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煜全前哨大會14000字完整演講:人與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經歷


內容來源:2018年前哨大會上,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資深市場營銷和戰略諮詢專家;得到APP 《全球創新260講》主理人王煜全所做演講。全程4小時,完整筆記還原。

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授權發布。

圖片設計 | 泉十七 責編 | 嘉琪

筆記達人 | 小貓妮 英雄 瀟妮湘 kay

第 2146 篇深度好文:14000 字 | 21 分鐘閱讀

全網獨家·完整筆記·科技互聯網

本文新鮮度:+ 口感:刺身醬油

一、序:視角比科學事實更加重要

1.從「世界=烏龜塔」到轉換視角

剛剛過世的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是這樣開頭的:

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據說是伯特蘭羅素)做過一次天文學講座,描述了地球是如何圍著太陽轉,太陽又是如何圍著我們稱為星系的巨大恆星群的中心轉的。

演講結束後,坐在後排的一位小個老太太站起來說:「你這都是胡扯。世界是馱在大烏龜背上的一塊平板。」

這位科學家很有教養地笑著問老太太:「那這隻烏龜是站在什麼上面的呢?」

「你很聰明,年輕人,」,老太太說,「不過,很顯然,這是一隻馱著一隻,一隻只馱下去的烏龜塔啊!」

今天看起來,會覺得老太太的說法很可笑,不值一駁。不過不要忘了,這個說法以及類似的說法在人類歷史上佔主流的時間要比我們現在知道並且深信不疑的宇宙觀佔主流的時間長多了。

人類大多數時間都是在不具備完全信息、甚至數據非常稀缺的時候,建立起對自己、對社會、乃至對世界的認知系統的

但是,實際上,認知系統才應該是指導我們行動的真正指南,科學事實不是。

這就說明,不同的視角會引出不同的行動,進而帶來不同的結論。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的改變,不僅僅是對事實的認知的加深,還包括視角的不斷變化,老的視角被拋棄,新的視角被接受,一步步帶來這個世界的革命。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看世界的視角比科學事實更加重要。

2.範式轉移,拓展認知疆界

著名的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將視角變化的意義做了詳細的解釋:科學革命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完成了視角的轉換。

托馬斯·庫恩把這種視角的轉換稱為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所謂範式,就是認知的模式。轉移,就是改變。

範式轉移,就是認知模式的改變。

從地球是平的,到地球是圓的,這個認知模式的轉變,就是一種範式轉移。

為什麼範式重要?因為它是看待研究對象的方式和視角,它決定了:

我們如何看待對象、把對象看成什麼;

在對象中看到什麼、忽視什麼;

自己和對象的關係是什麼;

……

一旦一個範式已經形成,就會束縛我們對事物的想像力。例如,你今天就不會再把世界想像成烏龜塔了;範式轉移就是衝出原有的束縛和限制,為人們的思想和行動開創新的可能性。

但範式轉移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範式出現的時候,往往像一株幼苗,還不能立刻被認出是否會長成參天大樹,而持有老範式的人會堅決抵制新範式。

案例:範式轉移的威力

數字唱片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聽黑膠唱片的老玩家對數字唱片很不屑,認為數字唱片的精度不如模擬唱片。

但隨著數字唱片的計算方式對曲線的擬合越來越好,直至完全擬合,數字唱片的精度已經遠遠把傳統唱片甩在了後面,這就是範式轉移的威力。

互聯網帶來的範式轉移:

我們知道有「互聯網移民」和「互聯網原住民」兩個群體,他們最大的區別其實是看待互聯網的視角。

互聯網移民是長大後才接觸互聯網的人,他即使接受了互聯網,他思維世界依然是二分法,以線上和線下來劃分,他們會覺得線上意味著騙子多,不可信。

互聯網原住民是從小就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他們的世界裡沒有這種區分,他們會說,對於騙子這個概念,不論線上、線下,都有不少,關鍵是你要學會識別騙子,這樣就可以做到在線上線下都是安全的。如果不會識別的話,哪兒都不安全。

這就是範式轉移的特點,他會帶動新的思維模式,讓你擴展你的認知疆界。

大家好,歡迎來到2018年前哨大會,我是王煜全。

我現在有雙重身份,一個身份是投資人,範圍從互聯網投資到科技投資,從國內投資到全球投資;另一個身份是佈道者,因為看到了科技化和國際化對中國的重要性,所以我一直致力於跟蹤和分析全球的科技現狀和趨勢,將它們帶回來和大家分享。

我今天的目標就是幫助大家實現兩個範式轉移,一個是有關科技創新的,一個是有關世界觀的。

我認為這兩個範式轉移對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甚至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範式的突破會給我們帶來嶄新的世界,也會推動中國繼續向前進步。

一、探索10大黑科技前,

你要知道的事

「人與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經歷。」

投資圈有個經典笑話:

