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蔚山之戰與豐臣秀吉

萬曆東征之役期間的第一次蔚山戰役,發生於1597年12月,結束於1598年1月,是明軍組織大軍團圍剿加藤清正所在的蔚山(包括島山)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歷時十餘日,以日軍援軍自西生浦出動、明軍撤圍而告終(撤退到慶州)。最近,看到有觀點提出,說蔚山戰役在1598年1月結束以後,在朝的日本諸大名皆因現實原因而冷靜不前、停止追擊明軍,但豐臣秀吉本人仍求豬突猛進、擴大戰線,與在朝的日軍諸大名發生了重大的對立:豐臣政權下文治派與武斷派在侵朝之前有沒有過衝突?他們分裂的直接原因是不是福原長堯上訴事件?

據介紹,這一論點,是源於笠谷和比古的《關原合戰與近世的國制》在網上流傳的中譯文本。但事實上,該中譯文本存在著大量對朝鮮蔚山之戰的誤導性陳述,與事實嚴重不符,細節完全是錯得一塌糊塗。由於本人現在沒有買這本書的原書,所以還不清楚是翻譯者所造成的錯誤,還是該書原文就存在這些問題。一些小細節姑且忽略不談,主要存在的大錯誤是以下幾點

一、該中譯文本 說:

(上略)事實上從蔚山籠城戰之後清正放棄進軍慶州道就可以看出,他是戰線縮小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此外,關於上述文言中還有一點務必要清楚,那就是這封連署狀的性質不單是向秀吉申報的提案,更大程度上是前線武將實施共同決定的一份報告。換句話說,就是未經批准擅自行動後再向秀吉打一聲招呼而已。

修正:起因是在第一次蔚山戰役結束以後,在朝鮮的日本大名由宇喜多秀家起頭,十三個人聯名寫了一封信,提出放棄朝鮮最前線的幾個日據城池,集體撤守後方。而 該中譯文本 認為:這封聯署狀的性質是在朝大名「未經批准擅自行動後再向秀吉打一身招呼」。意思是說,在朝日軍主動放棄這幾座城以後,先斬後奏,報告給了秀吉。但這一種理解完全是錯誤的,這份聯署狀本身的性質是一份提案,先是十三名在朝大名寄給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增田長盛三奉行和前田玄以,再由他們轉交豐臣秀吉,最後由豐臣秀吉本人親自裁決,以決定這一份提案是否通過。原文見於《豐臣秀吉朝鮮侵略關係史料集成·第三卷》第910~912頁。

至於 該中譯文本 認為通過加藤清正放棄進軍慶州「就可以看出,他是戰線縮小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這番言辭更是非常膚淺可笑。加藤清正自己放棄進軍慶州能夠看出什麼門道?加藤清正自己本身在蔚山戰役就已經被明軍打殘了,哪裡還有什麼能力去追擊撤到慶州的明軍?作為當時蔚山城內苦受煎熬的親歷者,大河內秀元的《朝鮮日記》、慶念的《朝鮮日日記》兩個當事人日記都很清楚地寫明了,蔚山籠城的日軍當時不僅斷糧缺水,且陣亡數千人,已經是快完的節奏了,如果不是西生浦的日軍援軍登陸、迫使明軍撤退,最後完全是必死無疑。加藤清正他自己在蔚山戰役結束以後,第一件事情是請毛利秀元幫助修築島山城,因為他害怕明軍再一次襲來(《征韓錄》),到時候就扛不住第二次了。這個時候任何一個正常人,在經歷過蔚山籠城的煎熬後,都會是加藤清正這種反應,而不是去進軍什麼慶州。加藤清正「放棄」進軍慶州,是當時非常正常的反應,根本不能夠據此看出什麼門道。

(蔚山和慶州所處位置↑)

二、該中譯文本 說:

正是因為這種態度,收到日軍從三方面撤退消息的秀吉才十分震怒,「大明·朝鮮一揆同然之もの共罷出、城を攻そこなひ敗軍仕候間、追付候て悉可打果思食候処、其段は逃かし遣、剰蔚山之儀、不得御[言定]、可引払之由、申遣候儀、曲事」(註解9)以極其粗暴的言辭反駁了前線將領。也就是說,秀吉認為未經批准的蔚山等地撤軍的行動是「曲事」。

