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需要層次理論

在眾多的需要理論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即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5個層次)無疑是影響最為深廣的,因而也是最為經典的。在我看來,一種理論能否得到廣泛而持久地關注甚至接受,關鍵在於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人們理解它所解釋的現象。需要層次理論能成為經典理論,其原因大概也不會例外吧!

對於需要層次理論,無論是各類教材,還是馬斯洛本人,多是從原子個體的角度對其進行靜態的解讀,認為人天生具有一些高低層次不同的基本需要,每一種需要的出現及滿足都以前一種需要的滿足為前提。這種解讀與人們的常識很符合,因此在理論上具有很強的解釋力,但也經常受到以抽象人性為基礎的批評。其實,從發展心理學角度解讀需要層次理論便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這一問題,因為人性畢竟不是憑空產生,對個體而言雖有一定的先驗性質,但基本需要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表現卻是在成長過程中隨著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而不斷出現並發生變化的,所以,人類的心理需要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發展的。

我們能夠很容易理解襁褓之中的嬰兒對飽暖的生理需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是他們最大的幸福,但你能想像他們對自我實現的需要嗎?不要說自我實現,即使是安全需要也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如果用不怕來定義勇敢,世界上最勇敢的人群當屬襁褓之中的嬰兒,即使刀劍臨臉泰山欲崩,只要吃飽喝足身體溫適,他們那雙因無知而天真的眼睛也會發出溫柔而滿足的光芒。我親眼看到過我那可愛的小外甥女帶著甜甜的笑意伸手去抓本來用來嚇唬她的火焰。對他們來說,危險,還不是威脅。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突然學會了擔心,吃飽喝足身體溫適不再是他們滿足的充分條件,他們最主要的照料者將決定他們是快樂還是憂慮——依戀成為他們最重要的心理需要滿足方式。兒童依戀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然而,依戀只是一種心理表現形式,它的內在原因是什麼?在我看來是,兒童的依戀是安全需要驅動的。心理學家把依戀分成什麼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從某個意義上也就是依戀、不依戀、既依戀又不依戀。安全需要的滿足需要以生理需要的滿足為基礎,同時也有自己特有的內容,即熟悉感。兒童的依戀對象通常是那個最經常提供他足夠的食物、最多溫暖舒適的人,也通常是那個最熟悉的人。這個人可以是媽媽、爸爸、姐姐或者任何對他足夠好的能夠照料好他的人。依戀對象一旦形成,就會變得比較穩定。與依戀對象的分離就會產生焦慮,分離焦慮通常是某個年齡階段的常見問題。這種焦慮不會因為另一個成人的耐心和善或另一個環境的舒適美觀而立即消失,那是因為那個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突然不見了,陌生感導致的不確定性極大地挑戰著他們的安全需要。很多幼兒教育工作者消除幼兒分離焦慮的各種有效方法中,熟悉性往往是其中關鍵。

年幼者的基本心理需要集中在生理和安全,並通過依戀表現出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其心智能力的不足和弱小。也正因為此,成人的依戀與年幼者的依戀是不同的。成人的依戀是為了滿足愛和歸屬的需要,依戀對象的遠離只會導致輾轉反側的苦思,依戀對象的逝去只會導致心如刀割般的痛苦,而很少會是由於依戀對象不在場留下的空白對安全需要的威脅。愛和歸屬需要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代替安全需要變成最迫切的需要?這依然離不開個體生理的發展和成熟。尊重需要提到日程上則更多地由個體心智的發展決定,尤其個體社會活動的增多,比較和競爭日益構成個體生活的主要內容,個體自我意識得到全面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必然導致對自我的重視,進而邏輯地產生自尊的需要。我對「我」滿意嗎?別人對「我」滿意嗎?這是尊重需要處於突出地位的個體最關心的問題。

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有其必然性嗎?我很懷疑。在馬斯洛所交往的人中,只有兩個人是符合所謂自我實現者的標準的:格式塔心理學家韋特海默和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這隻能說明在人的需要系統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沒有必然性,只有可能性。它在原子個人的靜態心理體系中如此,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同樣如此。然而,如果從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來看,隨著人類社會的極度發達,人類的幸福不再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甚至愛和歸屬需要以及尊重需要的滿足為標準時,自我實現需要能否成為需要系統的必然內容呢?這或許是可能的,至少在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中表達了這種願望。而這正好說明了,人類各種需要的出現都不是抽象的。

推薦閱讀:

通往奧斯維辛的路,為之開道的是仇恨,為之鋪路的是冷漠
為什麼你會不受控制地跪舔女孩
兒子打了老子,還配得到原諒嗎?
維度性抑鬱症心理諮詢與研究
自控力之 不當毫無意志力的廢物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