投資有兩個流派,一個是投賽道,就是投資於那些風口上的領域;另一個是投人,不管領域如何,投最好的創業者就對了。

大家知道這兩個流派的投資人,哪個的業績最好嗎?答案是:命好的那個。(笑)

不論你是看準了創業者還是行業,你在中國投中了BAT,在外國投中了谷歌、Facebook,業績就一定好。因為在命運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挺渺小的。

我一直覺得,自己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主要原因是運氣。而且這個運氣還來源於自己當年不夠優秀。

我上大學的時候成績很不好,畢業找不到工作,只好下海創業;而出國留學、然後進國外大公司工作是那一代人人生贏家的標準軌跡,所以我的優秀的同學們都出國了。

畢業多年後,我偶遇一個當年成績很好、但在大公司磨了很多年、已經銳氣全無的同學,他和我抱怨說,在大公司也快混不下去了,他說:「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就找你來一起創業吧。」

我實在不好意思告訴他,混了這麼多年,不光能力,他連眼界都退化了——他把創業和失業搞混了。

其實這樣的故事不光在中國大陸上演過,當年台灣剛開放的時候也是,學習不好的同學歡送學習好的同學出國留學,後來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台灣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創業做了老闆,生意越做越大,又歡迎學習好的同學學成歸來,來為自己打工。

所以,人和人之間真正的區別其實不是智商,甚至不是情商,而是經歷。

經歷會塑造一個人,塑造他看問題的方法,而這些方法會最終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感謝我們自己的獨特經歷,尤其是伴隨著中國經濟一起成長的經歷,因為這些經歷教會我們的,遠比商學院的MBA教材要精彩得多。

現在,中國合資企業已經遍地開花、司空見慣了。但是不要忘了,沒有前人的積極探索和努力提升,幫我們打開眼界,就沒有我們今天的認知高度。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進入了新的階段,需要和世界經濟體系深度融合,這對與在過去40年已經建立起了認知模式的人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甚至是更嚴峻的挑戰——不拋棄老的範式,不能成功地實現範式轉移,那麼,曾經的成功經驗可能會變成我們未來失敗的原因。

很多在過去發揮了巨大價值的經驗,像招商引資、進口替代、產學研聯動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升級了。

1.機器要有人類智商,人類也需要掌握機器智商

我今天要分享的第一個範式轉移是有關科技的。

我們都知道,科技創新對社會的價值已經越來越大,甚至很多社會的大趨勢都是由科技塑造的。

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說過: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初看都與魔法無異。

當我們最早看到某些先進科技的時候,真的會以為那是魔術,覺得它是不可實現的。設想一下,假如你是個古代人,看到現代人拿著一個小盒子舉在耳朵邊上,看似自言自語,其實是在和千里之外的另一個人對話,你會怎麼想?

所以科技產品確實有像魔術一樣的魅力,但是作為科技投資人,我們要做的事情並不只是看到酷炫的科技就去投資,因為科技產業有它自己的規律,科技要領先,也要能夠推動社會進步,這就需要科技能落地,能產品化。

即,我們那句口號:「一切不談產業化時點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

而所謂的社會趨勢,其實就是科技作用於社會,推動了社會變化的顯現。

了解了科技產業化的規律,就能更好地掌握科技趨勢;反之,掌握了科技趨勢,也可以更好地推動科技的產業化,推動科技造福社會。

下面,從今年的十大科技趨勢開始,我與大家一同探索科技產業背後的規律,以及規律背後的範式轉移。

2.展示10大黑科技前的鋪墊:

我們都知道有一位美女機器人已經得到了沙特的公民身份,她能理解人類的情緒,並且與人類情感互動。她就是Hanson Robotics公司CEO、著名的機器人專家David Hanson的孩子,Sophia。

拋開毀滅人類的笑談,人工智慧要想和人更好地交流,就需要加強感情互動,現在iPhone上的Siri,我就覺得較不近人情,因為沒有情緒,是一個冷冰冰的聲音跟我互動。我們都知道人和人之間互動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我們的互動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情緒。

人和人之間之所以能夠感受到相互的感情溝通和交流,是因為我們大腦有一組神經元叫做鏡像神經元,它的作用就是當對方臉上出現或者快樂或者悲傷或者焦慮的各種表情時候,你的臉上下意識的就會呈現出同樣的表情跟他來呼應。

Sophia最大的價值就是她已經能夠實現與我們情緒上的互動,在漂亮的外表下面,依靠金屬的骨架和40多個馬達來驅動的「肌肉」,所以Sophia表情豐富。除此之外,她還有很強的共情能力。

