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前世今生
看到一個現象或者一個手藝,總是喜歡先把脈絡梳理清楚,地理區域分布瞭然如胸,畫得了一幅完整的圖畫出來,才覺得對這件事的了解有了一個安全感。
許多夥伴都去過武夷山,爬過天游,坐過小竹筏。武夷滿目茶園或許是徒步中最深的印象,也可能被所謂的「大紅袍」、「二代大紅袍」忽悠銘記於心的,久久不能揮去的痛哈。
武夷山水奇秀,碧水丹山,所產的茶也是茶中奇品,很多朝代都列為「珍貢」。再加上一幫名人雅士,遊歷賦詩,所謂有文化、有山水,好茶自然就炒了出來了。清代連橫《茗談》中說:「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對武夷茶的擁愛卻顯得有些霸道絕對。
唐及唐代以前的武夷茶
本文講的「武夷茶」歷史,不單指「武夷岩茶」,也不是單指一早就揚名海外的「正山小種」。我想梳理的是整個武夷山脈這個大地區的茶發展過程。「武夷岩茶」是特指18世紀中葉之後,武夷山所發明創造的烏龍茶製法,加工而成的武夷山地區的烏龍茶。
那麼武夷茶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種,開始做茶,開始喝呢?大家記得《岳陽樓記》吧,這位北宋詩人范仲淹也曾寫過武夷山的茶:「山中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發源於中國西南的雲南和四川的茶,大約東漢時期(公元2世紀左右),開始往西南和東南方向傳播,根據推理,武夷山在這個時間就開始種植茶樹了。再翻翻史記,南朝齊(479-502)的文學家江淹當時做了浦城的縣令,他去武夷山遊山玩水之後,大肆稱讚武夷山水為」碧水丹山」,還一見鍾情地誇下海口:「珍木靈草皆淹平生所愛」,也不知他後來是否一直深愛著武夷山的茶。
那麼是否有真正地文字記錄武夷茶呢。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孫樵寫的《送茶與焦刑部書》,中間有記錄為:「晚甘候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書中的「晚甘侯」就是這種產自「丹山碧水」的茶,「晚甘」是指入口很久還有香味(古人就是有文化),「候」是尊稱。當時崇安(現在的武夷山)還不是縣,它屬於建陽管轄,所以文章中是「建陽丹山碧水」。後面清代有位閩北人蔣蘅,他寫了《晚甘侯傳》,你看看,他描述的晚甘侯有多美:「晚甘侯,甘氏如薺,字森伯,閩之建溪人也。世居武夷碧水丹山之鄉,月澗雲龕之奧......」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唐代是相當鼎盛,當時喝茶風氣已是遍及全國,據說當時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最重要的是把茶葉種子帶到了日本,也就成就了日本的茶葉發展和如今日本茶葉的繁榮。唐代各種蒸青團茶、散茶爭奇鬥豔,以江蘇陽羨茶為第一品。建茶雖已展露頭角,但名聲還遠不及陽羨茶。
那麼「建茶」是什麼茶?歷史上,閩北所產的茶統稱之為「建茶」。地方包含閩北建溪(發源於武夷山,流經崇安、建陽、建甌)兩岸及其上游、東溪之北苑、壑源和崇溪之武夷以及延平等地方所產的茶。
根據記載,建茶始於唐代。據《六貼》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每冬取溪水,水琢其清瑩者,煮建茗,供賓客飲之。」這裡的「建茗」就是建茶。開始的時候建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現,後唐貞元年間(785-805)建州刺史常袞改革工藝,改製成臘麵茶(臘茶,其乳泛湯麵,與熔蠟相似,故名臘麵茶),開始少量進入皇室和官宦之家,成為饋贈佳品。
臘麵茶開始時方形,後做成餅狀,加工及其精細,茶餅不足一兩而價值千金,作為貢品,深受皇帝喜愛。臘麵茶山印有象徵喜慶的飛鵲之類的圖案。當時雖然建茶無法與江淮茶區相比,但品質看得出是超群的。
宋代迎來大發展
在五代時期的南唐,建安鳳凰山創建「龍焙」,從此閩北北苑茶開始興起,逐漸「獨冠天下,非人間所可得也。熊蕃在《宣和北苑貢茶錄》中說:「蓋昔山川尚悶,靈芽未露,至唐末,然後北苑出為之最。」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宋太宗下詔「置龍鳳模,以別庶茶,龍鳳茶蓋始於此」。當時的建州茶人在蒸青研膏、臘面的基礎上,製作了蒸青大小龍鳳團茶,所謂龍鳳團茶,就是在茶餅內圈中心印龍模或者鳳模,外圈裝飾圖案花邊,龍鳳圖案為皇家專用,以區別於民間(其實就是在餅上印花紋唄)。