修正:該中譯文本認為,豐臣秀吉「收到日軍從三方面撤退消息」、「認為未經批准的蔚山等地撤軍的行動是曲事」。這一說辭,仍然是將宇喜多秀家等人的戰線收縮提案,直接作為事實陳述了,完全理解錯誤。宇喜多秀家等人的聯署狀,在前文已經說過,就只是一份提案,必須是等豐臣秀吉親自裁決以後,才能夠通過施行的,並不是一份先斬後奏的「報告」。豐臣秀吉收到在朝日軍大名的這份提案後,他動怒的直接原因是這些在朝日軍的無能,他自己痛斥這些日軍大名的話說得非常明白:合大明、朝鮮二國之眾,尚且不能攻克一座缺糧乏食的孤城,但是你們還是讓他們逃了,還說出要棄守蔚山的喪氣話,為什麼你們這幫人這麼丟臉?秀吉自己動怒的直接原因,是在明軍、朝鮮聯軍攻打蔚山失利、主動撤退的前提之下,日軍大名竟然還自己主動提出從全面收縮戰線的要求,因而對在朝日軍極度失望。他生氣的原因,並不是該中文譯本所說的「秀吉認為未經批准的蔚山等地撤軍的行動是曲事」。

三、該中譯文本 說:

日軍真正斷絕進攻的想法、轉入消極持久戰還是以蔚山籠城戰為契機,是役之後前線諸將的態度急速轉變為戰線縮小論,和秀吉叫囂積極進攻的思路南轅北轍。

修正:該中譯文本 這一句話完全是胡說八道到極點,意思就說在朝日軍大名在蔚山戰役以後冷靜客觀,而豐臣秀吉還是豬突無腦、魯莽冒進,「叫囂積極進攻」。如果是當初翻譯的人自己的理解,還情有可原,但如果是該書作者自己的言論,那對於這場戰爭的理解實在是過於膚淺。一個基本事實是,豐臣秀吉在收到宇喜多秀家等十三位在朝大名的聯署狀後,做了回復,在書信中,豐臣秀吉用極端激烈的語言痛斥了他們的無能(為什麼你們在自己打了勝仗的前提下,還提出要跑路的要求?),但是並沒有一句話提出要求在朝日軍「追擊」、「擴大戰線」,全然沒有這種要求,豐臣秀吉當時自己已經很清楚認識到了現實的情況。而且與中譯文本 完全相反的是,豐臣秀吉雖然否決了最主要的幾個要求,但是同意了撤守慶尚道的梁山城的提案,豐臣秀吉自己作為決策者,是親自批准了在朝日軍的其中一個撤守方案。所以,儘管豐臣秀吉死鴨子嘴硬,但是身體很誠實——你們真當豐臣秀吉是個豬突無腦的傻子?

事實上,在慶長之役的一開始,豐臣秀吉的戰略目標就和文祿之役的狂飆猛進完全不同,他變得非常保守。在日軍渡海之初,豐臣秀吉就要求日軍大名將戰線局限在朝鮮半島南部的忠清道、全羅道(《島津家文書》),不要逾越這一道戰線、去侵犯朝鮮王京(《宣祖昭敬大王實錄》)。1597年8月20日,日軍在全羅道的全州開了一次會,這個時候秀吉的使者趕到全州,向日軍諸大名宣告秀吉的命令,命令他們退據朝鮮沿岸(慶念《朝鮮日日記》)。這是在1597年12月開始的蔚山戰役幾個月之前的事情,豐臣秀吉就命令日軍後撤了。但日軍內部出現了不同聲音,沒有立即執行秀吉的決策,仍然是分左、右兩軍繼續進軍(大河內秀元《朝鮮日記》)。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的意願是分三路進軍,直衝朝鮮京畿道的王京。這一設想實際上已經違背了秀吉的本來意願,秀吉在之後多次派人傳令前線的日軍撤退(《宣祖昭敬大王實錄》)。至1597年9月,日軍右軍毛利秀元、黑田長政與明軍在朝鮮忠清道稷山交戰,明軍一路退到水原,毛利秀元軍一路北上,迫近朝鮮京畿道的安城、竹山一帶,兵鋒直逼朝鮮首都王京,明和朝鮮雙方無力堵截,都極度緊張(《宣祖昭敬大王實錄》),毛利秀元此時萌生「將有經略遼東之志」,右軍別軍加藤清正也進軍朝鮮忠清道的鎮川布陣,迫近王京。但是即便日軍右軍想要重現文祿之役時攻陷朝鮮國都的場景,豐臣秀吉依然是下了死命令,傳令前線的日軍退軍(志道廣行《毛利家記》)。經過豐臣秀吉事前和事後的一再傳令,加藤清正、毛利秀元這些侵略勢頭旺盛的日軍將領,才不得已按照其要求,撤到了瀕臨海濱的慶尚南道。