這背後的技術叫情緒鏡像,用攝像頭來捕捉你的面部表情,再通過演算法來理解你的情緒,然後在自己的臉上做出同樣的表情。

那為什麼要讓機器能夠有人的情感呢?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幾年前,一個朋友在矽谷,傍晚,他走在一條馬路邊的人行道上,突然有一輛車從他身邊飛馳而過。嚇了他一跳,定睛一看是輛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惹得他在微信朋友圈裡抱怨。

我看了,跟他回復說,這輛無人駕駛汽車智力水平很高,因為它有激光雷達以及各種輔助設備,所以它能夠判斷出它撞不到你;但它對人類的理解能力不夠,不知道它雖然撞不到你,但是會嚇到你。

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真正好的機器不光不會毀滅人類,而且能理解人,跟人類形成更完美的配合。我們稱這種能力為「機器的人類智商」。

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不斷擴大自己控制力的過程。首先是從追求體力到追求腦力、到追求智力的演變。然後我們發現如果能協調更多高智商的人,會比自己智商高價值更大。

中國有個歷史典故,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是劉邦善於管理將領,他的價值就比韓信更大。這個能力被叫做情商。

我們今天都認同,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現在又有了新變化,我們發現其實有一類人的情商並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但他做的事情的價值比情商高的人還大很多倍。比如說喬布斯、比爾·蓋茨,那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懂得駕馭機器。

你情商再高,能管理的人也還是有限的,西方的鄧巴數定律告訴大家,一個人能夠維繫的關係超不過150人。

但是你如果懂得駕馭機器,你能夠管理的機器就是無窮無盡的,這也是互聯網的一個秘密:擴張的邊際成本極低,業務覆蓋越大越好。

筆記君註: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鄧巴數字」,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該定律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推斷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所以,機器要有人類智商,人類也需要掌握機器智商。你要知道機器的思維方式,學會駕馭它。

人類在機器智商上和機器在人類智商上的飛躍,造就了未來十大趨勢里最大的一個。(這個趨勢是什麼?我們稍後揭曉。)

二、未來的10大科技趨勢

趨勢1:機器人來了

我們上一節講過,在未來,人類要掌握機器智商,機器要掌握人類智商,這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

因為,我們周圍很快會遍布機器人,不僅會有像Sophia這樣的情感互動機器人,還有大量能和我們進行語言互動、行為互動的機器人,當然還有更多的默默為我們服務的我們看不到的機器人。

(1)情緒是人工智慧最高級的境界:要想讓人工智慧和人更好地交流,就需要加強感情互動。例如Sophia不僅表情豐富,她還有很強的共情能力,背後的技術是情緒鏡像。

(2)機器人對人來說意義重大:除了情緒;未來機器人在行動力上的進步也會非常快。

Sophia的父親只有一個,但是Sophia有很多個(當然,他們共用一個公民身份),機器人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無限複製。

所以,未來,機器人將滲透到各行各業;用不怕災難的機器人去完成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是會被實現的。

(3)要投入新的武器,才能打贏新戰爭。

孫正義對未來很有前瞻性,他早早就布局了機器入。

在蘋果剛剛推出iPhone的時候,孫正義立刻飛到美國,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和蘋果達成獨家合作(我們都知道蘋果和運營商談判的時候條件非常苛刻)。

正是因為這個合作,軟銀日本從很小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商成功轉型成為通訊運營商,而且算上國際業務,現在成了日本第一大運營商。

孫正義當年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非要做獨家代理呢?他有句名言:iPhone就是明治維維新時期的火槍。

大家都知道,熱兵器的出現對冷兵器是一種碾壓式的打擊。還執著於冷兵器的人,包括日本的武士、中國的八旗兵,最後都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而反過來,能夠積極擁抱新武器的這些人,往往就能夠取得戰場上的優勢。

商場如戰場,先進科技本身不是企業家的競爭對手,而是企業家手裡的新式武器。因為在買武器上討價還價,耽誤了軍隊的戰鬥力,等到你的競爭對手率先引入了先進武器,你可是要吃敗仗的。

現在公認行動能力上的最好的機器人是波士頓動力公司。這家公司現在被孫正義的軟銀機器人公司收購了,這個收購充分體現了孫正義的前瞻性。

當然,中國機器人也正在崛起,我們有小i機器人、小喬機器人、京東物流機器人,不比國外差。

而且,在行業應用機器人領域,中國的機會更大。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周其仁老師有個觀點,叫創新上下行,就是不光要關心先進科技做出來以後會有什麼應用,還要關心本領域有哪些需求可以被先進科技滿足。

中國人在前沿科技突破上尚需積累,但我們可以從應用需求上下功夫,做最會用科技的人。

所以,機器人的趨勢已經來了,不管你是否注意到,機器人的數量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爆炸性的增長。