北宋不但在制茶技術大發展,民間也開始「鬥茶」。現在武夷山,潮州,台灣等地鬥茶風氣猶存。鬥茶始於建州,每年新茶做出來之後,都要在武夷山展開一場新茶評比大賽,獲勝的茶可以成為北苑官焙的原料。范仲淹詩中寫到「爭先買寵各出意,年年斗品充官茶」,說的就是當年鬥茶的盛況和參賽者的心態。
建茶在這段風潮中,風行大約半個多世紀,武夷茶也作為建茶的一部分,隨北苑進貢朝廷。隨著武夷山的逐漸為人所知,武夷茶也漸漸有了名氣。
元代武夷山設立御茶園
那麼武夷山茶,是什麼時候擺脫建茶,自立一派獨立門戶走出來的呢?根據清蔣衡《記十二觀》敘述:「元時武夷興而北苑廢。」宋元改朝換代,北苑貢茶從此沒落。元成宗1297年開始在武夷山籌建御茶官焙,大德五年(1301年),創皇家焙局於武夷山四曲溪畔,不久更名為「御茶園」,茶葉進貢達5000餅,北苑則交地方官府營辦。至此,武夷山御茶園成為「龍團」的御用定點生產單位,武夷山也由此聲名鵲起並走上歷史舞台。
明清武夷茶的衰落起伏和技術革新
到了明朝,武夷茶又因朝代更迭走向衰落。朱元璋一道聖旨「罷龍團鳳餅,改散形茶,使得延續千年的唐宋制茶以團茶、蒸青綠茶為主的工藝走向末路。過去以皇宮貴胄為主要消費人群的茶,走向大眾。
清代《棗林雜俎》說「明朝不貴閩茶,即貢,亦備宮中涴濯瓶盞之需......」。從此武夷茶走向一個低谷,由宋元時期名滿天下、不可多得的皇家貢品到明朝宮廷「涴濯瓶盞之需」(權當洗潔精了),這真是歷史的一個玩笑。
是禍兮還是福兮?其實我覺得朱元璋的這道聖旨對茶業影響深遠:一是他讓這些達官貴人喝的茶普及到尋常百姓,二是這種改革,導致茶葉必須已原葉進行生產加工,從而導致工藝的革新和發展,促使了紅茶和烏龍茶製作方法的發明創造。
廢團茶,興散茶之後,茶葉保留了原有的色、香、味、形,也推動了茶葉製作技術的發展和改革。明代中葉,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武夷人發明了將揉曬、發酵、焙烤結合的制茶新工藝。茶葉發酵處理後,滋味醇厚濃烈,湯色明亮,鮮艷紅潤,這就是今天的「紅茶」。明末開始,武夷山的茶,特別是桐木所產的小種紅茶,開始出口至歐洲各國,成為王公貴族的新寵。武夷小種紅茶製法不脛而走,在激烈的凈重中,先後被坦洋工夫紅茶、政和工夫紅茶、祁門工夫紅茶所取代,在19世紀末,逐漸衰落。
明末,崇安縣令為重振武夷茶,「招黃山僧以松蘿法制建茶」,綠茶炒青製法被引進,這是當時最先進的制茶技術。清朝初期,沿用明朝的炒青綠茶製法,創造了獨特的做青工藝,通過「邊萎凋邊發酵」過程中,然後等葉緣變紅後,通過高溫殺青,阻止紅變,形成「三紅七綠」的獨特風格。成茶即有綠茶的鮮爽,又有紅茶的濃醇,湯色金黃,香氣馥郁。這就是介於全發酵和不發酵之間的烏龍茶。
清末,由盛而衰
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英國人已經在印度阿薩姆等地成功種植茶葉,對武夷山的Lapsang Souchong(正山小種)的依賴逐步減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人們的生活、經濟貿易均受到影響,茶園開始荒廢,產量不足萬斤,武夷岩茶几乎面臨絕境。
其實這個時期,武夷岩茶也出現了新的發展,大家都知道賣國的《南京條約》吧(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其中的重要條款「五口通商」簽訂後,促進了商貿的發展,烏龍茶類的武夷岩茶開始名揚海外,銷量劇增。當時武夷山有茶園近萬畝,岩茶廠150多家,茶莊80多家,岩茶產量達六十多萬斤。這個時候武夷岩茶也開始分具體的花色,湧現了「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等四大名叢。茶葉貿易市場也由下梅搬到赤石。
後民國時期,戰亂不斷,民不聊生,茶園荒廢。直至1940年到1945年,一批茶界有識之士(一批茶學泰斗比如吳覺農、張天福等),選定既產名茶又沒有被日本佔領的武夷山作為研究發展基地。苦心經營「示範農場」,籌辦「茶葉研究所」,致力振興中華茶業。
......
1999年,武夷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茶開始近年來的輝煌。
馬頭岩#本文部分節選《名山靈芽-武夷岩茶》一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