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精日」是怎麼煉成的

昨天晚上看到澎湃新聞發了一條微博,說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水池那裡有小孩兒撿了石頭子打水漂。然後說:

據紀念館的解說詞介紹,館內鋪設的鵝卵石子代表的是累累白骨,是遇難同胞的遺骸,也代表著日寇的惡行……

我覺得吧,凡是要做比喻,首先得得體,要合理。什麼是合理呢?比如說,五星紅旗為什麼是紅色?因為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這個比喻就十分貼切,因為紅旗本身就是國家的象徵,而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它——當然它肯定不是真的用烈士的血染紅的——更突出了新中國來之不易。

這就叫貼切,這就叫合適!

而大屠殺紀念館門口布置了一個水池和一片鵝卵石,鵝卵石代表累累白骨,水池代表日寇惡性……請問這個腦洞是怎麼開的?

我覺得一樣東西是什麼,它就是什麼。紀念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紀念館足矣。大家進去為苦難的同胞默哀,觀覽一下各種史料,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真的特別好。但是凡事就怕上綱上線,因為是在紀念館門口,所以鵝卵石就不是鵝卵石了,就變成「白骨累累」了,池塘就不是池塘了,就變成「日寇暴行」了。各種「熊孩子」,「家長沒教育好」,甚至是更惡毒的話一起往上招呼,就讓人覺得特別沒勁!

這種用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強行比喻,用語言暴力強行愛國,這樣的紀念有意思嗎?要我說,要是非要把石頭池塘當作紀念物,那館方就首先應該加強管理,把這片石頭池塘用欄杆和遊客隔離。而不是放任遊客在此處休息,放任娃娃在這裡嬉戲。

館方自己也不當一回事兒,或者說,當時因為有這處景緻,然後非做個不倫不類的比喻,結果自己也忘了。現在遊客在這裡休憩了,紅粉杠精們急急忙忙跳出來說,這鵝卵石可是遇難同胞的白骨累累啊。我想問,這有意思嗎?那以後誰還敢去紀念先烈,還是要學林黛玉「不走錯一步路,不說錯一句話」?

又或者是在鍵盤上愛國才是真愛國?黃金周,家長帶著孩子不去逛大街,專程去紀念館紀念同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結果一群杠精,哪裡都沒去,就在網上開罵「熊孩子」,「熊家長」。以此來顯示自己最愛國,這到底是真愛國,還是拿愛國往自己臉上貼金?

我在微博下面評論了一句:其實就是鵝卵石和一個水池。非要把這兩樣東西政治化成累累白骨,日寇惡性。吃飽了撐的。

然後各種各樣的辱罵就來了。說這些娃娃是「墳頭K歌蹦迪」;說我是日本人,要掩蓋南京大屠殺的罪行。

首先我是反對這種比喻,紀念碑就用來祭拜,紀念館就用來參觀,紀念館門口的石子和水池,就用來休息。如果不允許,就安排安保把遊人隔離開,並且聲明,這石子和水池也是紀念的一部分。小孩兒在那裡打打水漂,你跑來說這是白骨累累,我覺得你有病。

其次,我哪兒就要掩蓋日本人的罪行了?我覺得我是說了一句公道話,結果各種辱罵鋪天蓋地而來,我也無所謂了。最後給我扣一頂日本人的帽子,這腦洞又是怎麼開的?

真愛國,用節假日去紀念一下死去的同胞,不可走錯一步,不可說錯一句,挺難。在家裡,上網辱罵活著的同胞,給別人扣帽子來表現自己愛國,容易!

愛國,不需要這些杠精鍵盤俠。

推薦閱讀:

《證詞》一些碎片
《證詞》第二章
北朝網友4月5日清明紀念先烈之山西篇
《證詞》 第一章

TAG:南京大屠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