當然,對待趨勢,我們永遠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擁抱改變,另一種是抗拒改變。

但是,大家要理解,潮流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你可以去拒絕它,但是不等於它不會來,等你拒絕完了,它還是會來的。或者說你會擁抱它,推動它,讓它來得更快,你就成為趨勢的一部分,一定也會更加成功。

在我看來,我希望即使是專家,在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也要研究之後再做評論,當趨勢來的時候,最好都不要做它的阻擋者。

趨勢2:生物技術的革命

現在有一個時髦的說法,機器人被稱作硅基生命,因為機器人越來越像人,好像變得有生命了;對應地,人類被叫做碳基生命,因為我們對人類自身的機制越來越了解,快到可以像修理機器人一樣對我們自身的問題進行修理了。

基於我們身上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原來越多,硅基生命與碳基生命正在發生融合。

(1)自我選擇正在替代自然選擇: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腫瘤疫苗等等,使得人類正在被改造。我們的治療工具、治療手段,已經讓我們自然的缺陷能夠被治癒了。

以前我們的認知是,脊神經受損是不可恢復的,所以全身癱瘓也將是終身的。去年10月,我們在美國拜訪了很多先進的科技公司和科學家,了解到,一位教授針對50例全身癱瘓病人做了幹細胞治療,結果有23位病人奇蹟般地恢復了行走能力。

2)器官移植正在成為可能:哈佛大學的中國的留學生楊璐菌的e-Geniuses公司,用技術把豬器官中會造成人類排異反應的基因去除,使得豬身上培養出來的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的時候不會產生排異反應。

現在,小豬已經成功降生,而且順利養大了,應該很快就會進入移植階段。一旦移植成功,以後的器官移植也就不再是問題。

(3)智能穿戴解決隱患:AliveCor公司發明了一款手錶,一旦你心臟不舒服,把手搭在金屬按鍵上,就可以來測量你的心電的情況,這樣你的數據就可以被記錄、被分析,可以實時監測你的情況。

這些先進的科技的出現,使得人類正在被自己改造。而且我們的治療工具、治療手段,不光使得我們的缺陷可以被治癒,還可以幫我們強化自己想要的那些特徵,現在甚至已經有了能使人變得更聰明的葯了。

據說,因為學術研究壓力巨大,美國的科研工作者們有30%多都吃這種聰明葯。(筆記君表示,這個葯,我也想要!)

為了準備前哨大會,我也買了一瓶,結果回來得比較匆忙,忘了帶。看來今年的前哨大會不能靠聰明葯了,不過大家至少有理由期待明年的前哨大會會更好!

不過先別急著高興,我們對人類整體的了解程度大大增加,但對每個個體依然缺乏了解。

例如,每個人的體溫的基數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體溫天生偏低,有的體溫天生偏高,個體差異可以很大。

如果用超過37°算髮燒的標準判斷一位天生體溫平均在34°的人在37°的時候的身體狀態,那就很糟糕了,因為那相當於普通人的39度。

趨勢3:大航天時代

現在我們正站在一個大時代的開端,完全可以媲美當年的大航海時代,會有更多嶄新的發現,甚至也會有移民和殖民地。

這裡面最傑出的人物就是Elon Musk,他在極力推動移居火星,所以創建了SpaceX,專門做火箭來推動這個計劃的實現。

我們都熟知蒸汽機和瓦特的故事,但是他並不是蒸汽機的發明人,而是蒸汽機的改進者,他的改進使得蒸汽機可以在工業上被大規模運用,所以按我們今天的話說:瓦特是個CTO,而不是科學家。

這也是我們要想跟大家揭示的一個核心理念:大量的先進技術原理的突破來自於高校,來自於教授,但是真正要服務於社會、讓社會受益,卻需要大量的能夠平衡科技和產業市場需求、能夠一步一步提升產品效率,從而使得科技能夠產品化、能夠真正為社會所用的企業家。

理論的突破固然重要,但沒有企業家們的持續改進,再先進的科技也只會被束之高閣。

埃隆馬斯克有一個「第一性原理」,但我認為把「第一性原理」稱為目標分解更好,因為「第一性原理」追求的是根本性的突破,ElonMusk做的並非根本突破,而是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把大目標拆解為幾個小目標,用現有技術提升每個小目標的完成水平。

假設你把一個大目標分解為四個部分,每一個部分的效率如果都提升50%,最後你將獲得1.5的4次方,也就是5倍多的提升。

現在我們已經送了這麼多顆衛星去太空,有什麼好處?

