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該發生的漢字改革運動
05-04
隨著人類步入信息時代,文字已經成為加工、存儲和傳輸信息(知識)產品的生產工具,影響和決定著一個民族的發展命運。為此,漢字長期存在的問題再次被凸顯出來,擺在了國人的面前。
漢字是不是落後的文字?漢字需不需要改革?漢字應該怎樣改革?如何提高漢字的識字效率?如何有效地推廣應用漢字?……
一百年前,「五四」先驅們提出了這些問題;一百年後,我們仍在圍繞這些問題爭論不休。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對漢字還缺乏必要的、起碼的認識, 一直解答不了兩個最基本的問題!
其一,漢字是什麼?研究漢字,首先面對的,是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解決的,也是這個問題。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界定漢字的性質。但是,理論界對漢字的性質一直存在種種不同的意見,至今沒有定論。換句話說,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清楚明白地解答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為此,一百年來,國人都在片面地強調漢字的優缺點,並據此來爭論漢字是不是落後的文字,既沒有一個判斷是非的標準,也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自然會和摸過大象的瞎子一般,陷入無休止的論爭。
其二,漢字是怎樣來的?解決問題,必須充分尊重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對待漢字,當然也該如此。不可否認,漢字確實存在一些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找出它們產生的具體原因。只有如此,我們才好對症下藥。換句話說,科學系統地揭示出漢字產生髮展的過程和規律,是解決漢字現存問題的一把鑰匙,也是確認漢字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怎樣改革的唯一依據。但是,漢字的起源一直是個不解之謎,我們對漢字的發展規律更是一無所知。一百年來,國人始終不能確定漢字改革發展的方向,根本原因即在於此。回顧漢字百年論爭與改革的歷史,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我們廢除不了漢字!
我們廢除不了漢字,並不是因為眾多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而是因為整個民族傾盡全力、歷經百年都沒能廢除漢字。「五四」先驅們提出的「漢字落後論」使國人一直深信:只有另造字母文字取代漢字,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漢字難識難記問題。為此,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國人一直都在處心積慮地要去廢除漢字(漢字拼音化運動),以及改變漢字(漢字簡化運動),甚至將漢字拼音化確定為我們的基本國策,傾全國之力去探究和實踐。但是,漢字並沒有因此死去。儘管已變得傷痕纍纍,但它還活著,不僅活著,還日益擴大著自身的影響。在感嘆其生命力強大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我們廢除不了漢字! 我們廢除不了漢字,也不是因為漢字有多麼的優越,而是因為漢字是與漢語最相匹配的文字!與現代字母文字對應的語言,都已經發展為以雙音節和多音節語詞為主的體系,基本上不存在同音現象。漢語卻一直保留著大量的單音節語音和同音現象,與之對應,漢字一直以單字為構成主體,且存在大量發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單字。如果根據現代漢語另造字母文字取代漢字,大量的同音字都會因失去自己的字形而變成同一個字。用同一字形去表示眾多不同的語意,在交流時必然會引起歧解或誤解,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將遠遠大於漢字難識難記問題本身。 我們廢除不了漢字,更不是因為漢字擁有悠久的歷史,而是因為我們自始至終都漠視漢字本身發展規律的存在。漢字有漢字的發展規律,字母文字有字母文字的發展規律,不論我們能夠揭示與否,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另造字母文字取代漢字,不僅違背了漢字的發展規律,同時也違背了字母文字的發展規律。 我們廢除不了漢字,說到底,是因為我們不應該去廢除漢字,也沒有必要去廢除漢字。「五四」先驅們發起漢字改革運動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廢除漢字,而是為了解決難識難記問題。漢字拼音化,作為百年漢字改革運動的預設目標,實際上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一個「五四」先驅們提出的備選方案。但是,在不能揭示漢字產生髮展規律的情形下,「五四」先驅們根本無法找到漢字難於識記的真正原因。無法找到病根,結果自然是誤診誤治。他們在發現漢字難識難記問題之初,就簡單地斷言漢字落後於字母文字,顯然是片面的、偏激的;他們極力主張另造字母文字取代漢字,則等於直接給漢字判了死刑。因此,他們發起的漢字改革運動,不僅沒能醫治好漢字難識難記這一病症,還使得漢字和傳統文化遭受了一場空前絕後的劫難。我們廢除不了漢字,我們還在使用著漢字,我們的子孫後代也必將沿襲使用漢字。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子孫,我們都必須趕快行動起來,去解決前人所沒能解決的問題。
振興漢字,我們責無旁貸,也別無選擇。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字已經發展成為現實的生產力。振興漢字,也可以說是信息時代賦予我們的特殊使命。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漢字現存的問題,不能改變漢字的弱勢地位,我們這個民族將會在信息時代面前集體失語。 振興漢字,關鍵在於解決漢字難識難記問題,根本則在於振興漢字理論。為此,我們必須恢復先秦時期漢字研究工作為識字教育服務的優良傳統。我國古人一直將漢字研究工作稱之為「小學」,《周禮》將「六書」列為「小學」科目之一,都充分證明:為識字教育服務,既是漢字研究工作存在於世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動漢字理論研究不斷向前發展的最大動力。 振興漢字理論,核心任務是科學系統地揭示出漢字產生髮展的過程和規律。作為漢字傳統理論,「六書」是人們在早期識字教育過程中對造字規律的自發總結,系統地揭示了早期漢字創造過程所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先秦時期,人們根據「六書」來識記漢字,實際上是通過複製前人的造字過程來快速地完成識字過程。但是,現代方塊漢字在秦漢之際的出現,使得漢字失去了早期的象形特徵,「六書」也因此而不能被直接用於指導識字教育實踐。於是,人們便漸漸遺失了「六書」的本義,再也無法去全面地、動態地認識漢字。如果我們能夠再次闡釋清楚「六書」的本義,再輔之以漢字字形的隸變規律,一併用於指導漢字的識字實踐,我們的識字過程必然會和字母文字的識字過程一樣簡單快捷。我們應有這樣的自信,在揭示出這些規律前,我們不應去妄談什麼存廢,而應致力於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漢字難識難記問題。推薦閱讀:
※「釋讀解字」魅力漢字——「家」
※「杉」這個字能如何讀?
※你讀過優美的漢字有哪些?
※Python讀取圖片中的漢字
※現代韓語漢字音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