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與幫」科普|一人一書一主義(二)

讀書時,總是那個沒看過,這個沒聽過,又不知從何下手。

本次城與邦作者們自選八個議題,推薦書目,希望能帶給你靈感與幫助。


*欲獲得最佳閱讀體驗的讀者,建議閱讀wechat公眾號的版本:

「城與幫」科普|一人一書一主義(二)?

mp.weixin.qq.com圖標


城與邦將不定期推出「城與幫」欄目

由小組成員共同參與或答疑解惑或探討某一主題

歡迎留言提供話題

本期「城與幫」延續上期的議題推介(連結請見文末)

由八位作者就各自的閱讀經歷,推薦某一「議題」的讀物

期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分享對不同議題的心得與好書

民主

  • Dunn, J. (2005). Setting the People Free: the Story of Democracy. Atlantic Books.

推薦人周一川:

  鄧恩(John Dunn)說,有一個詞,它從「蒙昧與遠古走來」。它之於現代世界,從來沒有我們想像地那樣「自然」。相反,它是在「抖落身上的一串狼藉的聲名」後,「臉朝後」被「拖」了進來。這本小書,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布景」前,訴說了一點關於「民主」的古今之變。

殖民主義

  • Pitts, J. P. (2018). Bounda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nd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推薦人匡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治理論家開始反思歐洲政治思想中「帝國"事實與普世理想之間的張力。而Jennifer Pitts這本新作正是在這種視角下梳理了18-19世紀英法兩國思想家對萬國法和國際法的理論構建。與同類作品不同的是,本書著力於分析"International"這一概念是如何在不同的 「問題空間」中被界定的。正如David Scott在Conscripts of Modernity中所做的那樣,本書也嘗試重述和分析彼時思想家們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中的歷史敘事。通過這種方法,Pitts在這本書里清晰地揭示了萬國法理論構建中universal 和particular, inclusion 和 exclusion的張力,也展示了這種理論構建是如何把被殖民者置於帝國的邏輯框架之中的。

歷史與政治

  • 諾貝特?埃利亞斯,《文明的進程》。
  • 塞謬爾. E. 芬納,2014,《統治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Finer, S. E. The History of Government)

  • 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

推薦人吳攀:

「現代國家和工業資本主義的到來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問題、經濟問題或生活質量指標、政治發展和思想進步等問題,它們跌跌撞撞地到來是西方社會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等因素相互衝突的結果」(引自:趙鼎新評《統治史》)

「人在政治社會中的存在是歷史的存在,一種政治理論如果企望洞察原則的話,就必須同時是一種歷史理論。」(引自:沃格林,《新政治科學》導言)

權威

  • Raz, J. (1986). The Morality of Free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olff, R. P. (1998). In Defense of Anarchism: with a New Prefa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推薦人玉宣:

  如何界定權威的討論有很多,存在著許多研究途徑(如系譜學式的概念分析、社會學),但當理論回歸到現實時,法律哲學家與無政府主義者之間的攻防也許是最值得我們參詳的標的。

  權威問題,或可理解為我們有什麼好的理由服從政治權威的指導(在一般情況下,最大的政治權威即「國家」),在那些素樸的一階理由背後,有什麼好的二階理由值得我們放棄一部分的個人自主性、並能證成政治權威的合法性呢?種種思路下,Raz對政治哲學諸議題的探討(如理由、自由、價值、完善),仍對我們理解該議題的基本面向與疑難有很好的幫助。而Wolff的這本小書,儘管時日已久(或有更多優秀作品),但其對道德自主性與政治權威間邏輯一致性的要求,仍有助於提醒我們不要淹沒在各類子議題於技術上的繁瑣快樂,要關注那最根本的問題邏輯。

自由主義

  • 昆廷?斯金納,2011,《霍布斯與共和主義自由》,管可穠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推薦人宇飛:

