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痛恨自卑了,它只是一個假想敵
項目內容如下:在15米的高度設置兩塊相距1.5米的木板,參與者從一塊木板跨到另一塊木板。
在地面上,跨越這個距離對任何一個成年人來說都十分容易,但在5層樓高的地方完成這一任務就顯得困難重重了。
大家一個接一個走上高台進行挑戰,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有的人選擇了放棄。
排在前面的人越來越少,我們的主人公也越發緊張:
他知道自己並沒有足夠的勇氣來應對這樣的挑戰,多半會失敗,甚至有可能因膽怯而放棄。
事實上,同跨越木板相比,他更害怕的是作為一名失敗者在眾人的目光中灰溜溜的下場。
「是禍躲不過」。
年輕的挑戰者膽怯的走上顫顫巍巍的木板。
他努力的不往下看,但當走到起跳板的盡頭時,雙腿還是忍不住發抖。
雖然理性告訴他兩塊板之間只有1.5m的距離,但對面的落點板看上去是那麼遙遠。
他很想放棄,但他更不想成為眾人鄙視的對象,更不想因此而瞧不起自己。
他也知道不能拖的太久,越久自己越害怕,更重要的是,同事們都在下面觀看著,他可不想被別人當做「膽小鬼」笑話。
他彷彿已經看到了同事們仰望的臉上掛著的微妙表情。
猶豫的每一秒都在增加他的痛苦:不敢跨越,不敢放棄。同事們的表情越發明顯,甚至開始指指點點,打賭他一定會失敗。
終於,他跨了出去,並不是因為他獲得了勇氣,而是因為他實在受夠了心理的自我折磨。
他沒有成功,被安全繩吊在了空中。
他終於還是成了一個失敗者。
沮喪的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放下來的,在剩下的項目中,他也魂不守舍,被一種叫做自卑的情緒深深折磨:
自己真是太沒用了,別人肯定都在心裡嘲笑輕視我,又或者,他們本來就把我當作一個自卑的失敗者來看待,這樣的結果合乎他們的期待。
為什麼別人都自信快樂的活著,只有我是個悲慘的自卑者?我真恨我自己是個自卑的人,可我也沒有辦法改變著一切。
我不值得同情,因為我就是一個可憐蟲。
這樣的情形經常發生,每一次都是痛苦的折磨,沉重的情緒壓在他的肩頭,然後又吞噬了他的身體,抽盡了他的力氣,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失去了對人生、對自己的信心。
其實,這位年輕的小夥子真的錯怪「自卑」了,他也不該用「自卑者」這樣的標籤來定義自己。
讓我們以這個小夥子為例,分析一下為何大部分的自卑者其實都是被自己「誤診」的。
1
自卑真的是罪魁禍首嗎?
在面對高空斷橋這樣的項目時,導致主人公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是自卑嗎?
很多人會給出肯定回答:
他的膽怯是他自卑的表現,然後又導致他挑戰失敗。
前幾天,我寫了《自卑不是人格癌,它還可能是你的武器》一文,一位網友給出了這樣的留言:
我和我的丈夫就是自卑和自信的寫照。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擔心失敗,而他卻從不在乎。
她也持這樣的觀點:
我的害怕失敗是因為不自信,是自卑的表現,而丈夫的坦然自若是因為他自信。
事實上,大多數自卑者都持這樣的信念:
因為自卑,所以我缺乏自信、害怕失敗、不敢挑戰、性格內向、害羞靦腆、不善表達、不敢在眾人面前演講、不善於追女孩…
(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膽怯、不敢」佔了上述問題的重要成分,作者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分析這一現象)
似乎自卑是這一切壞事的罪魁禍首。
他們也很自然的抱有這樣的期待:
只要我克服自卑,就不再害怕失敗,就能勇於接受挑戰、在公共場合坦然自若,就會成為一個性格外向活潑、善於表達和受異性歡迎的人。
事情似乎很簡單,只要「克服自卑、恢復自信」就可以。
但任何一個深受自卑折磨的人都知道:
各種方法都嘗試了,就是做不到這八個字。
閱讀各類「分析自卑、戰勝自卑」的文章和書籍,試圖找出自己自卑的癥結,看似很有收穫,但事到臨頭,一切照舊:
該膽怯的還是膽怯;該害怕的還是害怕;該放棄的還是放棄…
嘗試「自我鼓勵、正面暗示」的辦法,努力改掉自卑的「壞習慣」:
不再無條件的取悅順從他人;不再習慣性貶低批判自己;面對未知的挑戰,努力朝好的方面去想…
雖然鼓足勇氣去做這些事情,但往往堅持不久就失敗了,舊有的思維模式像黑暗的潮水一樣重新淹沒了自己的心靈。
似乎永遠都不可能擺脫自卑的命運,一次次的挫敗讓自卑者更加灰心喪氣,只嘆「自己真沒用」。
並不是你真的沒用,自卑也不是宿命,而是你對自卑抱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並因此採取了錯誤的解決辦法:
自卑並不是各類問題的罪魁禍首,你也不可能靠「克服自卑」來改變自己。
2
一個來路不明的觀念
如果你有機會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
即便是學齡前兒童,性格上也有很大差異,有的人性格外向活潑,有的人害羞靦腆;有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有的人畏縮不前...
