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泡沫3

新經濟最熱情的擁護者就是在《連線》雜誌之後紛紛湧現出來的科技與商務雜誌。路易斯.羅塞托沒能成為一名媒體巨頭,但是他確實引領了新的潮流。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全國各地的書報欄都已經被各個角度報道新經濟的雜誌壓彎了腰。

1995年11月,兩位《哈佛商務評論》的編輯艾倫.韋伯與威廉.泰勒成立了《快公司》,這是一家生活方式雜誌,將自己包裝成了MBA圈子裡的《滾石》。他們還說服《大西洋月刊》以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所有者莫蒂默.扎克曼來支持他們。這份出版物非常露骨地彰顯了彼得.德魯克與湯姆.彼得斯這樣的管理學達人們所擁護的「支持商業但是幹掉大公司」的意識形態。這家刊物主張「新一代商業人士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與工作本身的意義。因此公司正在從根本方面上發生變化。商業已經成為了改造世界的最強大力量。」《快公司》徹底顛覆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在這份雜誌看來工人遠不是被壓迫剝削的對象,而是通過他們在生產過程當中的角色得到了表現個性的機會。在第一份周年紀念刊當中,《快公司》發表了一篇題為「約翰.道爾的創業手冊」的文章,將這位凱鵬華盈的風投人員稱作「互聯網的化身」並且著重描寫了若干讓他如此成功的性格特質:「毫不留情的動力與競爭意識,承擔高額風險的意願,為了贏得成功不惜突破標準流程的膽識」,以及「超過常人的精力」。顯然道爾是《快公司》最青睞的那一類執行官。「如今是創業的最好時期,」他這樣告訴雜誌記者。「美國尊重、支持並且鼓勵創業。並不是說創業很容易,而是說美國夢的組成部分就是創業,創造新的工作,實現財務獨立。」

1998年春天與初夏又有兩家專門致力於報道在線世界的新雜誌問世。4月份,第一期《行業標準》與讀者見面。這份雜誌總部位於舊金山,將自己描述成為「互聯網經濟的每周新聞雜誌」。《個人電腦世界》與《蘋果世界》的所有者國際數據集團是這家雜誌的背後靠山。32歲的約翰.貝特洛曾經是羅塞特在《連線》雜誌的代理人,他擔任了這家雜誌社的社長兼發行人。貝特洛表示《行業標準》的預期讀者是「高階群體,他們會在晚上醒來,想一想網路怎樣影響了自己的業務。」他向廣告商承諾雜誌發行量肯定能夠達到6萬份。

《行業標準》一開始是一份雙周刊,原本打算在1999年改成周刊。巴特勒僱傭了一名很有能力與經驗的喬納森.韋伯,此人是《洛杉磯時代》的資深科技專欄主編。紐約互聯網創業家邁克爾.伍爾夫此時已經改行搞起了新聞。他與報社簽訂合同成為了一名專欄作家。另一位簽約專欄作家是卡爾.斯塔德曼,他曾經創建了頗受歡迎的早期網站Suck。《鄉村之聲》的媒體批評家詹姆斯.力德巴特成為了這份新雜誌的紐約辦事處的主任。在韋伯的穩健領導之下。《行業標準》很快就將自己打造成了關於人物、交易與科技發展報導的全方位可靠信息來源。這些報道內容支撐著互聯網經濟的運轉。雜誌創刊的第一篇封面故事叫做「域名遊戲」,形容了投資者們如何在萬維網上囤積地址,然後再將其以高價賣給各大公司。

另一份雜誌《商業2.0》是一份高端月刊,在當年7月份創刊。這份雜誌的路線與《行業標準》非常不同。這家雜誌的東家是Imagine Media,旗下擁有《個人電腦玩家》與其他好幾份科技雜誌。《商業2.0》將自己標榜為新經濟的先知。不過更準確的說法其實應該是新經濟的僕役。雜誌建立了一個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傑夫.貝佐斯,CNET創始人哈爾西.米納,還有雅虎高管傑夫·馬利特。《商業2.0》的主編是《連線》磨練出來的老兵詹姆斯.達利。「新經濟——去中心化、反等級的經濟——是多年以來最大的機會,也是接下來十年年最重要的商業故事,」達利這樣宣稱。「其它雜誌都涉及了這一點,但沒有哪家雜誌受到這一點的鼓舞。」《商業2.0》的社論對於新經濟也十分恭敬。創刊號上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新經濟當中最吸引人的25顆頭腦」。

新的互聯網雜誌輕而易舉地就吸引到了商業贊助人。《行業標準》第一期上的廣告客戶包括IBM、安盛諮詢、凱鵬華盈以及硅圖。網景與IBM都在《商業2.0》的創刊號上購買了廣告版面,其他廣告客戶還包括寶馬與絕對牌伏特加。這也是互聯網的名聲正在轉變的另一個徵兆。在早先時候,互聯網被視為計算機宅男與其他怪人的偏僻保留地,現在的互聯網則被推廣成為了性感時尚的富裕青年人的終點站——一家在線地中海俱樂部。

與互聯網相關的廣告同樣也給主打科技題材的許多現有雜誌帶來了好處,例如總部都位於舊金山的《正面》與《紅鯡魚》。1998年初《正面》擁有15萬用戶。這份滿載廣告的雜誌篇幅一般總會超過200頁。《紅鯡魚》——這個名字是指代IPO招股說明書的俗語——有時候還會更厚。

這麼多雜誌都關注同一個題材是投機繁榮達到頂峰的典型標誌。例如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英國鐵路狂熱時期,鐵路出版物種類同樣大幅擴充,包括十四份周刊和兩份日報,一份是晨報,另外一份是晚報。報紙題目包括《鐵路世界》、《鐵路快報》、《鐵路檢查員報》、《鐵路環球報》、《鐵路旗幟報》、《鐵路商場報》、《鐵路引擎報》、《鐵路電信報》、《鐵路註冊報》、《鐵路主管報》還有《鐵路評論報》。1847年鐵路行業遭受財政崩潰之後,絕大多數報紙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推薦閱讀:

談數據時,我談些什麼
當下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現實謬誤及其所暗示的可能的解決方法
文化是什麼
又是一個戊戌年,咱說好不要變法行嗎?

TAG:社會科學 | 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