  斯金納和波考克、鄧恩等學者一樣,均為政治思想史領域「劍橋學派」的核心人物,而《霍布斯與共和主義自由》(Hobbes and Republican Liberty, 2008)即為斯金納運用劍橋學派思想史研究方法展開分析的重要作品。霍布斯以《利維坦》一書聞名,但縱觀霍布斯的寫作歷程,他曾先後在《法的原理》、《論公民》及《利維坦》等三部作品中論述他的政治理論,而這三部作品中對「自由」的界定均有微妙而關鍵性的不同。在斯金納看來,霍布斯對「自由」概念的論述有著複雜的形成與變化過程,而屢次變化的主要意圖均在於,他希望能回應與其觀點相敵對的、主張自由等於非依附性的共和主義自由觀。在《法的原理》中,霍布斯並沒有對自然自由做出明確的定義,但他將這一概念描述為「使用我們自己的自然力量和能力」的自由。在《論公民》中,霍布斯對自由的論述變得更為明確,將其定義為「運動之無障礙」。而在其集大成的作品《利維坦》中,自由則被重新定義為了「運動之無外部障礙」。通過細緻的語境刻畫和文本分析,斯金納勾勒出了共和主義自由觀和自由主義自由觀之間的差異,並從思想史的意義上對「自由主義」問題的討論提供了有益的補充。

  除此之外,斯金納還在《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Liberty before Liberalism)等作品中對「自由」問題有詳細討論。在閱讀《霍布斯與共和主義自由》一書時,也可對照這些著作一起閱讀。

儒家德行論

  • 王汎森,2015,《權力的毛細管作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推薦人羅蘭:

  從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從晚明到清代儒家主流思想的變化,即從「形而上」的理學轉變到強調「禮」、強調讀經、強調個人日常行為規範的儒學。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哲學史」,更是「思想史」,還是部「生活史」。把「思想」和「生活」結合起來,其實就是研究思想上的轉變如何影響到歷史上人物的具體生活。比方說,作者研究並介紹了晚明到清代的「省過團體」、「讀書會」、「圖書審查」等等這樣一些活生生的社會生活行為,讓我們看到了學術思想的轉變是能在具體歷史人物的生活中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說,思想的變化不是飄在空中的,而是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當中,深入到了生活的「毛細血管」里,這也是圖書名字的來源。

  同時所謂「權力」的毛細管作用,也是通過研究清代「文字獄」,看到對政治權力對思想的影響深入程度,也是深入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深入「毛細管」的。

憲政主義

  • Loughlin, M., & Walker, N. (2007). The Paradox of Constitutionalism: Constituent Power and Constitutional Fo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推薦人譚銳捷:

  「這本論文集的編者認為,現代憲政主義的中心有一種(作為主權者或者制憲權的)人民與憲法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憲法被人民所創造;另一方面,被創造後它馬上對人民產生限制。這種矛盾即是這本論文集討論的主題。」(引自:D. J. Galligan,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ume 28, Issue 2, 1 July 2008, Pages 343–367")

共和(政治思想史)

  • 馬基雅維利,2011,《君主論、李維史論》,潘漢典、薛軍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馬基雅維利,2017,《君主論:拿破崙批註版》,劉訓練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推薦人尹樂:

  心理學家總結說,人們的驚恐源自在陌生的事物中發現熟悉的東西,另一方面人們又傾向於下意識地忽視令人不安的事物。馬基雅維利正是這樣一位讓讀者驚恐的著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被部分忽視的思想巨人。其曠世之作《君主論》令眾多讀者感到精神不安,而另一本被施特勞斯稱之為「另一個意圖」的《李維史論》慘遭被束之高閣的命運。通過認真閱讀馬基雅維利的著作,我們可能會拋棄原有抽象的君主/共和二元對峙認定,發現一個更為明晰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君主&共和主義」主張:一個state的創製及糾偏仰賴「新君主」,而一個nation的長久存續需要公民共和。

歡迎各位讀者

分享你對不同議題的看法或推薦

或留言提供「城與幫」話題

本期策劃、編輯:黃麒瑄

往期相關文章:

「城與幫」科普|一人一書一主義

政治哲學工作者都討論什麼議題?:一份來自台灣的調查報告

歌單|你看書寫論文時聽什麼歌?

片單|影像中的政治記憶——苦戀100+1

歡迎加入「城與邦」

推薦閱讀:

王智出席的活動有哪些?
李宇春出席了哪些活動呢?
怎麼看待《cf》活動送這麼多東西?
夢幻西遊墓影迷城·劍陵魔影是什麼活動?
完美收官!短片節保駕護航的終審平台vivue獲贊

TAG:活動 | 書籍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