Planet Labs在2017年底宣布:他們已經做到了每天對地面的任何地方都至少能拍一張照片,300顆衛星在不停的對地面拍照,能夠做到每天都能無死角的監測地面的任何地方。

吳聲老師說過:科技應用即場景。衛星的能力已經在爆髮式的增長中了,下面就看我們能否通過對需求場景的研究,找到更多的應用機會了。

大航天時代的精彩遠遠不止於此。

趨勢4:大公司的人工智慧布局

我們知道,這一輪人工智慧的核心叫做深度學習。

我們今天都知道需要演算法、算力和海量數據訓練,這三者都具備的時候,人工智慧的優勢才得以彰顯。

來自中國最大的程序員社區CSDN的創始人和CEO蔣濤,蔣濤提出了一個三倍速理論:如果程序員討論某一話題的博客每年以三倍速增長,基本上這個話題就會進入爆炸性的階段,也就是說整個社會就會接納它了。

從數據看人工智慧就符合這個理論,現在的人工智慧正在爆發。需要格外指出來的是,人工智慧裡面有很多子項都符合蔣濤的三倍速增長理論,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來自tensorflow,這是谷歌的人工智慧開發工具,谷歌的野心是在人工智慧爆炸性增長的時候再造一個像手機安卓操作系統的平台,讓沒有IT開發能力的人都可以用上人工智慧,但是只能在谷歌的平台上用。平台的核心就是用戶只需要簡單調用我的能力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去做深度的開發。

雖然人工智慧現在非常的「熱」,實際趨勢很明顯,大公司都在做一種完全通用的平台,谷歌、Facebook、包括國內的騰訊、阿里都在做;另一種是偏業務和能力支撐的平台,比如搜狗做的智能翻譯的平台,所以直接介入人工智慧業務,要有足夠大的體量和實力,才能夠做。

小公司要做人工智慧,做平台實力不夠,只做人工智慧業務的話,今天還會有市場,但過個兩三年就難了。

人工智慧未來幾年會很繁榮,但不代表有很好的創業機會。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颱風來了,豬都會飛。講趨勢的時候,我們告訴大家:即使是風口,也是有人適合。如果你貿然進入一個自己不適合的領域,那下場是不言而喻的。

趨勢5:人工智慧的行業機會

人工智慧的平台機會已經被各大公司壟斷了,如果你還是想做人工智慧最基礎的部分,那就等於同時向世界最大的IT公司宣戰。很多的已經是風口的東西,其實機會已經過了。如果你等一個事情已經成了趨勢、潮流,你再加入已經晚了。

我們說人工智慧平台型的機會消失了,但是人工智慧行業的機會剛剛開始,因為人工智慧平台的目標就是使得任何一個不懂人工智慧的人都能夠使用人工智慧。

這個目標還沒有完全實現的時候,你能夠主動的迎上前去克服一點點技術困難,去使用這些人工智慧技術,你就擁有了比你的業內的競爭對手更強大的武器。

要把人工智慧看成武器,而不是看成競爭對手,我們認為現在人工智慧相關的應用的市場是巨大的。

人工智慧是一個威力巨大的先進武器,各個行業要能儘快引入人工智慧,都有很大的重新洗牌的機會。做大數據分析的明略數據,插上了人工智慧的翅膀之後,甚至和公安部門深入合作,把公安幹警的知識融入人工智慧演算法,建立了犯罪人員及團伙的識別、挖掘和預測模型,實現了人工智慧輔助破案。

因為人工智慧的平台的發展,而造成了人工智慧的各個行業機會出現井噴,如果你善於發現機會的話,迅速在本行業裡面成為第一個引入人工智慧的人,很有可能你的行業里你就成了整合者,你就成了下一個霸主。

趨勢6:5G的發展

在今年的CES展上,高通公司已經明確宣布,2019年開始,5G需要的所有技術將都會準備齊全。

對此,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在做什麼事情呢?

大公司的策略就是搭平台,而且盡量吸引應用在自己的平台上紮根,這樣將來不管哪個應用做大了,大公司都能分一杯羹。小公司做創新、做全新的應用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從高校拿出先進科技來做產品化。

未來除了人工智慧以外,另一個巨大的應用機會就是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

把現實的東西虛擬化的設備在未來有巨大的需求,也許將來你的手機有這套能夠做面部識別的系統,可以把你眼前的任何物體虛擬化,掃描成三維的模型放到虛擬世界裡。

這背後的技術叫什麼?它的學名叫激光點投影,激光點投影並不是投影。投影是把一個完整的影像投到外部世界裡;激光點投影是把一堆離散的激光點向外投射出去,再用另一個紅外攝像機收集這些點反射的數據並進行分析,從而構建三維的外部世界模型。

所以,如果對科技前沿充分了解,能相對清晰地分析出未來的發展,那麼要想從中受益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

趨勢7:自動駕駛和電動車

再下一個趨勢是自動駕駛和電動車。

中國有蔚來、小鵬、威馬等一大批電動車公司正在崛起。

中國是自動駕駛最大的市場之一,在自動駕駛和電動車領域,比國外更熱,創新的機會更大,這裡有個典型的公司——拜騰。

拜騰汽車的創始人是兩個德國人,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肯定是因為只有中國才能給他們機會,中國有強大的製造業和資本的支持,並且中國已經成了支持科技創新最好的土壤,尤其支持汽車產業的創新。