(一個飽受自卑折磨的人在看到後一種孩子時,會生出深深地同情感:他認為這個孩子的一生將充滿艱難)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尚沒有對自己建立起自卑或自信的判斷,但他們在外在行為上已經表現出「自卑與自信的差異」。
基於這種性格差異,成年人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大部分情況下性格外向的孩子會更受歡迎,而靦腆的孩子則被冷落或賦予同情。
孩子會很容易觀察到:另一孩子因為性格外向而備受長輩的喜愛,但自己卻因為害羞靦腆而得不到這樣的對待。
他會因此而感到挫敗和氣餒。
這種挫敗和氣餒就是自卑感,即因為感到自己不如他人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體驗。
但他不會產生「我是一個自卑的人」的認知,也不會認為「我的害羞靦腆是因為自卑」。
成年人卻不恰當的給出了一個判定:他的害羞靦腆、畏縮不前是因為不自信。
他們會鼓勵、推搡那個退縮不前的孩子:「你也上去唱首歌吧,別那麼不自信嘛。」「別害怕,相信自己,你能爬上那個懸梯」...
對於一個正飽受負面情緒折磨的孩子來說,這種判定就像一根救命稻草。
一個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別人勇敢而自己膽小,為什麼別人活潑而自己害羞,他正在為這一問題而氣憤和不解,成年人教給了他答案:因為他不自信。
(很多成年人也不能理解這一問題,所以他們才會認為這都是自卑與自信的表現,並把它傳授給了下一代)
恰恰是這種判定讓孩子形成了「自卑或自信」的認知,並讓他們把害羞靦腆與自卑聯繫在一起。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這樣的灌輸經常發生,周圍的人都在讓他相信:他的害羞靦腆是因為他不自信。
一個信念埋在了他的心中,讓他執著的認為:我是一個自卑的人,所有缺點都是自卑的表現。只要克服自卑,一切都可以解決。
與這個孩子相類似,很多人關於「我是一個自卑的人」的信念都來路不明:
從某件事情上產生的具體挫敗感,到抽象的「自卑情結」,到把自卑歸因為一切問題的根源。
回想一下,你是何時產生「我是一個自卑的人」這一信念的,又是何時把自卑視作自己所有缺點的內在原因?
3
解不開的死結
把自卑作為問題根源所帶來的最大麻煩是:
你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你為什麼害怕失敗、膽小懦弱?」
「因為我自卑」
「為什麼認為自己是一個自卑者?」
「因為我害怕失敗、膽小懦弱,這些都是自卑的表現」
「怎麼才能不再自卑?「
「當我不再害怕失敗,膽小懦弱時,我就不再自卑了「
「怎樣才能不怕失敗,勇敢堅強?」
「我要增強自己的自信,這樣我就可以不再害怕失敗,不再膽小懦弱。」
A是B的原因,B又是A的原因;A是B的結果,B又是A的結果,似乎找到答案,卻又回到原點。
兜兜轉轉,重重疊疊,沒有窮盡...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讓一個人走不出迷宮,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只要給他一個圓,他就會自己跑下去。
自卑者那緊鎖的眉頭和陰沉的臉色之下,是他在這死循環中疲於奔命、無力掙脫的卑微和痛苦。要擺脫這一死循環,你需要放棄「自卑是問題的根源」這一錯誤認知,把它從一團亂麻中抽離出來。
你可能膽小、懦弱、害羞、內向、害怕失敗,但是這些都與你的自卑無關。
你只是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膽小、懦弱、害羞、內向、害怕失敗,為什麼自己不如別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你被教導了一個理由:自卑,然後你把它信以為真。
你不喜歡這些性格特點,也不願意接受自己是這樣的人,自卑又成了你的借口,你可以不再正視弱點,只是疲於同自卑相對抗。
但你卻無法取勝,因為自卑只是一個假想敵。
(個人原創,轉載需授權。微信公眾號:半塊月餅)
願和你在追求理性的路上結伴同行
半塊月餅
推薦閱讀:
※三維樹:說話的自信,每個人都可以快速提升
※如何擺脫身高低帶來的自卑感?
※失眠了你想寫點什麼?
※對於金錢極度渴望而且自卑社交恐懼怎麼辦?
※和男友家境懸殊太大,如何克服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