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恐將面臨「糧食危機」

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比較多,如房產泡沫、人民幣貶值等。但是還有一個我們不能忽視,其實從2002-2015年,中國的糧食進口量增長了780%! 如今,中國的雙腳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依賴海外糧食進口的疆土。城市的擴張使得中國的耕地面積開始減少。越來越多的進口糧湧入中國,引發了業界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農民到城市務工,承受著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卻沒能享受到市民該有的福利。另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個農村居民到城市來就業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間接消費的糧食將會增加20%。一正一反,加劇了糧食供需的不平衡。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下行的趨勢使得大宗商品如石油、鐵礦石等的價格持續下跌,跌幅甚至達到「腰斬」的地步。但在眾多大宗商品中,糧食卻是個異類。 從2000年開始,糧食價格開始緩慢增長,15年時間上漲了50%。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和2010年,糧食價格迎來兩波高峰,而從2011年開始,糧食價格有所下跌,並從2016年開始再次呈現漲勢。

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全球範圍內對糧食的需求將增長50%以上,而到2025年將有36個國家的14億人將陷入缺少食物的危機中(中國目前尚有1.3億左右的飢餓人口)。世界經合組織—糧農組織則指出,未來10年農產品價格保持較高的態勢將成為市場非常明顯的特點,農產品和水產品的價格將達到歷史高位水平。

1、中國的糧食供需關係

雖然從2003-201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但與此同時中國人口的增長以及消費需求的提升,使得中國糧食的總產量與總需求出現缺口,2010年需求高於產量352萬噸,而到了2015年這一缺口達到了2000萬噸。產量不足也導致中國糧食進口量的大幅增長,2014年首次突破1億噸,從2002-2015年,中國的糧食進口量增長了780%!

而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將上升到5.54億噸,但糧食需求大約為7億噸,有近2億噸的缺口。與此同時,中國的糧食價格也在不斷增長,2009年至今小麥和大米的價格分別上漲59%和69%,糧價的上漲也進一步推高了食品價格。

越來越多的進口糧湧入中國,引發了業界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在經濟學人最新公布的《2016世界糧食安全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在42位,西方國家佔領了全球糧食安全係數排行榜第一梯隊。大大領先於中國的,包括糧食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18位)和韓國(24位)。如今,中國的雙腳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糧食進口的疆土。

2、城鎮化加速糧食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開始加速。從1978年至2015年,中國的城鎮化人口從1.72億人增加至7.7億人,城鎮化率達到56.1%。與此相對的是,鄉村人口已減少到6億人。從1978年到2000年,中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63個,建制鎮由2173個增加到20312個,而到2015年中國人口超過千萬的大城市達15個。

城市的擴張使得中國的耕地面積開始減少。2003年中國的糧食進口量開始大幅增長,這一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火熱,是巧合還是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3、耕地面積大幅下降

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4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從1981年的6720平方公里擴增至2014年的4.99萬平方公里,增長了6.44倍,年均增長率達6.27%,呈現明顯擴張態勢。其中,2000年以來年均凈增長高達1940平方公里。

同時,人均城市建設用地也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城市人均建設面積為129.57平方米,大大超出國家標準的85.1至105平方米/人,也明顯高於發達國家人均84.4平方米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與此對應的是,中國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的快速下降。

中國的耕地面積從1991年開始便逐步減少,年均減少433萬畝,至2013年下降至1.3億公頃,占土地面積11%。人均耕地面積更是減少到0.08公頃,即人均1.2畝。對於一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美國1/6、不到俄羅斯1/10的國家來說,這種下降更值得警惕。

4、房地產過熱是誘因

尤其是房地產的狂熱發展,導致大量的可耕地被佔用。從2006-2010年,房產開發用地從6萬公頃左右增至15萬公頃左右,可見此時的房產市場火熱,而佔用耕地面積也有增無減。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數據,每年國家及省份批准的建設用地佔用耕地數量均在20萬公頃左右,直到2015年才下降到16萬公頃。

耕地被侵佔,房子占的土地多了,種糧食的土地少了,因此就造成了糧食供應量減少,糧食進口數量增加,糧食價格上漲。在中國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大幅下降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土地卻無人耕種,「撂荒」的現象在農村也越來越普遍。國土資源部調查顯示,中國每年撂荒耕地近3000萬畝,這對中國的糧食安全而言,無異於背後插刀。

而造成撂荒這一現象,依然要從城鎮化說起。隨著中國城鎮化率的提高,大量農民轉移到城市成為「市民」,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或經商的數量也一直飆升不下。

5、務農人員減少是本質

2004-2015年,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呈直線上升,10年來增長48%,再加上在本地就業的農民工,中國農民工總數維持在2.7億人左右。

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放棄農業生產,把土地留給家中的婦女或者老人耕種,直接造成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業空洞化和農村破產化,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再加上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農田水利基建滯後,使得種地成本增加,抗風險能力較弱,農民無利可圖。

而在脫離農業的人口中有近1/4沒有在農業生產中投入過多時間,一代農村居民在脫離土地,他們的子女(尤以80後、90後為主)讀過大學後留在城市,更成為普遍現象,家鄉的土地逐漸被遺忘。

但是,這並不能責怪於農民!農民也是投資者,他們可能對收益率沒有概念,但對務工和務農的收入有著直觀的對比,在城市務工每月可拿3000-4000元的工資,收益遠大於務農,這也是他們在權衡之後做出的合理行為。

觀國際熱點,筆者喜歡研究國際局勢和實時熱點,同時也是國際金融理財分析師(CFP),工作之餘縱覽國際資訊,對國際局勢和國際能源市場研究數年,對於市場分析、策略解析以及資金管理有獨特見解。除了老師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誠心去交你這個朋友,我能給你的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本人對現貨原油瀝青、白銀、天然氣等有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獨特的見解,如果你在投資市場滿是荊棘找不到方向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可以促膝一談。投資市場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巴菲特,但是你也要做硬漢普吉,打敗真正的敵人:自己。

  撰文:金銘四海(jmsh1128)

  喜歡本文歡迎發布到朋友圈分享給更多朋友。


推薦閱讀:

第二大經濟體為什麼解決不了留守兒童問題
自由的阿甘 2017 年 02 月 13 日的文章
萬億研發經費投入結構不合理: 「三低」挑戰何解?
德國經濟(一):歐盟和歐元是上帝賜予德國的大禮
點穴財經第三季:如今的經濟環境下,找工作難,怎麼辦?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