就實際上而言,豐臣秀吉在慶長之役的時候,他自己已經很清楚意識到不可能和明、朝鮮長期抗衡下去,慶長之役的性質和文祿之役本欲征服朝鮮的設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豐臣秀吉在事實上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持「戰線收縮」論的實際執行者,就是因為他的關係,才遏制住了加藤清正、毛利秀元這些事實上持「戰線擴大」論的強硬派的前進勢頭。豐臣秀吉在慶長之役時是非常清醒的,他意識到了自己的能力局限,根本沒有「叫囂積極進攻」,反而是在他的主導下,日軍在朝鮮一退再退,退到了幾乎無地可退,再退就要退回日本的節奏。

在收到宇喜多秀家等十三位在朝大名提出的棄守朝鮮諸城提案後,豐臣秀吉雖然罵了他們,但是也同意了其中的撤守慶尚道梁山城議案,沒有要求日軍「追擊」、「擴大戰線」,這難道還不足以體現他的思想嗎?在秀吉批准棄守梁山城以後,梁山城的日軍守軍退到了朝鮮加德島上,這已經是朝鮮非常南部的一個島了,在象徵性的駐屯加德島沒多長時間,豐臣秀吉下令乾脆把加德島上的日軍守軍也給撤了。這難道也還不能體現出豐臣秀吉的真實思想嗎?

(梁山和加德島所在位置↑)

而蔚山戰役在1595年1月結束以後過了幾個月後的5月,豐臣秀吉又直接下令侵朝的總大將小早川秀秋、毛利秀元等直接撤回日本了,只在朝鮮留下了一部分的軍隊。可以說在這個時候,豐臣秀吉本人很清楚意識到,氣數已盡,在朝鮮已經折騰不長多長時間了。試問他又如何會「叫囂積極進攻」呢?這不擺明了是在胡說八道嘛。

豐臣秀吉在之前收到宇喜多秀家等十三人的聯署狀後,勃然大怒,非常生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慶長之役在他主導之下,日軍已經一退再退,退到了只有全羅道和慶尚南道的區區幾座城而已,但是在朝日軍大名在蔚山戰役結束後(日軍勝利的前提下),又主動提出把僅有的前線的幾個城全部棄掉,連僅有的一點資產都無法保住,這能讓豐臣秀吉不生氣嗎?豐臣秀吉是痛恨這些在朝日軍大名的無能,恨鐵不成鋼,想不到他們這麼廢,完全不是 中譯文本 所謂的在朝日軍大名都清楚地認知到時勢,只有豐臣秀吉「叫囂積極進攻」。這番話完全是胡說八道。

除了上面這些提到的點以外,《關原合戰與近世的國制》一書在網上流傳的中譯文本仍然存在大量細節上的錯誤。出現這些差錯,現在還不知道是翻譯者造成的,還是原文本身存在的。但是就上文提到的中譯文本相關觀點而言,都是極端錯誤的,與事實並不符合,極具誤導性。


推薦閱讀:

米澤藩史:淺談第四次川中島之戰的意義
「淀殿請求德川家康平定石田叛亂」書信的真相
毛利氏感狀的發給和成立
春日訪古·佐和山城踏青記
改變日本歷史的戰鬥——桶狹間「奇襲」的神話

TAG: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 豐臣秀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