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交互設計的幾本書

關於三本書,交互設計沉思錄、don`t make me think、微交互。

任何好的設計都像是迷宮的出口,別人看到的成品後,是看到出口之後的豁然開朗,但設計師要在迷宮裡走很久。

don`t make me think

這是一本讀起來會比較輕鬆的書,入行兩三年的網站設計師可能會覺得它太過初級。但裡面很多小原則還是比較有指導和警示作用。

幾個Tips:在訪問網站時,我們並不是閱讀,而是掃描。建立有效的視覺層次。

關於導航,麵包屑名字的由來(通過麵包屑來找到回家的路)

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就是介紹了如何進行可用性測試(用戶訪談),並列舉了一個詳盡的實例。比較有指導意義。

交互設計沉思錄

就像作者自己所說的,這是一本學術性很重的書,幾乎沒有實踐相關的內容。第二大部分「文化和責任」更是需要耐心才能讀完。本書比較出色的部分是對交互設計涉及到的術語闡述的比較全面。第一大部分「」過程與方法「需要反覆細讀,對交互設計會有一個基礎的認識。

本書定義交互的範圍,但是作者將這個範圍進行了擴展,將交互的概念引申的比較寬泛。交互設計,是指人與產品、服務或系統之間創建一系列的對話。核心還是用戶行為和系統響應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對行為的設計。

這種從數據,經由信息、知識,最後到達智慧的演進大概就是信息架構的根本目標。顯然,知識的獲得是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而這正是交互設計師之所長。行為是發生在第四個維度即時間維度上的。而交互設計的目標是試圖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理解並進而塑造人的行為。

交互設計師採用人種學的研究方法,是為了嘗試理解兩個問題:其一,人們做什麼事情;其二,為什麼人們做這些事情。

交互設計過程的精髓就在於;設計應該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而真正理解用戶欲求、需求的唯一途徑則是與用戶進行實際的互動。理解用戶的過程就是嘗試了解他們所思、所說和所做的過程,設計師由此創造可用、有用和令人嚮往的設計作品。

設計的發現過程應該聚焦於理解用戶的目標和任務,而不是關注產品的功能特性。特定功能的出現是在後續過程中發生的,由用戶需求驅動的,而不是由競爭對手的產品驅動的。

微交互(具體實施)

這本書將交互定義的更為細節。指導如何去構建一次完整的微交互結構,這個結構被定義成四部分。

觸發器

規則

反饋

循環
推薦閱讀:

交互設計中的規律
不想當美工,我該怎麼辦?
措辭影響人們的選擇
UI 設計進階 3-2: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兩本書
只關注交互的產品經理不是好產品經理

TAG:交互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