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機9種實用指南(作者:老喻)節選

時光機之一:自證預言

方法:你、或者你身邊的人覺得你要成為一個特牛(儘管現在看不出來)的人,好像有人在未來確認了這件事情後回來告訴你似的。

這是電影里常見的橋段:黑客帝國里的Neo,出埃及記摩西,救世主都不自知,身不由己地成為那個偉大的人,改變了自己乃至世界的命運。

一個頗有成就的朋友說: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就是缺老爸告訴我們「你可以更牛逼」。

自證預言(又稱「自我應驗預言」),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信念和行為之間的正反饋被認為是自我應驗預言成真的主要原因。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學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後,他們會表現的更好的一種現象。命名取自希臘神話,雕刻家皮格馬利翁愛上了自己的作品,每天對著說話,最後那座雕像變成一位真正的女神。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一個自我應驗預言發展。以此觀點,內心常常帶著負面期望的人們將會失敗;而內心常常帶著正面期望的人們將會成功。

這個常見於成功學的理論真的有用嗎?

1968年Rosenthal博士與Jacobson給一所中學的全體學生進行IQ測試,然後告訴老師一些學生的智商非常高,讓老師相信這些學生在來年的學習成績中將會飛躍成長。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的學生非真的高智商,而是隨機抽取。因此,他們智商不見得比其餘學生還高。實驗結果驚人:那些被老師認為"高智商"的學生在來年的學習成績確實突飛猛進。

科學家認為原因有可能是:

1.老師的期望值在不知不覺中給了這些"高智商"學生更多的感情投入;

2.給了更多學習資料和讓他們研究艱深的學習內容;

3.對於"高智商"學生的學習,老師在不自覺中給了更多的反饋;

4.老師在不自覺中給了這些學生在課堂中活躍的機會。

所以,假如真的有時光機器,你穿越回去,最好的做法是騙自己說:你將來會很牛逼。

讓自己和別人覺得自己牛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現實中,被認為牛逼的人越來越牛逼,因為資源會聚合過去。如同上面那所中學的「智商騙局」。

偉大的人物與騙子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首先是自己騙過了自己。

時光機之二:時間機器

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

美國、日本、中國這些國家的IT行業發展階段不同。在日本、中國這些國家的發展還不成熟時,先在比較發達的市場如美國開展業務,然後等時機成熟後再殺回日本,進軍中國、印度,就彷彿坐上了時間機器,回到幾年前的美國。

房地產領域的機會也大多如此,假如你能確認上海是遠東的紐約,深圳是亞太的灣區,你就該買入。

去矽谷看看,名校旁邊的學區房,也是貴得嚇人。

全球化正在削弱這類時間機器的魔力,但仍然有效。

時光機之三:10倍速

馬斯克總會制定更加大膽,更激進的目標。如果一般人的目標是在現在基礎上改進10%,馬斯克的目標就是在現有基礎上做到10倍。

《連線》雜誌的Jack Stewart 發現:在馬斯克的世界裡,如果一件事要用1年完成,到了別人的世界就要7到8年。

馬斯克相信一切事情的發展都比大多人預料的快,因此在他的世界裡,所有目標規劃都超乎常人。

他遵循了矽谷非常流行的一個觀念: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比做到10%更容易得多。

主管谷歌實驗室Google X的阿斯特羅·泰勒也是這個10倍思維的信徒。

泰勒說「嘗試做一樣新東西,不外乎那麼兩種風格,一種是小幅變動,比如改變生產模式,這時往往得到的就是10%的改進,但如果要獲得真正的巨大革新,一般來說你就得重新開始,嘗試另一種方式或很多種方式,你必須打破一些基本的假設。」

循序漸進式的進步依靠的是苦幹,是更多的資源,是更多的努力,而10倍的進步,則建立在勇氣和創造力之上,是巧幹。也就是說,10倍的目標逼著你走效率更高的創新的智慧捷徑。

時光機之四:未來回望法

貝佐斯選擇創業,不確定自己創業是否能成功。作決定前,他做了一個最小化後悔表:「假設自己80歲高齡時,對20歲時沒有創業會不會後悔?」

答案是:他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成為更高階的職業經理人而後悔,但是如果沒有創業他一定會後悔。貝佐斯後來還將這種邏輯應用到他的個人生活中,每當他不得不做出重大決策時,他常常會以這種方式來思考問題。

他還會使用另外一種「未來回望法」。

「我自己常被問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10年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里,有什麼是不變的?"

