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要有點奮鬥的目標:聊聊北京車展的那些豪華品牌車型

這兩年,國產汽車品牌越來越重視內外觀設計、性價比、質感及品質。使得國產品牌一路高歌猛進,直接把韓系、法系車打得找不著北,美系車也岌岌可危。這說明很多消費者購車的消費區間在10-25萬元左右,也側面表明這些消費者的下一個購車目標很可能就是30萬+的豪華品牌入門車了。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這些努力努力就觸手可及的車型當成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即使是兩倍、三倍甚至十倍於自己愛車車價的車型也未嘗不可,畢竟「人如果沒有理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這兩天正值北京車展期間,得空抽出了點時間趕在媒體日人稍微少點的時候進去轉了轉,所以也正好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聊一聊北京車展上的一些豪華品牌車型。


寶馬

寶馬X2

這輛車就順帶提一下。其實本不想提,但畢竟是新發布的一款車型,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寶馬X2在現場真的感受不出有什麼特點,感覺僅僅就是豐富產品線火急火燎做出來的產物,而且從周圍的人數情況來看並沒有什麼人對這輛車有興趣。外觀有點類似賓士GLA的風格,我是覺得顏值比寶馬X1 Li差遠了;內飾同樣沒什麼新意。

寶馬X3

在2018款寶馬X3出來之前,寶馬X3都是以進口的形式進入國內的。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奧迪Q5和賓士GLC(老款GLK)都在很多年前就早已進行了國產,這就使得本就沒什麼賣點的寶馬X3在競爭開始前就處在了劣勢。

在我看來,老款寶馬X3的唯一噱頭就是<進口>;寶馬粉賴以吹噓的操控?不存在的,你跟一輛SUV談操控就跟和一輛法拉利談空間一樣可笑。寶馬X3在最後的幾年只能通過大幅的優惠來獲取一些銷量,反觀奧迪Q5呢?上市7年後,即使是在生命末期,銷量一樣讓寶馬X3高不可攀。知乎上不是專門有一個問題對這種現象進行討論的嗎?

奧迪 Q5 自 2011 年國產上市至今已近七年,為何仍然可以月銷量過萬??

www.zhihu.com圖標

現在寶馬終於開竅了,決定趁著寶馬X3大改款之際進行國產化來提高它的性價比,爭取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萬萬沒想到!!競爭對手之一的奧迪Q5在同一時間居然發布了加長版本的Q5L。整整比人慢了一步、後知後覺的寶馬只能跟沒有加長的GLC玩了,不過又談何容易?賓士GLC自上市之日起銷量就高居不下,到現在還有些地方在加價,炙手可熱程度可見一斑。

順便提一嘴,老款Q5及現款GLC銷量都在一萬台左右徘徊。

新寶馬X3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都沒有讓我眼前一亮(哦對寶馬沒有內飾設計師),外觀不仔細看跟X1 Li都分不清。但我在體驗的過程中依舊看到不少意向車主過來體驗進行對比,說明國產後確實吸引了一部分用戶。

說說我的體驗感受吧。前排中控和儀錶沒什麼新意,寶馬老套路,儀錶換成了現在流行的液晶儀錶。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座椅,尤其是後排,硬不說,靠背基本毫無人體工程學可言,完全感受不出這是一輛40萬+SUV該有的品質;前排座椅略微好一些。我相信購買這輛車用戶的訴求肯定包括偶爾的自駕,但我覺得新寶馬X3的後排不足矣維持超過兩小時行程的乘坐,持續坐超過兩小時十有八九會腰酸背痛腿抽筋,甚至可能還沒有這麼久。這樣的後排舒適度只適合放放寵物或者兒童座椅。

動力方面國產X3搭載了2.0T發動機,分高低功率。低功率184馬力,高功率252馬力。附國產後的價格,起步價與競爭對手持平。

另外北京車展上還發布了寶馬的iX3,應該會在2020年上市銷售吧。

寶馬8系概念車

時隔X年,寶馬8系終於又復產了,新款寶馬8系的復產是為了應對賓士S級coupe,奧迪暫時在這個價位沒有雙門車型與之競爭。第一代的寶馬8系生產年份在1989-1999年,當年高高在上的售價導致第一代寶馬8系在國內僅有屈指可數的幾輛。那時候能買寶馬8系的主兒現在應該換上保時捷918或者布加迪了吧。

因為不能坐進去體驗,我就簡單說說新款寶馬8系的視覺效果吧。實車看起來衝擊感還是很強烈的,可以說算是一款脫離寶馬家族化設計的一款車,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因為概念車的緣故。與賓士S級Coupe的優雅不同,8系一眼看上去就很戰鬥。尤其是豬鼻子那塊,有一個很明顯的回收姿態;側身及車尾有很多很明顯的肌肉線條;尾燈是繼寶馬6系及寶馬i系列之後又一款與其他量產車型有明顯區別的一款。很多車型在量產後的造型會與概念車天差地別,所以希望8系最終的量產版本能像寶馬i8一樣儘可能的保留概念車的特色。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5319019581440


