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霧霾,我們將無法呼吸 | 聊聊網路中的霧霾文化
某天漫無目的在音樂軟體上搜「北京」,被一首名為「北京咳嗽」的歌吸引了注意。點開,慵懶的節拍、一口京味兒、間奏不斷咳咳咳...
這是一首流行情歌,北京咳不是主角、霧霾也不是,男生念叨著生活與感情,在字句中順帶吐槽環境,在間奏里誇張地咳嗽幾聲。
我們學著與霧霾共處,創造出霧霾文化並越發著迷。
霧霾大吐槽和都市依戀症一樣,與我們如影隨形,是都市人對未來生活的一種兩難:憂慮也即嚮往。
霧霾,網路文化新景觀
文 | 馬向陽
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1936年,老舍在他的《想北平》一文中曾經把北京想像成了一個桃源般美好的田園城市,他寫道:
「是的,北平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裡面說,它沒有像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說,它緊連著園林,菜圃與農村。採菊東籬下,在這裡,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大概把『南』字變個『西』或『北』,也沒有多少了不得的吧。象我這樣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1]
上世紀20年代,老舍在倫敦生活,目睹過現代大城市的種種文明病,於是把北京置於倫敦的對立面。可他怎麼也料想不到,經歷了90年代大規模工業化和城市改造後,北京也成了倫敦那樣充滿了各種「烏煙瘴氣」的超大型世界城市。
霧霾是超大型城市生活的特有體驗之一。因其不僅是一種自然現象,更像是一種文化隱喻。回顧霧霾的發現史,你會發現,它開啟了一種新的精神生活方式——人們透過網路媒介進行社會交往,重新思考和面對自己正在經歷的集體境遇。
互聯網在其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情感連接器」角色——從匯聚眾多網友的注意力,形成關注交流,到形成情感共振,最後將這種集體情緒凝聚為一種全新的城市文化符號。
霧霾一詞被重新符號化的過程,正是生活在特大型都市中的人們自我說服並和自我妥協的情感體驗歷程,最終,霧霾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城市景觀,也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一、霧霾是如何在網路中被「發現」的
2011年10月,持續的大霧籠罩了北京城。對於這一天氣「異象」,網路上開始出現PM2.5的議論。
有網友將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北京空氣檢測數據發布到網上,數據提示,北京的空氣質量正在惡化,經常達到「有毒害」級污染指標或「爆表」。
越來越多網友加入討論,PM2.5進入公眾視野。圍繞美國使館數據是否有「陰謀論」,網上公開撕裂為兩大陣容——所謂的左派和右派爆發了激烈爭論。
作家鄭淵潔、北大教授唐孝炎和知名專家鍾南山等意見領袖在網上發聲,使更多網友加入進來,人們拋棄了意識形態之爭,發現霧霾不是一種個人遭遇,更是生活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裡的集體困境。
輿論走向對政府越發不利,網友開始指責有關部門的不作為。這年11月,環保部第二次向社會徵詢意見;12月,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2012年,北京市首次實時發布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這起所謂的「PM2.5事件」以官方的妥協而告終。
霧霾的「發現」在網路上經歷了一個網民「情感共振」的過程。社會學家通常將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部分:關注流——情感流——符號流。
回顧霧霾的重新發現過程可見,人們即便只是透過媒介交往,身體不在場的聚集同樣激發起了強烈的跟隨和情感互動,短時間內很快形成了群體的共同關注焦點。
以最初的關注流焦點為例。在這場討論中,圍繞北京的空氣質量是否真的「很嚴重」,美國使館的數據是否「別有用心」,參與者很快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在這一節點時刻,相當一批意見領袖的發聲及時領導了關注流的走向。鄭淵潔微博發起的調查中,6000多名網友中89%認為北京的空氣質量每況愈下。
另一方面,由於人們在網路空間中的社會交往較少受到時間和空間束縛,使得人們在線上的群體規模數量更加客觀,在相當一批意見領袖們的引導之下,人們在網路上的相互呼應和聚集(所謂的「圍觀」),甚至比有限空間場景的線下聚會規模更為壯觀,這反過來也進一步刺激了人們在網路交往中進行情感能量交換時的體驗強度。
最終,這種波瀾壯闊的集體情感逐漸凝聚成了文化符號,體現為充滿了網路的段子流行語、文藝作品。人們因為獲得了一種的新的社會身份——原來每個人都是霧霾的受害者,也是抗爭者——而產生了集體性的精神歡騰。
