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經驗談15 | 以景觀之名續行代爾夫特:張穎潔

點擊上方 RAC設計課堂 關注我們

"不管做什麼都只出八分力,反正差不多就行。因為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完美的設計。而且如果只付出八分努力的話,就算結果不盡如人意也不會太難過(歪理:)"

這幾年的愛好是逛動物園!準備作品集期間不想畫圖的日子都會去動物園,看小熊貓爬來爬去很解壓啊。

上面的兩張圖是我的心頭好,他叫大白,一位自命風流的發情小能手,傳說中的「渣男」,但是他長得好看呀。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重新設計一下上海動物園的景觀,一方面希望給動物創造更加自然,儘可能還原他們在野外的生活環境,也希望可以通過景觀設計的方式,讓操碎了心的飼養員們可以工作輕鬆一些。另一方面,也想要讓遊客在動物園有更好的遊覽體驗。因為我發現動物園裡有很大一片區域像森林一樣,但是園內指示牌又不是很清楚,遊客很容易迷路,比如我,每次走到沒有人的地方都覺得陰森森的。

張穎潔

西交利物浦大學/利物浦大學

Urban Regeneration and Planning

IELTS 6.5

OFFER: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D MLA (最終去向)

哥本哈根大學UCPH MLA

墨爾本大學Melbourne MLA

阿德萊德大學Adelaide MLA


我出生在上海,在這座城市生活了20年,也親眼見證了小時候居住過的老城區從被列入舊城改建範圍到一點點拆遷,被高級寫字樓和現代化住宅樓代替的過程。面對這些變化,我的心情也從最初的充滿新鮮感,轉變到發現熟悉到鄰居一戶一戶地搬走,喜歡的小吃店一家一家地關門的失落。

中學的時候學校周圍都是那種很狹窄的街道,街邊有各種店鋪,樓上住人的那種3層樓房牆上寫著大大的「拆」字,一街之隔或者走過一個拐角就是這個城市最繁華的部分,高樓林立的CBD和購物中心,看似大家都完全接受了這種巨大的反差並且默認城市中「舊」的部分理所當然地會被取代或者被改造地更加商業化,像是新天地或者田子坊那種。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思考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並且適應這種這種變化,拆遷戶離開住了幾十年的家搬到二十多公里外的市郊,拆遷打亂了他們原本生活的步調。初入社會想要在上海打拚的年輕人可能也會發現越來越難找到地理位置好但是價格低廉的住房。

在規土局實習的時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舊城改造地塊的居民的上訪電話,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打電話或者寫信來表達對於拆遷後生活的擔憂以及關心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地方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很意外的是,很少有當地居民會關心像北外灘這種關乎城市形象的大型項目的進展和影響。

就像Kevin Lynch在The Image of the City裡面說的, city image是住在城市裡的各種各樣的人和城市本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才產生的。我希望城市的發展可以再慢一點,規劃和設計者可以花更加多的時間去了解不同使用者的想法和需求,去了解他們記憶中的城市和歷史中的城市,然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city image。


我本科就是在英國讀的,不過來了英國之後發現每天都在看一些policy和strategy,但這些內容很多時候和實踐是脫節的,大多是和英國的國情,人文地理條件息息相關的,在英國學習到到東西很難用到國內的城市規劃中,所以決定以後要學景觀設計,因為相比城市設計,景觀涉及的尺度可以更加小一點,各個國家之間的景觀設計的理念想法可以互相借鑒的可能性更多。

我選校的時候一心想去澳洲,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想要快點擺脫英國這邊的鬼天氣,覺得澳洲是一個有陽光的國家。但是澳洲有景觀專業又排名靠前的學校太少,所以老師問我要不要考慮歐洲,然後推薦了一些學校給我,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申請了兩所歐洲的學校。

我的作品集在準備的階段完全沒有考慮過主線。但是現在回過頭去翻看自己的三個項目發現它們一定程度上都在探討某一特定人群和城市的關係,如何通過景觀設計實現城市中特定人群的需求。(能找到這樣一條主線我也是蠻意外的)


1 Courtyard Children Playground(Outdoor Playground Design for Autistic Children)

這個項目主要關注的是國內的自閉症兒童,或者說是自閉症兒童家庭和城市的關係。把研究人群確定為自閉症兒童是季老師最先提出來的,恰巧現實生活中我就認識那麼一位自閉症患者,幸運的是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治療,雖然和同齡人相比他還說比較不同,但在不斷的治療和摸索中,他發現了繪畫這種與外界交流的方式。這個項目在做前期分析之前我對自閉症兒童這個群體的未來還是抱有蠻樂觀的態度的,直到查了很多相關數據之後才發現實際上全國只有0.2%的自閉症兒童得到了積極的治療,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認識的那位一樣幸運。

之後又在網上看了很多自閉症兒童家長的治療日記,和一些相關的資料,最終確定了要設計一個專業的(包括設施,和醫療人員),系統的(分為三個階段的)戶外兒童康復機構。

對於自閉症兒童的需求有了了解之後,自然而然地也就把場地分成了三個功能區域,分別是可以跑跳攀爬的運動場,用來鍛煉肢體協調性;半封閉的繪畫區,鍛煉手部靈活性的同時繪畫塗鴉也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表達心情,與人交流的方式;以及最終的社交區域,希望通過活動設施,提供給他們交流合作的機會。

from Yingjie Zhang

雖然從各方面看都顯得有點幼稚,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頁,展現的是每個功能區域內的活動場景。


2 Erotic Road (Urban abandoned train tracks development)

這是一個以廢棄鐵路改造為主題的項目,大家都通俗地稱它為「黃色大道」探討了當代年輕人和性的關係。感謝我的小夥伴陳雪,感覺世界上沒有她拉不出來的su模型!

