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未必不苟且,眼前何嘗不是詩?

你究竟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是一個永不停休的問題,因為一直有答案,但是卻好像一直沒有實現。

高中的時候,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課本,但是我卻從不問自己問什麼?因為那時候覺得考一個好成績是唯一能證明自己有存在感的方法。

但是其實那個時候我想要的生活不是那樣的,或者說我想要成為的不是那樣的人。

那時候的讀書是「讀課本」、「做作業」、「考模擬」,還有一個類別的書統稱為「課外書」,看課外書的時間是要自我限定的,比如晚自習時不超過30分鐘,或者一天不超過2小時。

如果有一天實在心煩,整個晚自習都在看課外書,那就會升起濃濃的犯罪感。

那時我很希望可以回家不被街坊鄰居問成績,可以永遠不看物理書,永遠不做數學題,看書不用自我限制。

所以高考結束之後,我就義無反顧地選了文科,並且去一無所知的地方上大學。我想我終於擺脫那些我厭惡的事情,奔向理想中的生活了。

可是當我上了大學,我發現我想要的生活卻已經不是那樣了。

大學的時候,我希望自己不那麼無知,可以陽光活潑地跟別人交朋友,可以不再靦腆談吐大方。所以我努力地改變自己去適應周圍的環境。卻忘了在大學生活里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於是大學畢業,開始陷入無盡的茫然,茫然首先是因為自己不知道想做什麼,其次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這簡直是糟糕透頂了,誰叫當別人都利用暑期去媒體實習的時候,我還在天馬行空地想:為什麼我要當記者?我一定要為這件事找到理由,於是我翻了很多專業書也沒找到這個答案。

於是等專業實習的時候,還對工作模糊不清,滿腦子還是新聞理想、社會責任、公平正義,覺得單位里的工作和這些毫無關係。連好好爭取的機會也錯過了。

等到真正步入工作的時候,我在一個忙碌的公司上班,毫無意義的加班困擾著我,一成不變的內容圍繞著我,曾經的新聞理想漸漸遠去,變成了現實工作中的柴米油鹽。

那時我的理想生活是沒有毫無意義的加班,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工作能提供到處走走,不斷學習的機會。

而到了現在,我仍然沒有實現我的理想生活,因為這份工作終於沒有了無邊際的加班,可是卻也沒有了生機和學習的氛圍,有點一潭死水。

我想我應該是永遠都不可能過我想要的生活了,可是當我找到願意做且想做的事情,並且努力去做的時候,我又充滿動力和能量,我發現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在一步步靠近理想中的自己。遠方未必不苟且,眼前何嘗不是詩?共勉!

推薦閱讀: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為什麼很多人會迷方向?怎樣才能使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不迷失方向或掉向?
記錄我一個杠精的生活日常
巴厘島記(2)——從古城到清池
為何我周圍的女生都喜歡看《甄嬛傳》?
做手工的人,心中有怎樣一個世界?〡一日一興趣

TAG:生活 | 環境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