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冷戰升級:這位美國「愛國」議員為何緊咬華為不放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微博:@lishuhang
題圖/Tom Cotton個人網站
繼向中興通訊開刀後,美國司法部等有關部門再對華為展開刑事調查,理由同樣是公司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
對華為的調查一定程度意味著中美兩國之間的「科技冷戰」面臨升級。其中,最為活躍的一位美國參議員Tom Cotton是推動一系列對華為、中興等公司制裁的「急先鋒」。
作為一個「根正苗紅」的美國「愛國」議員,Tom Cotton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中美兩國對待彼此關係中極端不理性的一面。他對華為、中興產品的質疑毫無根據,卻深深損害了中美兩國和人民的利益和感情。
華為面臨比中興更嚴重的指控
我們先來看看華為這次被調查的大致情況。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 [1] ,美國司法部的調查是由其下的聯邦調查局(FBI)進行。
彭博社 [2] 指出,FBI的探員在本年初,已經開始調查華為過往的交易紀錄,以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禁止向伊朗出售產品的制裁。
而美國商務部與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2016年曾向華為發出行政傳票,尋求有關華為是否向敘利亞、伊朗和朝鮮等流氓國家發送美國技術的信息。
該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對華為的刑事調查,正是源於此前對中興通訊的調查。《紐約時報》此前曾報道,美國財政部早在2016年12月就向華為發出了行政傳票,指控華為涉嫌違反制裁。
在美國商務部網站上公布的中興通訊內部文件里,曾提到一家代號「F7」的競爭對手,稱該公司也向伊朗出售設備,並列舉其一些典型手法;文件稱中興自己則可拜師學藝,舉一反三。
由於報道比較了文件里所描述的這家公司和華為之間的相似點,部分共和黨議員曾在去年4月要求白宮對「F7」發起調查,並明確「F7」的身份。
《每日經濟新聞》指出 [3] ,華為這次受到的指控,比之前中興受到的制裁性質更嚴重。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的制裁屬於行政處罰,而如果調查人員認定華為違反美國出口法律,公司可能面臨的後果,包括額外的刑事處罰,強制執行公司監控,或對可能涉嫌參與非法活動的個人提出訴訟等。
Tom Cotton 為制裁華為貢獻了什麼
根據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數據,2017年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上,華為份額達27%,中興份額為10%。但唯獨在美國市場是個例外:華為在美國蜂窩和固定電話網路市場的佔有率不足1%,而芬蘭的諾基亞和瑞典的愛立信各佔48%。
美國市場的表現與全球趨勢呈現極度的反差,這顯然是一系列非市場的人為因素干預的結果。
面對這個數字,阿肯色州共和党參議員Tom Cotton表示:
「這令我很滿意,雖然華為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還不是零,不過我希望是零」。
在美國國會兩黨旨在抑制華為和中興等「敵對勢力代言人」的行動中,Cotton扮演了牽頭人的角色。
特朗普去年12月簽署了一項法案,禁止美國核武基礎設施採用華為和中興設備。與此同時,Cotton和參眾兩院的議員們發起了另一項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及其承包商使用華為和中興電子設備。議員們希望將這一提案加入下一年度的國防支出法案,以確保其迅速通過。
經過近20天的醞釀,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4月17日以5比0的投票結果,贊成禁止聯邦基金向「被認定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公司」購買產品與服務。該禁令仍需FCC第二次投票表決,但很大概率還是會通過。
由Cotton牽頭的兩党參議員小組,另外致函美國農業部,要求該部在「農村公用事業服務」(Rural Utilities Service)計劃實施過程中,禁止購買華為和中興的設備,以改善偏遠農村的電信基礎設施。
一個也許令人震驚的事實是,即使到2017年,仍有大約1900萬美國人仍然無法使用寬頻網路。FCC定義的寬頻網路,是指提供25Mbps的下載速度和3Mbps的上傳速度的網路。
縱貫美國國土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人丁稀少,山路崎嶇,岩石質地堅硬,鋪設光纜成本高昂。此外還有機械化耕種的大片農田,合共數百個地區實質上還是「互聯網沙漠」。
包含「農村公用事業服務」在內的85億美元通用服務基金,正是為了改善低收入群體、農村地區、教育落後地區和高成本地區的電信服務質量。而多年援助非洲兄弟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允許自由競爭的前提下,華為和中興正是擔此重任的最佳選擇。
