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互聯網的「鳳凰涅槃」三部曲
陳 根
近幾年,「互聯網+」在總理的大力號召和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再強調之下,在各行各業可謂是蔚然成風。而對於「互聯網+」,我曾將其定義為「互聯網搭台,傳統企業唱戲」的一種模式。而今,旅遊可以說是這個戲台上最有看頭的一齣戲。
利好政策助推旅遊迅速發展
「到 2020 年要將旅遊業建設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國家的這一明確目標,為旅遊的發展開啟了一條綠色通道。從「中國旅遊日」,到「515戰略」,直至今天「十三五」規劃對旅遊發展的強調,無不彰顯著我國旅遊發展的利好態勢;同時也促就了旅遊產業市場潛能的凸顯和產業規模的擴大。
據行業產業報告統計的數據顯示,國民人均出遊從1984年的0.2次增長到2015年的3次,增長了14倍;國內遊客數量從1984年約2億人次擴大到2015年40億人次,增長了19倍,年均增長10.2%;國內旅遊收入也從1985年的約80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 億元,增長了426.5倍,年均增長22.4%。而今年,我國旅遊行業的總收入將以10%的比例遞增;旅遊投資也將實現同比增長20%的目標。而預估到2020年,中國國內旅遊規模將達到68億人次,平均為人均5次;中國人均國內旅遊消費將達到1700元,國內旅遊消費總額將達到10.5萬億元,入境旅遊人數達到1.6億人次,旅遊外匯收入超過1600億美元。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更是指出,未來5年中國「旅遊+互聯網」有望創造「3個1萬億紅利」,成為新常態下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旅遊業互聯網軟硬體設施建設,將創造1萬億元的需求紅利;在線旅遊交易,將創造1萬億元的市場紅利;由「旅遊+互聯網」所催生的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將創造1萬億元的增值紅利。
伴隨著旅遊規模的快速增長,旅遊模式也將在未來科技的影響下實現蛻變。
旅遊+大數據:精準定位
互聯網,是一個天生的大數據製造者。而搭載於互聯網平台上的旅遊,也將成為大數據的優先使用和獲益者,無論是對旅遊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大數據所反饋的信息都將成為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和參考依據。
對於景區來說,通過動態監測而進行的大數據採集,可以為自己提供精準的流量數據;繼而通過數據分析,引導遊客分散旅遊。比如,在東京迪士尼,遊客超過飽和流量時,工作人員通過測算景區何時能夠達到合理流量,然後給遊客一張紙條,建議其在測算的時間後再進入遊玩。此內,大數據所提供的客源結構、消費情況等信息,則將為景區管理、市場營銷等提供決策依據。
對於OTA來說,消費者在線反饋和遺留的數據信息,將是其一筆巨大的資源財富。因為通過這些信息,他們可以精準把握消費者的旅遊偏好和市場的趨勢動向。比如,雖然傳統的「跟團游」還是佔據相當的規模比例,但是,從數據信息預測分析,未來自由行甚至私人定製的旅遊模式將會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選擇;而在自由行中,機加酒的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駕游、郵輪游等類型的衝擊。
對於消費者來說,搭載於互聯網平台的旅遊,將讓我們變得更加自由而主動。即便千里之外,那也是有百千萬人去體驗過的目的地,而從他們分享的信息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哪裡有好吃的,哪家店是坑人的;哪裡有好玩的,哪些景點其實是挺無趣的;哪裡住得最舒服,哪家賓館旅舍最糟糕。這一切信息,在我們走傳統的跟團游的時候,可能並沒有凸顯出其重要性,但是在我們決定自由行的時候,而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我們每一次旅行的幸福指數。
旅遊+可穿戴設備:無所不能
可穿戴設備在我們的未來生活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之前的Google Glass,還是現在的Apple Watch,都帶領著我們向未來科技生活邁進。同樣,在未來社會的旅遊中,載入上可穿戴設備將是趨勢方向。它不僅可以為我們簡化像身份驗證之類的麻煩事,還將幫我們解決很多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麻煩。
就可穿戴設備而言,它的主要職能在於搜集用戶身上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加工處理,使其成為用戶獨一無二的高精準身份識別驗證碼。可以說它是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玩意兒。基於此,一個可穿戴設備就可以替代掉我們出行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護照、登機牌、身份證等各種證件;只要在有需要的時候,出示相關可穿戴設備,可以是智能手環、智能首飾、甚至智能衣物,就能完成一系列流程。同樣,當我們需要支付的時候,也只需秀出一隻戴在身體某部位的可穿戴設備,所有檢票關卡、支付關卡都將一掃搞定。
不僅如此,可穿戴設備還會在每一個時刻根據我們的行程,以及後台大數據對於路況、景區狀況、酒店狀況等方面的信息,結合我們平時的生活方式,在適當的時候給出提醒與建議。當然,你也可以直接藉助與語音交互方式對信息作出反饋,讓可穿戴設備直接幫你約車、辦理登機牌、購票、預定酒店等。
另外像Quest Visual為谷歌眼鏡開發的名為Word Lens的應用,還可以幫我們把看到的外語翻譯成中文,並顯示在屏幕上。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警告牌或指路牌時,只要對所佩戴的谷歌眼鏡說:「OK,眼鏡,翻譯一下這個」,谷歌眼鏡便會把指示牌上的內容信息翻譯成中文顯示出來。不僅如此,可穿戴設備還兼具「導遊」功能,憑藉其最佳數據載體的特性,可謂是通曉古今、旁徵博引,令現實版導遊望塵莫及。
當嫁接上可穿戴設備這一未來科技的產物,旅遊將由此而不同。
旅遊+VR:無處不及
當旅遊「+」上VR,完全意義上的「在線」旅遊誕生了。
對於旅遊地來說,VR所帶來的改變,更多的將是對於營銷方式的升級。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旅遊地營銷不外乎圖片、視頻,最終目的就是想告訴消費者,這裡真的好吃好玩,你來了絕對不會後悔,但總還是不太那麼容易讓人們信服。而VR的涉足,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提前對目的地進行體驗,往往更容易起到說服的作用,提升旅遊地的人氣。
DestinationBC便是最早利用虛擬顯示技術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企業之一。他們藉助Oculus Rift技術,製作了一個虛擬現實視頻——The Wild Within VR Experience。這個視頻是通過3D列印的定製設備攝製的,該裝備周圍安裝了7個專門的高清攝像頭,通過直升飛機、小船、無人機和步行進行拍攝。整個視頻圍繞加拿大的大熊雨林區,景色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虛擬現實視頻,不僅對旅遊地營銷帶來改變,更將對消費者的旅遊方式產生影響,甚至顛覆。比如你想獨自去西藏,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一定的經驗,也沒有多少錢的話,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VR卻可以帶你來一場虛擬現實旅行。你可以通過沉浸式的方式體驗西藏的地理環境、藏民風俗,當地的文化、小吃等,更重要的是你還能從不同驢友上傳的旅遊數據中發現不同視角下的不同風景。更有甚者,對於那些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目的地,如完整的龐貝古城、神秘的金字塔內部、中國自夏至清的個著名景點等,我們都可以藉助虛擬現實技術來一番身臨其境的體驗。
推薦閱讀:
※大連接時代到來的十大標誌之四:智能終端大勢已成
※到車間里研究AI技術的阿里雲,如何撬動工業互聯網
※PPmoney、悟空理財、愛錢進等加息引流,手機理財你更看好哪個?
※房車旅行是的真的來了,特客米特別推薦
※先是養豬,後是嚴選,丁磊正在教互聯網玩家們換個姿勢做實體經濟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