奧迪

奧迪Q5L

經過近十年的生命周期,奧迪Q5也迎來了大換代。這一次,奧迪又一次證明了自己對中國人的了解,首次在同級別SUV中對Q5進行了加長。其實各大車廠在嘗到轎車加長的甜頭之後,也陸續把加長運用到了SUV身上。比如大眾途觀L、大眾探歌、寶馬X1 Li等等,除去還未發售的探歌外,其餘加長SUV車型在加長後的銷量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

這輛車在外觀方面沒有給我太大的驚喜,僅僅是在細節上進行了略微的改動。主要是內飾方面以及軸距的加長。加長過後Q5L比上一代車型軸距增長101mm,整車長度達到4765mm。

奧迪Q5L的內飾秉承了類似A4內飾的設計理念,很遺憾並沒有像A6、A7以及A8一樣大幅使用液晶屏,不過儀錶依舊是液晶的。

上文有提到,我對寶馬X3的座椅舒適度特別不滿意,於是乎特地用心感受了一下Q5L的座椅。不得不說,Q5L的座椅舒適度比X3的座椅舒適度高太多了。後排座椅柔軟,坐下去之後有不小的下沉緩衝空間,靠背也比較舒適。但又有一個新的問題,為什麼我感覺Q5L前排座椅會比後排座椅硬一些???也許是因為奧迪覺得這輛車的後排乘客比前排乘客更重要?

但無論如何,舒適的座椅以及加長後的軸距,奧迪新Q5L比寶馬新X3更適合帶著一家去長途旅行。

奧迪RS4 Avant

奧迪展台最騷也是最吸引我目光的就是這台騷綠的RS4,真的特別喜歡這台車。從顏值上來說, RS4比RS6要清秀很多,個人也更傾向RS4的外觀。

簡單說說它的2.9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台發動機是奧迪與保時捷一起研發的,同樣的發動機也用在了新款的Panamera上。在RS4,這台發動機最大450馬力,600N·m,百公里加速4.1秒。具體這款2.9T發動機的構造可以看我放在下面的視頻。

RS4有幾個讓我略意外的點:

1、它的預售價。要知道普通版A4的起步價是比TT的起步價要低不少的,按照常規的定價規則來說,它們的高性能版本RS4價格也應該比TTRS要低。但實際上,TTRS的售價在84.8萬,而RS4的售價在91萬。

我還以為是排量稅的原因,畢竟TTRS用的是2.5T發動機,而RS4用的是2.9T發動機,在國內相差3%的排量稅。後來我讓德國的朋友幫忙查了下他們那兒的價格,發現TTRS起步價6.7萬歐;RS4起步價8.07萬歐。RS4在德國居然比TTRS價格高了20%,不知道國內到底是RS4價格定低了還是TTRS價格定高了。

2、看見圖中的門把手了嗎?我以為門把手是常規的水平拉開方式,沒想到居然是往上提的…沒想明白往上提為什麼要做成這種造型。既然想做成這種開門方式,還不如把門把手設計成隱藏在車門上的,還能減小點風阻。

給大家看下我在現場拍的RS4 的2.9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構造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7035160104960


賓士

賓士邁巴赫S680

邁巴赫在經過了幾次停產、復產輪迴後,上一款純正邁巴赫57和62s終於在2013年因為高昂、對標賓利和勞斯萊拉的售價停產了。2015年,賓士再次將邁巴赫品牌投入使用,不過這一次,邁巴赫不再是獨立的品牌,而是成了賓士旗下的子品牌。其實我在家鄉見到過一次62s,說實話除了長,比勞斯萊斯低矮很多的車頭並不能提供什麼氣場。

這次北京車展上,賓士搬出了賓士S級邁巴赫版的次頂配S680 Maybach來鎮台(最頂配是S650 Pullman Maybach)。由於馬力的增加,新款命名從S400、S500、S600改為了S450、S560、S680。超過5.45米的車身長度、復古的大餅輪圈、致敬老款邁巴赫的雙色車身,這一系列組合在一起,使得這輛車的強大氣場完全不輸賓利、勞斯萊斯。

這輛車前排不是重點,跟普通版沒有什麼太大區別,主要是後排。更大的空間,處處為了提高後排乘客舒適度的配置等等應有盡有。尤其是腿托,抬起後可以使腿完全水平放直。但是說實話,賓士邁巴赫的座椅並沒有讓我擁有想像中的舒適感,不是說舒適感差,而是可能因為我之前的期待值太高,有了落差。同時也證明最完美的舒適感不僅僅是靠座椅就能改變的,而是需要完美的座椅、底盤、懸架共同來提供的。

放一段歪果仁解剖賓士S級座椅的視頻,看看賓士S級的座椅到底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翻譯出處見水印)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7249795182592

賓士全新G級

今年賓士展台最吸引目光的除了新款CLS和全新A級三廂轎車外,還有一輛男女老少通吃的車型——賓士G級。

新款大G外觀依舊保持了硬朗的風格,最大的改變也就是使用了LED大燈,看起來現代感更強烈些。在G63上,中網也從橫狀變為了類似AMG GTR上的那種多幅豎狀中網。

最主要還是內飾上的改變,使用了賓士最新的家族化設計。尤其是類似賓士S級上中控+儀錶的大屏,大大提升了整體的豪華感和科技感。老款塑料覆蓋件的部分在新款上使用鋁來替代,另外還增加了在行政車上才有的實體表,看時間是次要,最主要是這一系列的改變削弱了老款的廉價感,使整體檔次提升了好幾倍。