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時光機之五:做對的事情

做對的事情--這看起來是廢話,卻極難做到。

本質上,時光機是為了預測未來,降低不確定性。

做對的事情,大約有兩種含義:

1、有些必然正確的事情,要毫不猶豫地全情投入。例如親情(給媽媽開闢菜地,陪孩子玩兒),鍛煉身體,閱讀。任何時候做,都不會錯,不會晚,不嫌多;

2、做那些你真正懂得的事情。

本質上而言,沒人是靠預測來取勝的。那些早早買了茅台並堅持拿住的,大多是因為他們懂了。

這是價值投資的精髓。否則段永平無法持有網易到100多倍。

假如你看對了某件事情,時光並不計較你是否看準了時間。

知道一件事情註定會發生,比知道一件事情何時發生更重要。

做空股票例外。即使你是對的,也不要和時間對賭。

橡樹資本的馬克斯,他喜歡的三條格言之一是:

「過於超前無異於犯錯。」

某些東西便宜並不意味著它明天一定會升值,其價格很可能長期在低位徘徊。某些東西價格過高當然並不意味著價格會立即下跌,牛市可持續數年。

如凱恩斯所說,「市場能夠維持不合理的時間總比你能夠維持有償付能力的時間長。」

格林斯潘於1996年12月發出「非理性繁榮」的預警,但是之後股市持續上升超過3年。

馬克斯認識一位傑出的管理人,他在與格林斯潘差不多的時間開始看空,卻一直等到2000年才證明是正確的……

期間,他的投資者撤回了大部分資本。他並沒有「錯」,只是太早了。但這並沒有令他經歷的痛苦程度有所減少。

時光機之六:資產配置

恕我這一條對仗不夠工整哈。我來不及將其編譯為另一種隱喻,所以乾脆直接用投資語言,反正假如大家有時光穿梭能力,多半也會用於買彩票和股票。

投資組合管理工具:常用的主要有三種,即資產配置、擇時和證券選擇。伊博森和卡普蘭總結道:「長期來看,基金投資收益的變化中大約90%可以歸因於資產配置政策的變化。」

Burton Malkiel認為採取擇時策略的投資者必須對經濟、公司利潤、利率甚至是影響證券市場的國際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具有不同尋常的預見能力。但是,很難用證據證明投資者是否具備這種非同尋常的能力。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傳奇人物Swensen極力推崇資產配置,證券選擇次之,而提示擇時風險。

一種超越時間的策略。

時光機之七:一步一步來

沒誰知道時光為什麼會被設計成這個樣子。如此不可逆,如此均勻分布。

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一度過得很消極。他寫道:

解除這樣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說:要預見到將來。就是說,不要將目光僅僅放在當下,而要從長遠角度規劃自己的人生藍圖;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這長期規劃中的一段過程。

這也許是合乎邏輯的方法。然而,我採用的方法與此相反——我採用短期的觀點來擺正自己對工作的態度。

「將來會搞出什麼樣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我不再痴迷於這些不著邊際的遠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說,我發誓,今天的目標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績和進度以今天一天為單位區分,然後切實完成。

在今天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須向前跨進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進。我就是這樣思考問題的。

芒格的女兒莫莉回憶:

父親對賺錢一向感興趣,對錢很在行,他投資股市,他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談論事業,即使我知道他那時瀕臨破產,當時他開著一輛破車,但我就是認為他會很有成就,為何我會如此認為? 他就是有那股氣勢,他所作的事都是一流的,卓越的,他打算做很多事,包括在Edgewood大道的房子加蓋露天庭院、添購星島上的船隻......

他對自己的計劃、未來與現在,都充滿熱忱,他不必為了未來,而必須在現在有所節制,重點是今天遇到的事物多麼有趣,看著事物的進展,多麼愉快,現在這一刻充滿樂趣,這是他向來要傳達的想法。

踏著造物主的時光刻度,一格一格地來,用另外一種方法破解了時光的密碼,搭乘了時光的機器。

時光機之八:樂觀

比爾.蓋茨說馬雲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很樂觀,對未來充滿期待,願意冒風險,抱著迫不及待的態度,想到就要去做。

樂觀是最好的時光機器之一。

在《股市長線法寶》里,Jeremy Siegel考察了1802-2001年各種資產的投資收益,其中:

通脹16倍、黃金27倍、短期國債4800倍、長期國債19500倍、大盤股1030萬倍。

樂觀的投資,勝過黃金多少倍。

樂觀令長線得以實現。

時光機之九:手割

手割是一個圍棋概念,姑且以類比案例解釋:

1985年,英特爾危機四伏,內存業務受到日本廠商的巨大衝擊,領先地位岌岌可危。安迪.格魯夫心底有個念頭:退出內存業務,進軍微型處理器市場。

難題在於,內存業務還掙錢,還有改進質量降低成本的空間,價格可以比日本人貴一些。即使對手會用價格戰死磕到底,也能磕上一陣子。

更大的困難是,假如退出內存市場,英特爾會有8000名員工受到影響。而且,微處理器市場前途不定,說不定也是死路一條。

這時,格魯夫採用了手割法:

他問公司合夥創始人摩爾:如果我們二個人引退、新CEO上任,他會怎麼辦?摩爾不加思索地回答:他將退出內存業務。

關於股票:「如果未來的你回到現在,你還會買這隻嗎?」若回答是「不會」,那現在為什麼不拋掉呢?因為沉沒效應,人們心理上的重置成本格外高,理性人應克服心理障礙,重新出發。

手割法,是一種極有趣的思考工具。

30年後的你穿越時空來到當下,會做你眼下正在做的事情嗎?


推薦閱讀:

是時間愛上了孤獨還是孤獨在流浪中找到了你?

TAG:時間旅行 | 時空穿越 | 平行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