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或許是「麥田守望者」
1
最近看了兩部電影,一部叫《三塊廣告牌》,一部叫《伯德小姐》,涉及到兩組母女關係,令人感慨不已。
《三塊廣告牌》講的是一個「永不妥協」的母親,女兒慘遭殺害,遲遲破不了案,她租用公路邊的三塊廣告牌,上面分別寫了三行字:
愛女被強姦致死
兇手至今逍遙法外
威洛比警長你到底想怎樣
顯然,這給警察局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警察局也想辦法反擊,試圖阻止這種行為,但是,什麼都比不上這位母親的堅強意志,她甚至縱火燒了警察局。實際上,警察們在這個案子上並沒有瀆職,也儘力了,但對這位母親來說,遠遠不夠。而威洛比警長,原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警長,因為此事受到很大的壓力。並且,他處於癌症晚期,時日無多,最終自殺。
偏執,是這位母親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母女關係悲劇的源泉。這種偏執,毀了夫妻關係,老公早已經離開;這種偏執,也毀了親子關係,兒子覺得無法忍受。而她最後一次見女兒,也是因為女兒要借車,她不給,讓女兒走路,女兒情緒激動地說:
「我希望我在路上被強姦。」
母親還擊說:「是的,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強姦。」
結果,一語成讖。
整部電影,就是母親與警察局,不,與整個世界較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諒解或和解,只有持續不斷地行動,行動,行動,無望但又絕不放手地試圖找到兇手。這位母親複製了她與女兒的相處模式,無非是,這次的受害者是其他人而已。她試圖以此釋放內心深處對女兒的無限內疚,然而,仇恨之路同時也是毀滅之路,她不知道,真正需要改變的乃是自己。
《伯德小姐》,講處於青春期的女兒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這是一位在各種生活壓力下負能量爆棚的母親,擅長諷刺、挖苦、批評等各種負面評價。電影一開始,就是母女在車裡激烈地爭吵,最後突然地,女兒不見了……她跳下了疾速行進中的車,最終胳膊摔斷了,電影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打著繃帶。
看這段台詞,是不是很熟悉?
母親:你知道養大你要花多少錢嗎?
女兒:給我一個數字!養大我究竟要花多少錢?我長大之後還給你,我會給你一張支票,那樣我就再也不用跟你講話了!
忘了說了,這個家庭中的父親,是個一直在吃藥的抑鬱症患者。
習慣了看美國大片的朋友,這兩部電影請繞行。但是,我覺得做老師的,做父母的,不妨看看。甚至,可以反覆看,拆解其中的許多片斷。
2
劇中的母親,很熟悉。
她們的一生,都在為家庭操勞,為兒女操勞。工作?只是為了換取工資,更好地幫助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至少維持下來。因此,她們把美好生活的願望,寄托在了兒女們的身上。她們當然也時時保持警覺,生怕兒女們不努力,被欺騙,不感恩……
於是,衝突便不可避免。
當母親們面對兒女,尤其是女兒的時候,相處模式中便充滿了負面評價。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請你回顧一下,在你最近與女兒的交流中,有多少次是在肯定她,與她分享,有多少次是在評判她,充滿了指責?當負面溝通達到一定的比例時,家庭就會成為一個想要逃離的地方。
指責一個人,評判一個人,並不會使她變得更好。
那麼,為什麼一位母親,還是傾向於評判自己的女兒?
因為她認為,我確實看到了你不好的地方:你邋遢,不收拾房間;你懶散,不努力學習;你撒謊,背著我談戀愛……我指出來,是希望你改正,希望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但是,這位「母親」,遺忘了幾條常識:
1.你的感覺,往往不代表事實。許多你以為的真相,實際上不過是偏見。你看得到女兒的懈怠,看不到她內心的向上。許多無謂的爭吵,是缺乏澄清與理解,尤其是缺乏傾聽,將自己的感覺當成事實基礎,然後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
2.人都會犯錯誤,你的青春有多好?沒有墮落機會的人,永遠不知道什麼是自由!
3.當你的孩子遇到問題,哪怕是主觀墮落的時候,她內心渴望你說:「沒關係,我一直在你身邊,需要時,我會和你一起面對。」她不希望你指出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因為在多數時候,你指出的,只是她已經知道的東西。你要做的,不是評判,而是接納與協助,這需要充分地釋放善意。
4.許多所謂的對孩子的好,所謂的「愛之深,恨之切」,並沒有你以為的那樣純粹,往往夾雜了毒素:你的失意甚至失敗,你的怨恨……
最近聽書,聽到一個很好的比喻,大意是說,好的父母,是「麥田守望者」。孩子們在麥田裡自由地遊戲,犯錯甚至受傷,父母的職責,不是干預,而是守在懸崖這一邊,防止孩子掉下懸崖。
這個比喻是什麼意思呢?
