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說」你得瞅准對象才行

原文/辣湯談學習,微博@張辣湯

在2016年,我做的比較多的一件事是,勸說別人。

經過一整年的踐行,我發現,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容易。最重要的是,你得瞅准勸說的對象才行。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在我看來,勸說別人無非是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分享給別人,讓他也和我一樣享受好東西帶來的價值。【包括個人選擇】

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需要別人的勸說,並且勸說對於一些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表面上來看,許多人需要勸說,通過別人的勸說使自己下定決心做出選擇。但實際上,勸說時需要尋找合適的對象,進而才會更奏效。

我在去年一整年裡,經常勸說我身邊的親朋好友重視學習。甚至為此,我也曾與幾位朋友交談的不是很愉快。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要想有持久的戰鬥力,就必須得訓練。

當然,除了體力方面的訓練,還有腦力訓練。毋庸置疑,腦力方面的訓練就是學習新知識,讀書是首當其衝的選擇。

事實上,很多人打心底里早清楚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他們總是猶豫不決。他們通常都會這麼想「我現在開始學習是不是太晚了?我還有沒有機會改變自己?」

這就好比他們內心有一台天枰,一邊放著想變好,一邊放著變好所要付出的代價。並且通常都能夠清楚地權衡兩者的利弊,所以在他們心裡只是需要別人幫他們加一點重量。

與此同時,這又不是他心甘情願的選擇,而是出於外界的某種原因所致,進而終究達不到「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其結果只會是半途而廢。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聽到過太多的人承認寫作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夠持續寫下去的人,少之又少。

他們大多數通常是,一方面想持續地寫作,另一方面,又怕自己做得不夠好。顯然很多人在猶豫不決之中,始終未曾動手去踐行。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不了了之。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這樣的人?他們通常情況下很少勸說別人。並且對他們而言,也完全不需要別人的勸說。

他們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要踐行的原則。在別人勸說他們做某件事情之前,他們其實早已有了決定。即便這個決定尚未脫口而出,但他們早已為此做準備。

他們清楚,建議永遠只是建議,只有當自己身臨其境,通過踐行之後才算是屬於自己的。無論是成功的果實,還是失敗後的經驗,這些都只屬於他們自己,且其收穫也會很有價值。

通過這一年來的踐行,我漸漸地領會出一個道理:

對於那些猶豫不決的人,你的勸說其實根本沒有多大作用!搞不好他們還會埋怨你。

因為由始至終,他們會認為這個主意是你出的,出了什麼差池你要負部分責任。畢竟這並不是他們由衷的決定和選擇,而是出於某種外界的原因所做出的決定。

人性就是這樣,一旦他們聽從你的勸說之後並且踐行,而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打心底里會認為這是自己明智的選擇,而非是你勸說的功勞!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出於好心勸說別人,卻由於過了頭,進而使自己落了個瞎操心,瞎忙活的頭銜。不但對別人沒有帶來任何益處,反而使自己浪費了最寶貴的注意力和成長機會!

所以說,勸說要根據對象而定,如果對象搞錯了,即便你的勸說非常正確,說白了也是瞎操別人的心。

某種意義上,對猶豫不決的人進行勸說,無疑是瞎操別人的心。

原因很簡單,通常猶豫不決的人,他們關注於兩者之間的利弊,而非關注自己內心真實的目標。

換言之,猶豫不決的人通常都是表現型選手。他們太在意自己的表現,生怕自己做了什麼不划算的事,進而導致自己如履薄冰。

本質上,我們之所以猶豫,無非是分不清哪個選擇更好,更划算!對於自己來說更划算的東西不一定對別人就更划算。同樣的,別人認為划算的東西,自己不一定覺得划算。

當我搞清楚這個道理之後,我甚至開始懷疑:勸說別人是否是明智之舉?

也許對每個人來說,都需要去嘗試,沒試過怎麼會知道?就像有些人對你說河裡的水很深,而有些人對你說河裡的水很淺,如果你不下水試試,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

某種意義上,我開始反思:與其「勸說」別人不如主動「鼓勵」別人。至少鼓勵別人去敢於行動,敢於嘗試,進而嘗試之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漸漸的,我不再去刻意勸說別人,而是將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自身。通過自身投入,進而使自己先成長起來。

之後,我也通過自身行動影響了身邊的一部分人。某種程度上,這比去勸說別人要奏效得多!

當我再次遇到猶豫不決的人時,我不會刻意去勸說她做出某項選擇,而是儘可能的鼓勵她,先行動,多去嘗試!

通過這種方式,他們通常都會自行找到答案!我個人認為,與其勸說別人,不如真誠地鼓勵別人。我也經常要求自己這麼做,畢竟對於每個人而言,鼓勵真的很稀缺。不是嗎?

辣湯提示:幫別人是好事,如果過了頭,那就是瞎操別人的心!凡事都得把握分寸。


推薦閱讀:

《非暴力溝通》:溝通的藝術
想讓孩子好好聽話 你的語氣說對了嗎?
搞定跨部門溝通 - 為什麼不配合?
即使是一個技術人員,也需要知道溝通的重要性
開會溝通有爭議了,怎麼辦?推薦6種溝通思路,解決溝通爭議!

TAG:生活 | 溝通技巧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