然而,隨著Cotton等參眾兩院議員的聯手阻撓,如果運營商使用了兩家中國製造商的電子產品,它們將拿不到FCC的補貼。
Tom Cotton 是誰
Tom Cotton是阿肯色州的共和党參議員,在議會中銀行、經濟政策、情報等委員會任職。作為一位美國「民意代表",Cotton的個人簡歷 [4] 根正苗紅,毫無瑕疵。
Cotton在家鄉耶爾郡(Yell County)的養牛場長大。他畢業於哈佛法學院,進過上訴法院又做過私人律師。9/11事件後,愛國心爆棚的Cotton棄法從戎,參軍報國。
Cotton在美國陸軍服役近5年。他去過伊拉克,被編入第101空降師,也去過阿富汗,負責戰後重建工作。在這兩次出國服役之間,他在昵稱「老門衛」的美國第3步兵團中,駐守阿靈頓國家公墓。他還獲得過銅星勳章、作戰步兵徽章和遊騎兵臂章。
離開軍隊後,Cotton曾在麥肯錫公司任職,又在眾議院坐滿一屆之後,來到了參議院。家鄉作為保守州的淳樸民風,加上長期的軍營經歷,造就了Cotton無與倫比的」愛國情懷「,他可以說是原教旨的共和黨人了。
作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員,Cotton渲染中國/俄羅斯威脅論一直不遺餘力。對於禁止華為、中興、卡巴斯基這幾家有代表性和有國際競爭力的中俄科技巨頭在美國活動,Cotton是其中一位最激進的推動者。
Tom Cotton 說了什麼
關於華為等中國電信企業,Cotton曾在福克斯新聞網撰雄文一篇,描述了他完整的政綱:《俄羅斯和中國等敵對勢力威脅美國的通信網路——我們受夠了》[5] 。
航通社(ID:lifeissohappy)試摘錄幾段:
」隱藏在網路設備中的「後門」是潛伏的危險。外國敵對勢力可能會利用這些後門,窺探美國人,或通過注入病毒或發動拒絕服務攻擊(DDoS)來攻擊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這些後門可以設計成路由器,交換機,以及幾乎任何其他類型的電信設備,它們一起組成我們的網路。「
」這凸顯了我們網路供應鏈的重要性——也就是電信設備製造,銷售,分銷和安裝的過程。無論這種威脅表現為侵入我們國家的通信網路,還是應外國政府的要求,進行工業或政治間諜活動,網路供應鏈的完整性問題已令美國政府官員擔憂多年。「
」總而言之,我們致力於保護國家安全,而我們的提議是實現國家安全目標的慎重一步。「Cotton選擇發布在福克斯新聞網也是很耐人尋味,該媒體是保守主義(右派)陣營的媒體代表,整個製作班底幾乎全都是保守派人士。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多,已經接連批評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假新聞「,但對福克斯則始終」網開一面」。《紐約時報》甚至曾說,特朗普每天花大量時間在收看福克斯的節目上,喜歡晨間節目《福克斯和朋友們》。
有這麼一位金貴的總統做忠實觀眾,在福克斯新聞台和網站上刊登的內容,沒人說得准哪一天就能轉化為總統的一條推文,進而對整個世界產生波瀾。
消費者和客戶現身說法:華為並不危險
與美國在政策層面對華為和中興的抵制同步的,是進入2018年以來,華為進軍美國的計劃接連受阻。
美國四大電信運營商中的AT&T和Verizon相繼拒絕銷售華為手機,美國最大的電子零售連鎖店百思買(BestBuy)也傳出將停售華為手機的消息。華為不得不裁撤了原本用於遊說美國政府的相關辦事處,並準備完全退出美國消費市場。
2018年1月的CES展台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Mate 10 PRO發布尾聲突然關掉了提詞器,有點激動的開始「怒懟」美國國會,控訴其破壞了運營商的合約機交易。
「大家都知道,美國90%以上的智能手機都是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的。運營商最後放棄和我們合作,不僅是我們的損失,也是運營商的損失,但消費者的損失更大,因為消費者得不到更好的選擇。」
「華為當初在中國市場也面臨很多質疑,6年前華為在消費者市場還是一片空白。但是最終,我們贏得了中國國內、新興市場、以至包括歐洲和日本的全球運營商的信任。我們目前在全世界服務7000萬人,我們證明了自己的品質,也證明了我們的隱私和安全保護措施。」
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表示 [6] ,正是這樣一段即興演講成了余承東當天最鼓舞人心、最有說服力的言辭,堪稱本屆CES上的最佳演講。
美國消費者確實對華為這一「更好的選擇」翹首以盼。在全球智能手機產量排行中,華為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華為P20 Pro和小米MIX 2S等國產手機在專業攝影器材測評機構DxO評分均創下新紀錄,而P20 Pro更超越了該網站滿分100分。P20 Pro又被TIPA(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評為「最佳拍照智能手機」。
有美國情報部門此前指華為手機可能會有安全風險,呼籲民眾不要使用。可是,手機網站Phone Arena在華為推出旗艦手機P20 Pro後做的讀者調查 [7] 顯示,50.69%受訪者不顧所謂隱私風險,依然願意購買這部手機。
Phone Arena的網上民調有近3000人參與,這些人中另有16.15%表示考慮到隱私問題會猶豫,11.13%稱不購買不是因為隱私問題,22.03%說沒考慮過。
至於華為電信設備業務的大客戶,也對華為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深表信賴。
