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尋茶Day3丨為什麼聞名中外的凍頂茶農皺眉頭?
今天一早,邱先生的冬茶已經製作完,收拾好工廠,關好大門,下山。
「要不要去杉林溪公園看一眼,就對面3公里。」邱先生在車上問我。
「好啊,看一眼就走啊。」我正在啪啪啪地忙著拍著茶山的美景。
「我們杉林溪有三個地方了,一個是龍鳳峽,一個是大鞍村,一個是羊灣,依次海拔降低,大家都叫杉林溪茶,但龍鳳峽海拔最高,茶葉最好,我們總共加起來就1000來畝,所以銷售都是很緊俏啦。」
在杉林溪公園門口留影我們直奔山下,11點多便到達溪頭。邱先生帶我到一家陳老闆的茶莊喝茶,正好是溪頭公園停車場外面。停車場停著滿滿的觀光巴士,「我們把這條公路叫做18pa(18%)公路啊,就是來這裡的大部分都是退休的公務員,他們工資退休後比上班多18%,平常為了健康都來這裡爬山,所以我們就叫這個名字啦。」陳老闆哈哈地開著玩笑。
「每天啊,至少有200多台巴士過來,我一輛輛地數過,我靠他們吃飯啊,希望見到先生你後我的生意會更好啦。」
陳老闆的的家鄉也是鹿谷,因為之前有地塊在溪頭森林公園,土地收回到公園之後,就將公園外面的商鋪歸屬他們,然後他們便在這裡做起了茶葉生意,一眼望過去估計有10多家吧。
中午有美味的爌肉飯
因為邱先生要去鹿谷鄉農會參加今年比賽茶的報名,我們在溪頭附近的一家叫做「竹棧」的農家樂午餐,然後趕往鹿谷鄉農會所在的鹿谷村。
農會有點像國內之前的合作社,是集體所有的,在當地有土地的農民可以成為會員,不僅享受推舉理事的權利,每年還可以獲得一些少量的分紅。
「去年還有分到了一些錢」,邱先生在報名的路上給我介紹,「農會這幾年做的比較好啦,就在上面這裡買了地,之前的老辦公室在鄉公所那邊。農會也會跟茶農收茶葉,然後按照級別和比賽得獎包裝銷售,你看這一樓都是展示的地方。當然也會賣周邊鄉鎮農會的產品,大家互惠互利的。」
比賽茶報名的地方,外面停滿了車,一輛輛出出進進,有開小車,也有開著機車過來的。
「都是報名比賽茶來的。」邱先生介紹到,「不是鹿谷的人是不能報名的。」邱先生順利地報上了名,參加今年的冬茶比賽,「我都是3000多位了,一般每一季比賽會有六千多人參加。」
報名之後,我們緊接著往今天的重點目標「凍頂」的凍頂村和永隆村出發,邱先生出生在永隆村,他的祖父最早在這裡買地,到現在剩下40多畝土地,從鹿谷村出發,也就20分鐘車程吧。
林鳳池墓誌
凍頂烏龍的來源,有一個傳說就是清朝咸豐年間,台灣鹿谷鄉人林鳳池奔赴福建應試,考取九十名舉人,還鄉時提起家裡經濟困難,他的老師贈送36棵青心烏龍茶苗,帶回凍頂,種在永隆村麒麟池旁邊的山上,凍頂烏龍由此而來。
「現在凍頂烏龍不好做,原來茶葉好做的時候,你是看不到這些檳榔的」,在上凍頂的山路上,沿路零星分布著一些茶園,檳榔樹因為高大成群,卻顯得更為明顯。
「我自己凍頂的地也不種了,租給別人去種啊」,邱先生指指對面的村,「那就是我的老家永隆村啦,你看這個池塘,就是大家叫做麒麟池的那個地方啊,租我土地的人也不種茶,他們種菜,種菜更賺錢一些。」
「你看這裡原來就是茶園,如今好多都荒廢了,或者是種菜了啊」,邱總給我指指前面的地。
「那是為什麼呢?」我好奇地想弄個明白。
「台灣茶這些年都是往高山發展啊,凍頂烏龍海拔600到800米,我們當地都當做低山茶了,所以賣不出好價錢啊。」
「低山茶都是喜歡焙火重一點的,而我們高山茶是比較輕焙火的」,邱先生補充道,「高海拔內質好啊,整個做茶的過程都很輕,就是要還原她那種高山的韻味」。
「凍頂很多年輕人都出去了,比較少的茶農他們會做比賽茶,得到一些名次,價格會賣得高一些,才抵消得了工錢,才划算的。」
想想國內的普洱,黑茶和白茶,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
靠山吃山,市場不好,相信他們有新的辦法吧,中國人都一樣,因為勤勞啊。
附今天沿路遇見幾張
溪頭春水堂旗下的茶湯會
溪頭妖怪村小店
要排隊購買的「咬人貓麵包」
路邊的垃圾桶
鹿谷鄉郵局
我會持續更新本次台灣的尋茶之旅,歡迎朋友們關注。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聯合創辦的【一或】品牌。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