我認為其核心原因有2個:

①中國對製造支持的能力更強大:國外大家不太會相信一個小企業能從頭建一個車廠,在中國已經有多個新造車企業,從零建起來車廠了。

②中國的科技支持的氛圍會更好:這兩個德國人都足夠專業,我們又能夠對製造的能力進行評估,所以我們很容易評估出來這個企業到底可不可行,它在中國設廠到底能不能成功。

趨勢8:中國科技新勢力

在國際科技前沿的中國新勢力正在崛起,一方面,國外的科技企業進中國來創業,另一方面,中國的科技企業正在迅速地國際化。

1.小米與Oculus的強強聯合:2018年CES展上, Oculus, Facebook和小米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從今以後,Facebook的頭盔,將都是小米設計研發和生產的,也就是說小米不光提供了自己的量產能力,而且提供了自己的研發合作。

2.從英特爾Inside到DJInside:過去是Intel Inside,各個電腦企業都要把和英特爾合作展示出來,而現在變成了DJI inside,如果你有了大疆的支持,你就是無人機領域裡面更高級的無人機,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轉變。

3.TCL搶佔先機,量子點技術提前布局:TCL在量子點上的搶先布局,是第一個,包括美國的電視機企業在內,和ROKU形成戰略合作,把ROKU引入到電視機深度捆綁的這樣的一個企業,所以TCL在美國已經慢慢地成為了主流品牌。

越來越多的先進的中國企業在國際上脫穎而出,學習、掌握和適應了全球的這種生態式合作的打法,核心原因還要歸功於中國為他們提供了深厚的產業基礎的支持。

有關中國人的全球化布局,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當中,已經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但是在我們加深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創新需要進一步不斷總結自己的特色和規律,在規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們要理解:未來的創新,是一種生態合作型的創新,即積木式創新。

第一,要有能力,就是你這塊積木要有價值、有特色;

第二,要能無縫對接,你要有信用,能標準化地合作;

第三,要有願景,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如何分解目標,以通過合作來實現;

第四,要有視野,知道最好的合作者在哪裡,尤其是那些前沿的科技和科技公司;

第五,要有系統思維,能從整體系統的角度搭建共贏的合作體系;

第六,要有格局,有能夠推動生態系統構建的能力,有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雄心。

比如我們講科技創新是很有門檻的,因為一個科技產品的研發是非常複雜的,需要協調多方力量,面對這種複雜的協調的情況,企業的計劃命令式的操作會更有效。

但當整體生態效率提升到超過企業內部效率的時候,會成為以小公司為主來完成所有的複雜操作,未來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將由小公司協同來完成。

小公司協同就需要大量布局,大企業併購小公司,實際上是看中它的人才儲備。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未來經濟背後的核心是資源的爭奪和布局,而未來最重要的資源其實就是智力資源,所以我們中國企業要學會對智力資源進行布局。

前哨科技特訓營里的一位學員,企業家范衛平發現一個規律,很多西方國家的城市都很乾凈,但是到了唐人街就相對髒亂差一點,因為這些人沒有把海外當成自己的家。

這就是我們講的第二個要轉變的範式:關於世界觀。

1.要重新看待我們和世界的關係,不僅僅要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而要四海為家,要有全球化的胸懷;不能只把中國人當成自己人,要把全世界的人才都當成我們能夠協調合作的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全球化布局。

2.要重新理解我們的製造業優勢,如果加上三個定語,就是「大規模、複雜性、開放式」的製造,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唯一。

3.中國人在製造上的優勢非常具有科技含量,但是我們中國不太會包裝講故事,所以我們現在也在致力於中外的對接,我們希望更多的有產業鏈能力和製造能力的中國企業,我們一起合作,幫中國企業評估它擅長製造就緒指數的哪幾個階段,如何能夠更好地海外對接。

4.科技全球化,資本模式需要創新。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也需要新的投資模式。現在的資本運作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天使投資、PE、風險投資等各個階段之間是脫節的,現在要打破這種分階段的狀況,有所突破,資本層面的突破,我認為可以體現在以下2個地方:

①要能夠解決量產問題,這樣能夠幫助它更快、更顱暢地灘到資金,突破它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技術產品化。之後的量產問題。

②是讓科技創新幫助企業更快更早地實現資本運作,包括提升融資能力,和加快資本的流動。

我們期待資本市場的更多積極行動,進一步降低先進科技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做得更加系統化,從資本到資源,為創新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新的產業發展模式,需要新的投資模式。我們致力於打造面向積木式創新的嶄新的投資模式,主要有4個方面:

1.科技創新出現了井噴,意味著要對科技創新從產業角度實現提前布局。

2.投資者應該成為企業合作的促成者,企業成長需要的外部資源的提供者和介紹者。

3.要幫蓬勃發展的硬科技創新解決瓶頸問題。

4.要幫企業儘快上市,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

趨勢9:中美經濟分歧

科技影響社會,反過來說,社會的一些變化也在影響科技的發展。

中美經濟分歧的來源是美國,要了解這個分歧,首先要了解美國的想法。中國講和諧社會,大家互相之間的認同感比較高,但美國講個人主義,往往是各人有各人的觀點,各派有各派的代言人。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在抵制中國,對中國有意見的,主要是美國的工薪階層。

(1)主動交流:錢都讓中國人賺走了嗎?

