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不適合的愛情,為何能持續穩固的發展?

案例:

三十五歲的立軒擁有不俗的學歷,在專業領域也算小有名聲,時常投書報刊,發表專業與業餘方面的心得,但因性格偏內向,一直未曾主動追求異性,對於周遭示好的異性也僅維持著表面的交際,理性與現實是他人給他的評價,然而事實上,是因為沒有足夠吸引他目光的異性出現,他也不可能為擁有而擁有,何況在他的價值觀中,兩性關係是平等的夥伴關係,並非依存。

雨嘉剛剛從私立大學夜間部畢業,初入社會求職每遭刁難,工作很難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一次機緣,立軒在公司的意見欄中看到雨嘉的陳述,頓時覺得思想之幽遠、想像力之飛馳,第一次借公事之便主動認識,期間雨嘉的備受排擠,自然也讓立軒輕鬆化解。兩者在他人認為的才貌不搭配的情況下,關係浮出檯面。

分析:

為何兩者才貌並不搭配,而感情日益深厚?其重點在於懂得欣賞。人性各有偏向也各有優劣,好還要更好,人慾不足係因比較心態無法控制。美之久矣!不在感到驚艷,剩餘的是從他人欽羨的目光中感受滿足;財之足矣!擁一望十,貪心不足,百萬而千萬而億萬,豈有盡頭?

兩性愛慕在於懂得欣賞而非挑剔,真正的欣賞是本質性的認識對方之所以如此的源由,而非表面的展現的表象。例如:雨嘉的思考深邃而根本,其副作用是不擅變通與交際,挑剔的人,看的是性格負面作用,懂得真心欣賞的人,是感受到思想、靈魂的共鳴。

建議:

了解自己後方知需求,知道需求才能產生共鳴而邁向真愛,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瞭解自己,是無法愛人與愛對人,或者說是無愛人能力的,因此,人首重在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與真正核心需求的種類,才能在共鳴與互補中找到平衡點,而非僅憑動物本能地吸引,動物本能地吸引是以繁殖後代為目的的基因陷阱,於愛情並無真正的幫助。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擁有智慧,而智慧是善用本能且突破本能,並非依賴本能與沉淪於本能之中。

推薦閱讀:

感情里那麼多不靠譜為什麼有人會信
戲說乾隆鄭少秋結婚了嗎?
薛定諤型戀愛
反彈關係 ▏你真的走出分手陰影了嗎?
有一種分手,叫框架缺失 | 什麼是愛情的框架?

TAG:愛情 | 崇拜 | 精神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