在霧霾的發現過程中,人們源於追求情感能量而聚集到了一起,即便是在虛擬空間這樣一個難以辨形的狀態中,人們關注霧霾這樣共同焦點,匯聚集體情感,並加以符號化創造,虛擬空間中的網路歡騰塑造了一種全新的精神生活世界,進而對塑造一個更加寬容、自由和博大的現實社會施加了持續的影響力。
二、作為城市景觀的霧霾: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把霧霾在互聯網上被重新發現的2011年視為「霧霾元年」,那麼,在經歷了共同關注、情感震撼和符號化記錄之後,城市人已經開始懂得如何與霧霾共處,進而默認它為我們在都市中所體驗到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了。
這種轉變的標誌就是大量的霧霾文化符號在網路上的傳播。從2015年柴靜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數億人次的網上點播,到關於全國各地霧霾天的各種搞笑段子、圖片、音樂作品(如《北京北京》霧霾版)、個人生活記錄,網友還挖出當年莫奈描繪倫敦霧的油畫,用以說明霧霾這個新生事物其實早已「古而有之」,更有一批先鋒畫家在北京專門創造舉辦了關霧霾的油畫展並將作品發布到網路上等等。
人們對於霧霾這種近乎不可抗的力量產生的無力和挫敗感,有點類似原始社會中的圖騰。這樣一種充滿了荒誕感和自我解嘲的霧霾文化,人們在大眾狂歡的虛擬空間中進行的社會交往,開始營造出了一種廣場狂歡節氣氛。
就像巴赫金所指出的那樣,廣場上的狂歡節通過各種各樣滑稽可笑、嘲諷和無厘頭式的搞怪,嘲笑一切可嘲笑之物,這樣一種渴望平等自由交往、蔑視一切主流話語的社會交往方式,寄託了一種集體精神歡騰的烏托邦夢想:人人自發自願,全民參與,從中渴望創造出一個天朗氣清、「沒有污染」的理想社會圖景。
從這一點出發,塗爾乾的論斷非常精闢,他指出,在任何一種社會交往中,「現實和信仰之間的衝突本質上是不同社會烏托邦的衝突,是過去的烏托邦和未來烏托邦的衝突。」[2]
在一個霧霾文化被創造出來的當代社會中,霧霾最終變成了我們每天呼吸的一部分,某種意義上而言,沒有霧霾,我們將無法呼吸——因為霧霾本質上映襯出我們必須面臨的兩難:它以狂歡的形式反思著經濟政治,隱喻了人們的憂慮與期望,成為了一種都市人離不開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1] 錢理群編,《鄉風市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頁。
[2] 塗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第584頁。
(文章有刪修)
IN ONE
這裡有什麼?可能是一本束之高閣的書、一部被遺忘的電影、一個充滿冒險的實驗…希望給你在嚴肅閱讀外,多一點選擇,一次探索,一些理解。
1st:霧霾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從霧霾被「發現」的2011年起,霧霾和關於霧霾的討論就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網路霧霾文化經年累月,逐漸發酵出一種特有的戲謔與包容。
今年年初,好奇心日報發起了一次不那麼正式的調查,向讀者徵集被霧霾改變的生活片段,得到了數千人響應。這些彙集網友智慧的答案既反映了真實生活改變,也極盡了這種戲謔意味。以下摘錄了幾條:
1. 宅。(看片/書/綜藝量顯著增加。)
2. 宅的各種副作用。長胖。睡太多。效率低下。
3. 頭痛。眼睛痛。嗓子痛。心痛。4. 更愛到家app。
5. 外出無顏值可言。但也沒關係因為大家都一樣。
6. 有一種新遊戲是腦補建築物。
7. 曬老家都不提特產,提我們那PM多少多少。8. 高考的同學選擇城市多了個考慮項。
原文參閱:霧霾,就這麼改變了我的生活 | 好奇心研究所
2nd:傳說中的「霧霾清肺茶」?
在霧霾最重的時候,朋友圈中流傳出一種能對抗霧霾的中藥配方——「霧霾清肺茶」。根據這個藥方,煎水代茶飲,每天數次,據說能及時清肺,潤肺抗病毒,具有溫中行氣,潤肺養陰、化痰散結的作用。
霧霾清肺茶」是否真有抗霾功效呢?
山西省中醫院肺病科副主任薛曉明表示:「儘管方子中的幾味藥材確實可潤肺清痰,但要根據外界環境和個人體質調整。具體而言,對於東南沿海等潮濕地區或是濕熱體質的人效果更好,而對於氣候乾燥、降水較少的地區,並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往期回顧】
「音樂與互聯網」系列研究:
①情緒篇:《音樂是秘密,你已經暴露了自己 》
②技術篇:《用技術豢養你尊貴的耳朵 | 對話智能音樂推薦系統》
③人物篇:《互聯網對音樂人做了什麼?!|3張面孔與15個關鍵詞》
④社交篇:《民謠愛分享,古典很低調? | 音樂社交報告》
⑤視頻篇:《5分鐘帶你回顧「音樂與互聯網」專題研究 | 內含驚喜彩蛋~》
「探微:科技與人」系列研究:
①《微信點贊社交中的「觀察者」 | 今天你點贊了嗎》
②《女僕的世界你懂嗎? | 從女僕咖啡廳看自組織與社會關係重塑》
重點來啦!
騰訊研究院S-Tech現在正在舉行一場意義非凡的生活實驗:社交網路齋戒,想不想加入我們?點擊這裡直達報名鏈接!
推薦閱讀:
※霧炮車噴的不是水,是安慰劑
※北京空氣質量爆表!為什麼他們房間卻是0霧霾?
※在這裡,我祝你晚年幸福
※麻省理工新科技,汽車尾氣做成墨水。藝術家表示使用當地墨水繪畫讓作品更有意義。
※強烈譴責假洋鬼子駱家輝
TAG:霧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