為什麼會出現抵制現象?

美國的工薪階層大都認為是中國人搶了自己的工作,認為中國的出口賺走了自己的錢。實際上在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進程中,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人賺的是辛苦錢,中國的出口主要是為跨國企業做代加工。

中國現在就是,承認還有很多問題,但第一,我們是從多麼差的起點走到今天的,要看到我們的進步,同時不要低估我們的未來,第二,更重要的,我們都從內心相信未來會更好,而且願意付出努力。

(2)主動融入:衝突加劇我們更需要主動擁抱對手

現在很多中國人到美國都容易不受歡迎,比如買了個房子就在在院子里種菜、晾衣服,覺得反正這是我家,我想幹什麼幹什麼,引得鄰居很反感。其實就像范衛平講的「這還是沒拿那裡當自己的家,不然怎麼會不知道入鄉隨俗呢」。

(3)主動行動:加入全球化布局

中國要把製造優勢做成真正的全球優勢,未來地緣優勢會減弱,產業優勢會加強。

深入了解問題、坦誠直面問題和認真解決問題,才是中國科技企業最好的應對之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國際化能力也會得到更好的鍛煉。

(4)識別創新中的偽趨勢

(5)不是趨勢的「趨勢」ICO

火的東西未必是趨勢。區塊鏈之所以讓大家覺得最有誘惑力的,不是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去開發什麼更強大的應用,而是ICO,俗稱發幣,企業就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

反過來,如果一個企業非常合格,其實沒有必要用ICO的方式,也可以融到資。即使一個合格的企業覺得ICO是個機會,融到資了,往往對企業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錢來得太容易了。

(6)新零售在摸索

大家認為很熱的新零售,也是多個現有技術的組合,只不過這個組合的應用場景不清晰,引用吳聲老師那句話「場景得先想清楚,到底未來大家會怎麼樣的消費」,摸出來未來大家的消費習慣,才知道這個新零售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

終端的優勢不如數據端的優勢顯著,不管你是櫃、亭還是店,最後還是要看是不是有大數據和物流系統來支持。到最後很有可能還是巨頭的市場,而不是創業者的市場。

(7)人工智慧創業非常危險

人工智慧創業,我們前面講過,楊瀾都在喊,可見趨勢已經過了。反倒是各個行業里利用人工智慧來提升自己能力還是機會,但是這種機會是屬於行業的。

有一些領域是屬於創業公司,但大多數是屬於行業。進入人工智慧這行業里創業,不光要能戰勝人工智慧公司,還要能戰勝這行業里這個有悠久歷史的、比你更懂行業的那些老牌的行業公司,才可能進去創業,要不然這個人工智慧創業的機會其實是已經過時了的。

(8)虛擬現實還沒到來

虛擬現實VR的機會還沒來,我們說5G會來,5G市場用品電商可能再過兩年機會會慢慢到來,眼前看起來還這個不夠完備,因為需要足夠大帶寬才能支持,這個實驗環境都還不具備,所以這個事還要稍微等一等。

並不是有新潮流就可以創業的。很多新潮流能不能創業,還要看創業者是否具備和傳統企業比的競爭優勢領先性。

但還有一些變數是:①計算能力的瓶頸:量子計算;②資源的瓶頸:輕型核能。

但都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些變數都是會讓我們更好的變數,所以千萬不要對未來預期過低!準備好去迎接它吧。

趨勢10:中國人的新國際化

(1)一個由我們行動決定的趨勢

不是所有的風口都適合創業者。我們今天講了一個全球的大趨勢盤點,其中強調兩個範式轉移。同時第十大趨勢也是大家必須要行動和實踐才能真正實現的,那就是中國人的新國際化時代來臨了。

(2)新深圳

中國人的新國際化時代,依照規律去推動社會轉變,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最核心的是我們要落到實踐上。中國人國際化必須以服務對方的心態,是把對方當成賺錢的機會,想賺了錢就走,還是想長期和對方去共同繁榮共同獲利。

一旦要想讓本地經濟要繁榮,要去建立秩序,一旦建立秩序,經濟慢慢就漲起來。現在全世界任意地方的經濟水平都不是自然資源決定的,連以色列那樣不毛之地,只要把智力資源充分地發掘出來,它就可以繁榮。

智力資源的核心是什麼?是機制的建立,讓TA有實踐的機會。我們的一帶一路是要把商業做出去,讓對方能夠繁榮。不是去掠奪和買資源,而是去幫他能夠做起生意來。

中國人現在在全世界的名聲已經很好了,中國人會賺錢全世界都有名。中國人會賺的不是別人不能理解的錢,我們就做小生意。但我們對外宣傳時候沒有把優勢宣傳出去,沒有教別人賺錢。

(3)是孔子學院,還是管子學院?

