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是什麼》讀書筆記
《宗教學是什麼》(第二版)張志剛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引論:
宗教學並非神學,而是人學。
宗教既不是不能用科學態度來對待的神聖之物,也並非僅僅是不值一提的幻覺和謬誤的構成。要理解宗教是什麼這一核心問題,我們要明白僅僅對某一宗教的了解並非是對宗教的了解。「只知其一,一無所知」,一切的宗教現象都是宗教學的研究範圍。要探討宗教的本質,便要將世界諸宗教的進行比較研究。
宗教,即指著「各種宗教傳統」,還指「人的信仰天賦」。
所謂信仰天賦——「一種心理能力或傾向,與感覺和理性無關,但它使人感到有『無限者』的存在。」這一段讓我想到讀《人類簡史》時的內容,人類有一種能力,通過想像共同體而把陌生人凝聚在一起。
這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宗教本質的四種觀點:理智論、情感論、意志論和終極論;第二是關於宗教對話問題的三種立場,即排他論、兼并論和多元論。
第一部分:
第一節:宗教人類學
這一節有兩個核心人物:弗雷澤,和馬林諾夫斯基。
弗雷澤將宗教視為對巫術的反思。在弗雷澤的眼中,巫術是原始人在不能真正了解自然過程的時候,以為能控制自然使其造福自己,加禍於敵人。巫術的存在暗含一個邏輯:自然是有嚴格次序的,是客觀的。巫術僅僅是利用了這一次序。
而宗教則包括兩部分:理論部分「對超人力量的信仰」和實踐部分「討其歡心、使其息怒的種種企圖」。也就是宗教與巫術的最大區別在於,巫術認為大自然的運行過程是客觀的,而宗教認為,崇拜者通過討好能夠所說服或者誘使神靈按照人的利益改變某些事物,也就是「人格神」的概念的產生。
由此弗雷澤作出了結論:巫術早於宗教,且宗教需要更高一級的心智理解。
馬林諾夫斯基從形而上學的思辨走向了經驗主義的分析,「直接面對文化事實,親身考察土著人所經歷的『生命過程』」。在土著人的生活中,幾乎每一段生命轉折都伴隨著宗教的需要。
以兩個現象「成年禮」和「喪禮」為例。
凡是奉行成年禮的原始部落,都有一些相似做法,如對肉體疼痛的實驗(讓我想到割禮的起源?)、接受傳統和神話、對超人力量的接近。這些措施的作用也很明顯:維繫部落秩序,傳遞文化經驗,「對維持部落的內聚力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手段」。生理過程通過這些儀式變成了社會過程,宗教在這裡體現出了一種控制社會的力量。
而喪禮,則以兩種心理作為主導,一是對死者的眷戀,二是對死亡的恐懼。原始部落的喪禮也十分相似:臨終時人們聚在他的身邊、死後的洗屍裝裹和告別、以及最後的裝殮。
馬林諾夫斯基認為,不願承認死亡是生命的終結是人的本能,而對死亡的恐懼需要宗教行為進行消解,使得人們從消極反應中獲得安慰。
綜上所述,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是為了適應個體或社會的情感需求而產生。
第二節 宗教社會學 (待續)
推薦閱讀:
※原始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有什麼區別呢?
※學習佛學要注意些什麼?
※舌尖上的宗教信仰和種姓地位
※為什麼基督教會產生多種邪教?
※伊斯蘭教世界是否有世俗化的可能?需具備怎樣的政治及其他其他條件?
TAG: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