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 慘痛的歷史應當如何記憶?

三十萬這個數字,註定成為中國人永久的記憶,古老的南京城也終將成為民族苦難的見證地。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重拾對歷史的敬畏,這正是公祭的意義所在。

去過一次南京,參天蔽日的法國梧桐,秦淮蕩漾著輕舟畫舫,這樣一座美不勝收的城市,令人很難將其與歷史的苦難聯繫起來。

到紀念館參觀,可惜恰逢閉館。清冷的早晨,圍繞場館一周,廣場上一座座寫實的雕像訴說著無情的苦難。紀念館主體建築那堅硬的稜角,彷彿像穿越了百年,這個苦難的國度倔強挺起的瘦弱脊樑。

中國人從未忘記過歷史的教訓,甚至在一百多年的侵略史中,變得對國際政治十分敏感。大洋彼岸稍有風吹草動,這邊早已旌旗獵獵戰馬嘶嘶了。

中國人的愛國情緒也在苦難的歷史中變得詭異,甚至長期處於失控的狀態。從反日到反菲律賓,再到抵制韓國,到處可見失控的愛國情緒。遺憾的是,這種失控的愛國情緒,最終受害的卻是同胞。砸的是同胞的車,燒的是同胞的店,U型鎖砸破的也是同胞的腦袋。

「寧可中華遍地墳,也要殺光日本人」,這是反日遊行中最常用的標語。看似野蠻的口號,卻最能煽動起盲從的愛國群眾。

這種恐怖的論調,與其說是苦難歷史中培養出的愛國情緒,倒不如說是一種新的歷史罪惡的宣言,其結果就是新的苦難。歷史上罪惡侵略的發端有兩種,一種是開疆拓土另一種就是宣揚報復,從大清國的「八大恨」到日本帝國主義的「基本國策」,釀成的唯一結果就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事實上,中國人愛國情緒中對日本的報復心理,不僅僅是因為慘絕人寰的屠殺,還有中國歷史的傳統在裡面。

中國歷史上,侵略和反侵略從來不是簡單的以眼還眼,而是加倍的報復。西漢時匈奴侵擾中原,霍去病追殺敵軍無數封狼居胥,最終大漢將匈奴趕至貝加爾湖方才收兵。到了明朝,被視為外族入侵的蒙古,也被明朝軍隊追至貝加爾湖南岸,大敗之後分崩離析。

中華民族向來倡導「以德報怨」,這不過是出於帝王將相們統治的需要。在反侵略上,向來是以牙還牙十倍奉還。

因此,日本人從東北一路燒殺南下,如入無人之境,直至在南京犯下滔天的罪惡,日本在中國戰場上雖有阻滯卻未傷及根本。中國一直處於扛揍的狀態,並沒有像老祖宗一樣打一場蕩氣迴腸的反攻。然而戰爭卻在一直投降書下戛然而止,中國雖然贏得了戰爭,但依然十分憋屈。在很大程度上講,對日本的報復性情緒,除了戰爭的罪惡,還有歷史傳統中的不甘。

然而,一個文明的社會,必然不是睚眥必報以眼還眼,不是粗暴的互相報復。銘記歷史的意義,也不在崛起之後伺機尋仇再來一次遠征。而是牢記那些血淚的教訓奮發圖強,抵禦外侮於國門之外,有能力、有信心使強鄰不再有制定「基本國策」的險惡構想。

歷史總是在前行,而後人永遠都是在前人的血淚上起舞的。歷史的苦難,也不應當成為前行的包袱和侵略的借口。紀念逝去的同胞,更大的意義在於撫慰他們在天之靈,感恩於今天的和平。

離開紀念館時,朝陽透過薄薄的雲層鋪滿了館前廣場,如織的遊人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懷念歷史。古老的南京城靜謐安逸,紀念館和隔著一條馬路的街道恍如隔世,一邊是歷史的痕迹,一邊是幸福的生活。

豈有文章傾社稷

從來佞幸覆乾坤

不為君王唱讚歌

只為蒼生說人話


推薦閱讀:

請警惕挑撥民族關係者!

TAG:國家安全 | 南京大屠殺 | 日本侵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