我有一位朋友是老款賓士G63 AMG的車主,得知我要去北京車展後特地囑咐我,替他感受一下新款大G座椅的舒適度。能讓車主那麼惦記,說明老款大G的舒適性確實是讓車主頭疼的一大問題。感受下來,新款大G座椅的舒適度要比老款好上一些,包裹性還不錯。

大改款後更精緻上檔次的內飾+更舒服的座椅,使得新款賓士G級從一輛情懷車變成了一輛內外兼修的車型。相信新款大G上市後又是一波加價。

PS:大G類似子彈上膛的關門聲實在是太好聽了…視頻里的聲音有點失真。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7488212004864

賓士A級三廂

我自認為這是一款足矣撼動入門豪華車市場的一款車。其實兩廂還好,因為大部分中國人並不能get到兩廂的點,包括我也是,覺得兩廂車略丑。但賓士的市場部明顯要比寶馬的市場部要精明許多,他們料定新賓士A級的內飾會在同級別引發巨大反響,所以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一款符合中國人審美和國情的三廂車長軸版去與新款內飾相結合。但不得不說,賓士這次確實做對了。

賓士A級轎車版算是在豪華緊湊車型中首次加長。相對於A級短軸版,長軸版軸距增加了60mm,達到了2789mm;並且賓士還貼心的將後排坐墊長度增加了20mm。我現場體驗了一下A級轎車長軸版的後排,比同級別競爭對手大了很多。

雖然我覺得這輛車並沒有CLA好看,但沖著這碾壓競爭對手的內飾,在與CLA中間我必然會去選A級三廂。至於奧迪A3和寶馬1系三廂?不存在的,雖然並不能完全吃掉它們的市場份額,但大大瓜分還是有可能的。

另外,這款車會搭載四缸全鋁發動機,你們可以不用擔心可能會出現類似寶馬1系三廂三缸機的情況了。

但是!這裡必然得有個但是!賓士為了讓E級S級的車主們心裡不膈應,特地把內飾設計的廉價了一些。你可以看到賓士A級里的那兩塊大屏就像是後期單獨粘上去的一樣,其實把「粘上去」設計成「嵌進去」並不需要太大功夫,但賓士並沒有這麼做。

當然了,值得表揚的是,大屏在賓士A級上全系標配,可以不用擔心低配內飾慘不忍睹啦。

另外剛剛的對比僅僅是在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之間,並沒有提到非豪華品牌的車型,在這裡順帶提一下大眾。近兩年大眾集團旗下的品牌都開始大規模使用液晶屏,例如奧迪的A6、A8;保時捷的Panamera、Cayenne;再比如大眾的途銳、甚至是捷達。這樣的內飾用在價格高昂的豪華品牌車型上並不能讓人激動,但用在平民車型上這就不一樣了,畢竟科技感在之前是與這些廉價車型不沾邊的。

而作為大眾最美車型的CC經過上一次的毀容之後,這次大改款終於又變得讓人眼前一亮。不像A級那種粘上去的設計,CC的雙屏內飾顯得非常自然,整體的科技感與豪華感真的不輸A級。類似的售價區間、類似的消費群體,說不定會使得這兩個品牌並不在一個等級的車型發生些意想不到的競爭。


捷豹

捷豹F-Type

在這次車展上我另一個關注的車型就是捷豹F-Type的2.0T版本,畢竟F-Type是我大學時期心目中的女神。據傳由於排量的降低,使得捷豹F-Type的起步價從79.8萬降到了59.8萬。

雖然捷豹F-Type在外觀內飾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2.0T這個價格可以說是大大擾亂了同級別小跑們的競爭。要知道保時捷的718算上選配,起碼在70多萬;而捷豹F-Type直接把門檻下探到了59.8萬,算上以後的優惠,50萬拿下捷豹F-Type不是夢。

而這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降價完的捷豹F-Type可能會把手伸向低一等級的寶馬Z4以及賓士SLC之類的市場,可以說是上下通吃。

如果捷豹能把旗下車型的品控進一步提升的話,我相信捷豹F-Type遍大街也不是不可能。至於我嘛,因為當女神從遙不可及變得更多人唾手可得的時候,我便放棄了對她的仰慕。


總結

其實北京車展上還有很多車型值得關注,在這裡我只是把豪華品牌的一些值得關注車型進行了簡單的梳理。還有很多層出不窮的新能源品牌和型號沒有提到,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親自去北京車展看看。

文章最後給大家放一個彩蛋吧。瑪莎拉蒂GT已經上市十多年了,當年的內飾早已跟不上現在的潮流。給大家看看HAMAN改裝的瑪莎拉蒂GT內飾吧(沒錯,就是那個做音響的哈曼卡頓)。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208587116449792
推薦閱讀:

TAG:汽車 | 2018北京車展 | 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