼 提醒你有愧

你有沒有如下癥狀:

常常把困難的事情往後拖延,或者避免承擔那些困難的工作。

面對來臨的工作時,常常首先會是整理桌子、清理資料削鉛筆等瑣事然後在提筆工作。

有時候會把事情拖上很久,或者把事情做得很差,然後借著一次爭吵,把這件事情推給其他人來做。

如果上述癥狀你中了一條或以上,那麼恭喜,你已患有拖延症了。

1.

很多人都會受到拖延症的困擾:年初制定了減肥計劃,購買健身卡健身裝備,用途卻是拿來積灰的;在網上下載了一大堆電影想著哪天有空就看,結果「有空」就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物;在網上購買書籍,想著讀完一定能充實自己,可實際上買完回家你也不會看......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樂此不疲地下載一部又一部的電影,買一本又一本的書,以為未來的某天,自己會良心發現把它們看完。結果只是硬碟越塞越滿,書越堆越高,然而卻都跟你的腦子無關。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拖延公式」:

U = E * V / I * D

戰勝拖延=信心*價值/衝動*回報延遲

我列出這個公式,沒有更深刻的意思,只是想讓你們覺得「哇,好厲害」。

我真正想說的是,拖延,從本質上講,就是你無法在願意付出的代價,和你的想要的獲得之間,做出選擇。

想想看,你的拖延是出於何種緣故而拖延的?

2.

其實很多時候,拖延症是因為你總是無法戰勝眼前的慾望。人們的這種行為傾向被稱作「即時傾向」(Present Bias Predference)。詳細說來就是你的大腦認為,現在能得到的滿足感要更重要——現在爽了就好,誰知道未來會怎樣?而且現在想要的東西不一定以後還想要。

即時傾向深深紮根於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宏偉計劃往往毀於那一時又一時的慾望滿足。年年說減肥,年年不見效。這次你下定決心不惜代價完成減肥計劃,一定要瘦成一道閃電。你開始斤斤計較吃進嘴的食物,去了健身房,買了裝備一切就緒。

當你穿上跑鞋準備開干時,總是會出現「偶然」。偶然朋友拉你吃大餐,偶然有推不開的飯局酒局,你在大餐和減肥計劃之間搖擺不定。最後選了「等我吃完這頓一定好好減肥。」的選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偶爾」的放縱變得越來越經常,但是你始終沒有放棄原有計劃,把今天的計劃推到明天,後天,然後就是下個月。「明天」就是永遠都不會來的那一天,你懂的。偉大的健身計劃最終破產,冬天來臨的時候,看看你的身材,就知道你明年的宏偉計劃又會是什麼了。

3.

經濟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貼現」,也就是你將一張尚未到期的匯票轉讓給銀行,從而獲得現金的行為。當然,在匯票到期前兌換的現金,肯定比匯票到期後能取得的收益要少,這個折扣的比率就叫做貼現率,也就是說,未來的收益現在兌現是要打折扣的。人的大腦也像銀行,也有貼現一說,而且大腦的貼現率比銀行高得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大的事兒,在你今天的大腦看來,也無足輕重了。

大腦這種只顧眼前歡樂,不管以後死活的做法其實是和我們的進化過程息息相關的。你一邊享受「偷來」的愉悅,一邊不斷地為自己尚未做的事情感到焦慮。在這個過程裡面,你甚至還會收集和「做正事」有關的一切信息。你收集一根一根稻草,放在駱駝背上,等著促使你去行動的最後一根。每個人都有拖延症的基因,最好的面對方式就是正面自己喜歡拖沓的弱點,然後通過種種手段來讓自己沒有拖沓的餘地,從而逼迫自己做正確的事情。

4.

如何戰勝自己眼前的慾望,去做從長遠來看更有益的事,關鍵就是要認識自己的思維過程。慾望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要戰勝它,就要在腦中預演遇到誘惑時的情形,制定具體的應對方案。這跟足球比賽一樣,你眼前的慾望是你永遠的對手,想要獲勝,就要了解對手,布置有針對性的戰術,到了真正比賽的時候,「該做的事」才能戰勝「想做的事」。

你必須開始思考,假設未來的自己在面對你現在所拖延的事情時的心情,意識到你所拖延的事情有可能在下一秒會受到不同想法和慾望的影響從而影響欲達目標。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大腦中提前構思關於主題為「未來」這幅畫該如何描繪它。

老話講「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所以,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文獻:

Ayduk,Ozlem N. Rodolfo Mendoa-Denton,Walter Mischel,Geraldine Downey,Philip K. Peake,Monica L. Rodriguez(2000)。「調節人際自我:應對拒絕敏感性的戰略自我調節」。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79:776-792。

Mischel,Walter; Ebbe B.Ebbesen,Antonette Raskoff Zeiss(1972)。「認知和注意機制延遲滿足」。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21(2):204-218。

往期回顧:

女權丨支付寶丨裸貸丨敬業福丨手機依賴症丨信任

髒話丨愛情丨朋友圈丨減肥丨周立波丨善意

情人節


推薦閱讀:

複製粘貼的祝福,還是祝福嗎?
無用之用與有用之用
從華為的生存狀態,折射當今中國社會的焦慮根源
所有人
盡心儘力即可

TAG:社會 | 拖延現象 | 社會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