我們都知道中國在全世界辦了很多孔子學院,但是我認為中國人更應該出去辦管子學院。管子是齊國的管仲,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所以其實咱老祖宗從那時候起就想明白怎麼掙錢了。

三、總結:有關兩個範式

第一個範式轉移:科技創新的變局

(1)不是科學家搞科技、大企業做研發,而是創新的小企業從高校拿來科技,完成研發轉化,把產品推向市場,推動了社會進步。積木式創新的核心是企業家。推動技術商業化是企業家的最大的價值。

(2)企業家才是既了解市場需求又了解先進科技,並且了解科技如何能造福社會的人。

(3)這對我們的企業家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家們要更有未來眼光、全局觀念、更有戰略高度。簡單總結:中國要更重視企業家,企業家要更重視科技未來。

(4)這個時代叫做科技軍備競賽時代,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都要投身於科技軍備競賽,爭取做領跑者,至少不要被落下。再輝煌的企業,一旦落後就會挨打。

第二個範式轉移:關於世界觀

(1)要重新看待我們和世界的關係,就是不僅僅要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而要四海為家,要有全球化的胸懷;不要只把中國人當成自己人,要把全世界的人才都當成我們能夠協調合作的人才。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全球化布局。

(2)要重新理解我們的製造業優勢,如果加上三個定語,就是「大規模、複雜性、開放式」的製造,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唯一。

比如說iPhone就是在中國造的,為什麼要在中國?因為如果在日本、德國,理論上講也能達到這樣的精度,但是不一定能達到這麼大的量。而且不一定有這樣的開放性,有這樣的彈性機制:能夠隨時根據你提出的需求進行修改。

(3)中國人在製造上的優勢非常具有科技含量,但是我們中國不太會包裝講故事,所以我們現在也在致力於中外的對接,我們希望更多的有產業鏈能力和製造能力的中國企業,我們一起合作,幫中國企業評估它擅長製造就緒指數的哪幾個階段,如何能夠更好地海外對接。

(4)科技全球化,資本模式需要創新。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也需要新的投資模式。現在的資本運作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天使投資、PE、風險投資等各個階段之間是脫節的,現在要打破這種分階段的狀況有所突破,資本層面的突破,我認為可以體現在這幾個地方:

第一,要能夠解決量產問題,這樣能夠幫助它更快、更顱暢地灘到資金,突破它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技術產品化。之後的量產問題。

第二,是讓科技創新幫助企業更快更早地實現資本運作,包括提升融資能力,和加快資本的流動。

我們期待資本市場的更多積極行動,進一步降低先進科技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做得更加系統化,從資本到資源,為創新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新的產業發展模式,需要新的投資模式。我們致力於打造面向積木式創新的嶄新的投資模式,主要有4個方面:

1.科技創新出現了井噴,意味著要對科技創新從產業角度實現提前布局。

2.投資者應該成為企業合作的促成者,企業成長需要的外部資源的提供者和介紹者。

3.要幫蓬勃發展的硬科技創新解決瓶頸問題。

4.要幫企業儘快上市,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

結束語:

講到這裡今年的前哨大會就已經接近尾聲了,忍不住會有些小感慨,我們回頭看一下中國的科技企業,37年前還沒有TCL,14年前還沒有京東電商,12年前還沒有大疆,8年前還沒有小米……

當我們都認為這個時代是把握在BAT的手中時,其實仍然有新的企業不斷湧現出來,成為行業巨頭。

所以說科技永遠會帶來新的機會,如果你能夠抓住科技的機會,可能下一屆前哨大會我們要討論的成功企業就是你創造的。

我們明年再見!

筆記俠好文推薦:

谷歌為什麼能讓頂尖人才趨之若鶩?高績效的秘訣何在?

王煜全: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利弊?| 前哨大會豐富版

馬化騰三度法則 | 當心惰性,偉大是熬出來的,能力是累積出來的

weixin.qq.com/r/vERIUH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業界 | 網路安全十大坑,坑坑致命!!!
互聯網科技文里不得不說的高頻術語——桃灼科技
用戶流doubel的失敗增長黑客案例

TAG:互聯網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