貝爾加拿大(Bell Canada)電信公司無線網路副總裁Bruce Rodin對路透社說 [8] ,公司僱傭一家第三方網路安全公司,對華為產品進行了廣泛的測試。該公司使用華為設備已經10年了,從未見過惡意代碼或後門。他說,美國對華為的審查「只是商業利益作祟,只是要保護本國的產業而已」。
德國電信一位發言人表示,同華為在多個層面上開展合作,硬體按照德國電信的規格製造,並由公司自己的安全部門檢查,沒有發現任何有安全風險的證據。
今年2月,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對中國進行貿易訪問時,也對華為拓展英國市場的計劃表示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稱,華為此前已和英國電信(BT)、貝爾加拿大、法國電信(Orange)、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和沃達豐(Vodafone)等眾多電信運營商簽署了25份諒解備忘錄,試運行5G設備。
結論
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在查找多篇關於華為遭美調查的新聞時,都發現了阿肯色州參議員 Tom Cotton 的尊姓大名。
在看到了 Cotton 的個人歷史,以及他一貫持有的言論之後,相信對美國政壇總體對中國和中國企業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
Cotton 絕非孤軍奮戰,他代表了美國保守勢力的想法,而這種保守的,逆全球化的,甚至可說是民族主義的思潮,正因為特朗普總統的上任,與共和黨人在國會參眾兩院都佔據多數席位同時發生,正發生新一輪的高漲。
看到特朗普和美國對華政策的逐步收緊,那些在2016年為「反建制精英逆襲」而隔海叫好的中國川粉不知會作何感想。
而美國一國傾向衝突和對抗,本來已經夠糟糕了;在我們中國這邊,也是不遑多讓。各種引戰的言論在網上飛來飛去,似乎真的就「皇國存亡,在此一役」了。
至少,中興被卡脖子之後所引發的「反思」,已經從中國要補齊產業鏈,發展到一有條件就拒絕任何美國產品,理由是美國人也會「危害國家安全」,也會「加後門」。
甚至,我還是看到了老家人的朋友圈裡出現了「美國抵制華為中興,我們就抵制蘋果」的說法。
Tom Cotton 的所作所為,就像一面鏡子,照到了我們自己心中那一塊思想偏激的地方。
——如果說,我們的華為中興跟人家做生意,並沒有要裝後門威脅別國國家安全的意思,我們憑什麼要猜想美國正常做生意的公司會對我們這樣做?
——如果說,別國技術比我們高,我們不一定能看出人家做了什麼手腳。那麼美國也不敢買中國的東西,豈不恰好說明了中國的技術並不比美國差多少,至少他們不能全看明白嗎?
——最重要的,如果兩家人互相做生意,豈有你不信任別人,卻要求別人信任你的道理呢?
這麼一直鬥爭下去,絕對不會有任何贏家的。
就像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在《中興被掐脖子引發大恐慌,中國晶元產業真是「永世不得翻身」?》中提到的,「整個行業需要藉此反思,知恥後勇,在科技創新這種攻堅戰上認真起來,做好落後別人20年的準備。」
但是,這種攻堅戰,這種補齊晶元短板,我們為的應該是不受制於人,為的是能平等參與市場競爭,而決不能為的是今後有機會「不買蘋果」。
要想構建新型大國關係,要想繼續參與全球化分工,讓中國和世界一同發展,必須從絕對的鬥爭思維中跳出,繼續致力於擴大開放和對外貿易,而不是就此閉關鎖國。
希望 Tom Cotton 這位反面教材,能讓更多人體會到這一點。
[1]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32991630044158
[2]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4-25/fbi-is-said-to-probe-huawei-for-possible-sanctions-violations
[3]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4-26/1211763.html
[4] https://www.cotton.senate.gov/?p=about
[5] http://www.foxnews.com/opinion/2018/04/16/hostile-powers-like-russia-and-china-threaten-us-communications-networks-enough.html
[6] https://www.theverge.com/2018/1/9/16871538/huawei-ces-2018-event-ceo-richard-yu-keynote-speech
[7] https://www.phonearena.com/news/Poll-results-politics-be-damned-we-want-that-Huawei-P20-Pro_id104393
[8] https://ca.reuters.com/article/idCAKCN1G70MV-OCATC
推薦閱讀
中興被掐脖子引發大恐慌,中國晶元產業真是「永世不得翻身」?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商業轉載和引用請在公眾號對話框輸入關鍵字【轉載】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