這個項目的場地在德國艾森,一個典型的衰退中的歐洲後工業城市,面臨多條鐵路廢棄,城市綠地碎片化,空氣污染等眾多問題。這個城市在2012年之後迎來了轉機,城市經濟開始復甦,年輕人開始陸續竟然這座城市,於是乎我們就把目標瞄向了年輕人這一群體,想要打造一個屬於年輕人的城市。

from Yingjie Zhang

設計的範圍覆蓋了艾森城市北部大部分廢棄鐵路的周邊範圍,幾乎有半個城市這麼大,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似乎沒有辦法通過平面圖來展示我們的設計。吳若昊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分類」,結合場地的用地分類和自然地理條件,最終把場地分成了六種類型,居民區,南北分界線,科教區,企業辦公區,濱水工業區和地標區。

思考年輕人這一群體對艾森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需求是整個項目最困難的部分,最先想到的是以先鋒藝術或者運動為主題,不過在中期都被自己否定了。現在想想自己作為年輕人群體中的一員連去做以它們為主題都設計的熱情都沒有,其他人真的會想要生活在一個藝術城市或者運動城市嘛?最後確定主題的一瞬間,可能也就是在網上看到一對情侶在刷成黃色的鐵軌上手牽手散步的照片(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所以「黃色大道」的主題就敲定了下來。我們想要以性產業為主線,打造一個年輕人可以享受各種娛樂活動的城市解決生理需求的同時,也為性工作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並以性產業帶動城市經濟藝術產業的發展。

from Yingjie Zhang

from Yingjie Zhang

3穿越大運河

這是一個對京杭大運河蘇州段運河兩岸的改造項目,探討了現代都市人和城市歷史的關係。在初期我和Joanna 就達成一致想做一個文化為主題的設計,因為毫無疑問,蘇州的古運河文化以及周邊的人文歷史是最有意義的設計主題,但同時也是最抽象的,最難以用景觀語言來表達的主題。

項目的場地分布在運河的兩岸,運河的存在造成了空間上的隔離,場地長達將近8公里,在不同的區域分布著幾處著名旅遊景區,文化遺產,所以一方面我們希望增強場地的聯通性,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帶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文化體驗。後期做了很多游線的設計,希望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人能夠感覺彷彿真的回到了歷史長河中的某一個片段中。

這個項目最初從姑蘇繁華圖中面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from Yingjie Zhang

from Yingjie Zhang

from Yingjie Zhang

我的ps是以時間線為基礎寫的,第一階段是以我的成長背景為基礎,我生活的城市在十幾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一時間無法適應,因此選擇了urban planning這個專業。第二階段是大一剛入學的時候,每天面對著planning的條條框框迷失自我的階段,但後來我通過看書(Kevin Lynch但The Image of the City)以及幾次field trip中和不同人交談但經歷,重拾目標。第三階段是在實習階段,發現在國內大環境下urban planner幾乎沒有施展拳腳但空間,相較而言,在國內景觀設計可以更加快速有效但解決問題,所以下定決心要轉去學景觀。


我在rac線下教室只學習了短短的兩個月,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從一個什麼畫圖軟體都不太會用,面對季老師給出的主題感覺無從下手的景觀小白,成長成為一個可以和隊友一點點推進方案,提出自己想法的人。Rac的studio教學模式讓我認識了三位風格完全不同的老師,我的項目也經歷了從「老師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到「和老師討論要怎麼做」,以及到最後「自己思考要怎麼做」的進化。準備作品集的過程身心都很累,我經歷過晚上12點結束的線上課,也有因為時差的原因,早上6點從床上爬起來上課的經歷,但是因為有了同伴到鼓勵以及各位老師在各個環節為我提供幫助,解答我的疑問,所以申請季也就顯得沒有那麼漫長啦。相較而言,在作品集全部投遞出去之後的幾個月的等待才是整個申請季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我是在12月初才完成的申請,之後經歷了聖誕假期,然後一月二月有很多人陸續收到面試,offer,那段時間rac的群裡面每天有多熱鬧我心裡就有多忐忑。一直到了三月份我才收到第一封offer,阿德萊德大學的。那個時候也只是鬆了一口氣,覺得哇有書讀了!緊接著第二天老師告訴我TUD的offer來啦,那個時候我高興得差點要在Greenwich天文台表演後空翻,在掙扎了幾分鐘之後,就拋棄了原本心裡對於澳洲的陽光海浪沙灘的憧憬。現在想想,也不知道荷蘭和英國的天氣哪一個更加糟糕。

ps. 看了這麼多期經驗談沒想到有一天會輪到自己寫=_= 也算是藉此機會回顧了一下自己毫無波瀾的人生。時隔5個多月再次打開自己的作品集,發現無論是圖面還是思考的深度都還略顯幼稚,能夠收到offer想來多半是佔了英本學歷的便宜吧。不管怎麼樣18年的申請季對我來說算是圓滿結束啦,希望兩年後我還能夠活著回來。

因為感覺學設計的大家真的都好拼啊!!


歡迎關注我們的RAC官方公眾號(racstudio),關於作品集、留學、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可私信我們的主頁菌~

weixin.qq.com/r/1ilZQW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信息盡在RAC官方網站:www.racstudio.cn


推薦閱讀:

選擇出國留學還是香港留學?
dele a1西班牙語初級口語考試大綱整理
【申請文書】如何把職業規劃的essay寫到位
文書課堂|SOP開頭怎麼寫
藝術與技術在這裡交融 ITP@NYU

TAG:留學申請 | 藝術設計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