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教育科技:為什麼我心疼被狠狠表揚的孩子?(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大頭教育科技:專註讓孩子在愛與陪伴中健康成長

天,我帶著兒子在小區里玩,遇到了一個3、4歲很可愛的小女孩。

旁邊一個小男孩想要去拉她的手,被小女孩甩開了。接著小女孩抬頭問身邊的奶奶:「他為什麼要拉的我手?」

女孩奶奶回答說:「他想和你做朋友啊。」

小女孩接著說:「是因為我長的漂亮嗎?」

女孩奶奶一愣,接著說:「對啊,我們家寶貝最漂亮了。」

聽了奶奶的話,小女孩有些嫌棄地看了一眼剛剛的小男孩,撇了撇嘴說:「我才不要跟他玩,他都不漂亮」,然後轉身就跑開了。

奶奶尷尬極了,不停地打著圓場,見小孫女跑遠了,又趕忙過去追。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在一個興趣班的試聽課上遇到的一個小男孩。

在興趣班的等候區,放著一些拼圖,小男孩的媽媽給他拿了一張9塊的拼圖,小男孩很快就拼好了。

媽媽見狀,連忙誇獎:「我大兒子太聰明了,真棒。」

接著媽媽又拿了一張12塊的拼圖給小男孩,男孩拿在手裡擺弄了幾下,沒有拼好,就丟在了一旁,跑到別處去玩了。任媽媽在身後怎麼喊,他都不肯再玩拼圖。

誇孩子漂亮、聰明,是我們常常會做的事。

可是時間久了,總有些時候,讓我們隱隱覺得哪裡不對。

常被誇漂亮、帥氣的孩子,開始以外貌作為選擇朋友的標準,把自己被喜愛,僅歸因於自己的美貌。

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可能輕易放棄,也不願意去挑戰新的難題。

為什麼過度表揚孩子反而會更糟?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經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反覆研究一個課題: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團隊在紐約20多所學校進行實驗,測試分4輪,要求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拚圖遊戲。

第1輪,題目設置非常簡單,孩子們完成拼圖任務後,研究人員會將其分成兩組:告訴其中一組孩子:「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而告訴另外一組孩子:「你剛才非常努力,表現得很出色。」

第2輪,題目難度不一,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多選擇了跟上一輪一樣較為簡單的題目;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大多選擇了難度大於第一輪的題目。

第3輪,他們刻意給孩子們製造了些困難,設置了一些較難的題目。被誇聰明的孩子全程一直很緊張,表現得很沮喪;而那些被誇努力的孩子則一直保持著努力的狀態,去思考各種解決難題的方法。

第4輪,設置題目難度與第一輪相同,結果卻令人詫異——

那些被誇努力的孩子,獲得的分數高於第一輪30%;而那些被誇聰明的孩子,成績卻低於第一輪20%。

德韋克解釋道:

「表揚孩子努力,會給孩子一種可控感,孩子會認為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更容易去接受挫折和戰勝挫折。」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往往意識不到努力的重要性,於是常常為了保持自己的聰明,而不敢冒險,一旦面對未知的風險,往往會束手無策,抗挫折能力差。」

德韋克由此開創性地提出了「成長型心態」理論,認為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能力就像肌肉是可以培養的。

每個人都可以具備能力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沒有人生來就是天才。

而與之相對的「固定型心態」則認為,人的能力與生俱來,這些人為了避免出差錯,會害怕嘗試、不願意改變。

表揚孩子聰明還是努力,會賦予孩子兩種不同的心態和思維方式,從而影響孩子對未來的認知和選擇。

該如何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呢?

真正的表揚,是有針對性地鼓勵孩子,給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誇獎孩子後天的努力,而非先天的優勢

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國內一位學者去歐洲訪學,有一次去一位教授家做客。

這位學者看到教授5歲的漂亮女兒,忍不住誇讚道:「你女兒長得真漂亮」,卻被教授果斷叫停,並要求其向小姑娘道歉。

教授解釋道:「女兒長得漂亮,不是她的功勞,而是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與她自己基本沒有關係。但是孩子小,分辨不出這種區別,會誤以為是自己的能力。」

相對於漂亮,你可以誇獎我的女兒笑得很好看,或者懂禮貌。

讚賞孩子的時候,多誇獎孩子後天習得的優點,讓孩子獲得努力之後得來的成就感。

誇獎細節,而非泛泛而談

上周帶女兒去上早教課,一位媽媽看著兒子自己爬到滑梯上,然後自己滑下來,全程都在不停地喊「兒子,你真棒」「兒子,你太棒了」「兒子,你真厲害」

那個小男孩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為媽媽的任何驚呼所動。

早教老師跟這位媽媽說:「您的表揚可以再具體一些,比如可以說:寶貝,你可以自己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爬到上面了,媽媽真為你驕傲。」

孩子出生那天起,不斷地帶給我們驚喜,會笑了,會抬頭了,會翻身了,會叫媽媽了,會走路了,會幫媽媽做家務了……不要總是給孩子一些泛泛的表揚「你真棒」「你真可愛」「你太聰明了」。

在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試著跟他說「寶貝,你做到了,太好了,慢慢走,再遠一點,媽媽太開心了。」

在孩子搭建好一個積木房子的時候,試著跟他說:「寶貝,你很有想像力,搭建的房子很有創意。」

表揚要發自內心,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8歲男孩伊夏是一個有讀寫障礙但又具有極高的繪畫天賦的孩子。

因為成績不好,伊夏被父母認為不努力學習,而送到陌生的寄宿學校,一度對生活喪失了興趣,自暴自棄。

後來他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美術老師。老師看到了他的繪畫天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認可他,並鼓勵他重拾畫筆。

他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明家和畫家達芬奇、印度搖滾巨星阿比夏巴屈臣的故事:他們都患有讀寫障礙,卻又都有著獨特的天賦。他說:

「改變世界進程的人,因為能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想法特別,因而不是每個人都了解他們,他們看起來和世界對立,可一旦成功就令世人驚艷。

後來,伊夏在美術老師的認可和鼓勵下,重拾畫筆,在學校舉辦的美術比賽中一畫成名,成為「明星學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快樂。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寫道:「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發展,孩子就沒有歸屬感。鼓勵孩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重點在於給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真正的表揚孩子,會給孩子滿滿的自信和挑戰未知的勇氣,會讓孩子找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有效的稱讚,才不浪費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契機。

深圳大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榮獲《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IP獨家授權,《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誕生27年以來,深深影響了幾代中國家庭,堪稱國民IP,2017年,大頭教育拿下「大頭兒子」5年的授權,專註教育電子系列產品的研發、製造和市場營銷,我們的產品有:電話手錶、電動牙刷、故事機、視頻故事機、早教機器人、視頻機器人、早教平板、學生手機、電子積木、點讀筆、繪本陪讀機等全系列益智教育電子產品。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得出類拔萃?這篇文章告訴你
如何沖調嬰幼兒奶粉?
人可以卑劣到什麼地步?生孩子來賣!
爸爸帶娃一定就是災難嗎?
孩子上學後,我就變成了戲精

TAG:親子教育 | 幼兒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