是說父母要給予孩子安全與支持。更是說,親子關係要有界限感。在界限之內,孩子是自由的,自由地探索和犯錯,除非主動尋求你的支持或你們關係良好,否則,不要干預。在界限之外,什麼不能做,清清楚楚。孩子一旦知道了邊界,並且理解了邊界的必要性,親子之間就很容易母慈女孝。
現在有的家庭,孩子倒個水,都要指責倒的高度不對,孩子無所適從,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的生命不被尊重,他並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只是一個傀儡。
沒有人喜歡這種感覺,你也是。
3
實際上,許多母親也很崩潰,也想極力地改進與女兒的關係。甚至去參加一些培訓,或者研究諸如《正面管教》、《父母怎樣和孩子說話》(都是我推薦過的好書)。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
怎樣說話固然重要,然而比怎樣說話更為重要的,是主宰我們怎樣說話的內在觀念,甚至,包括了我們對自己生命的整體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一位母親,會將自己不成熟的人格,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我們為什麼會那樣跟孩子說話?並且控制不了?
因為我們十分焦慮。
為什麼我們十分焦慮?
因為我們心存恐懼。
為什麼我們心存恐懼?
因為我們怕女兒會失敗,會無法擁有一個理想的未來。對一部分父母來說,更怕女兒重複自己的命運。
而在所有這些恐懼的背後,是我們對幸福的片面的理解。我們將幸福理解為一種依賴於外部得以成全的東西,而沒有理解為人的一種內在機制。真正幸福的人,無論貧窮或富有,都有更高的概率是幸福的。而心懷恐懼的人,哪怕富甲天下,也未必幸福。至少,幸福是不穩定的,與得到或失去密切相連。
可怕的不是貧窮,是貧窮感。
我們要培養的,是在任何處境下都能夠保持樂觀,並能夠保持幸福的孩子。這不是教出來的,是你展示給孩子的。不要說我們窮,所以你得努力。而要說,雖然我是窮媽媽,但是我愛你。
這裡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部電影,《美麗人生》。在猶太集中營中,父親仍然給了兒子儘可能好的童年。當你滿腔怨憤,覺得老公和孩子都欠你的,你怎麼指望培養出一個樂觀的、有吸引力的女兒?
兩部電影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兩位母親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都表現出一種「愛無能」。
所謂的「愛無能」,就是無法表達愛,或無法以正確的自然的方式表達愛,而是以偏激的,負面的方式表達愛。
驚心動魄的場景是,在《伯德小姐》中,母親給女兒寫了許多信,表達自己的愛,但是,最終都扔垃圾筒了,所幸被撿回來了。而當女兒要去紐約上大學了,父母開車送去機場,母親甚至沒下汽車,不顧女兒的哀求,說,你爸會送你過去的,我不想在這裡停車,機場停車費很貴。然而,她驅車離開後,卻滿臉眼淚,並驅車返回,與丈夫抱頭痛哭。
她愛女兒。
她只是患了「愛無能」。
4
對孩子最好的愛究竟是什麼?我曾經長久地想過這個問題。
給她安全
給她自由
成為她的榜樣
「成為她的榜樣」,不是要成為她的榜樣。
這話有些難理解,我的意思是說,不是為了成為她的榜樣而成為她的榜樣,而是因為我們自身生命的目的,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中國人當然更重視親情,我對於這件事,向來有別樣的看法。
孩子或者家庭,向來不應該成為生命的全部。因為人活著,總是在家與世界之間往來,就像泰戈爾所寫的《渡船》。所有的捆綁,最終都可能是傷害。你看看,過個年,許多孩子的內心交織著複雜的情感,既想過年,又怕過年。因為我們被一種叫親情的東西捆綁著,既離不開它,又能夠感覺到它帶來的束縛。何苦呢?
當我聽到一位母親,無數次地發自內心地表白,說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是自己生命的意義時,我的第一判斷,是這位母親,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是沒有多少價值的。
是的,你會感動孩子,終有一天。哪怕她跟你爭吵,想要離家,最終她會深刻地明白你愛她。——其實她一直都明白。後來她長大了,果然很孝順,開始跟老公爭吵過年回哪個家的問題,你覺得這是你的勝利?
那簡直太悲哀了,她已經成了你。
這肯定不是我的生活,因為我有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在春節時,讓女兒越過千山萬水來看我。我會說,過好你自己的生活,以最自然的方式來對待父母,無須內疚,不必有負擔。想了,順路了,就回家看看,永遠為你保留一個房間。忙了,有事了,就各忙各的,就這麼簡單。
承歡膝下?我該有多煩!
孩子正值青春期時,許多父母正值中年,這是最容易油膩的年齡。庸俗、瑣碎,又自以為是。
我還是那句話,高質量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中年的庸俗,莫過於自私、狹隘、封閉,總想著為子子孫孫留這留那,這是另一種不必要的自作多情。心理根源,仍然是恐懼。我甚至連養老保險都沒買,從不為「老無所依」而擔憂。老了,只要我思維敏捷,即可自養,如果痴呆了,活著何益?更重要的是,就為了「老有所養」,將自己與某種體制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我是不願意的。
何妨敞開自己,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做一個幸福而自由的人?
生下你,給你儘可能好的教育,這就是我能為女兒做到的極限,但我無法負擔你的一生,更無法犧牲我生命的可能性,去成就你。畢竟,我有我的熱愛,有我對女兒之外一些人的責任(例如團隊),有我對自己生命可能性的無限探索。
我相信,唯有我們無限地成長,自由地成長,才是給女兒最好的教育。
與父母們共勉。
推薦閱讀:
※3個遊戲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怎麼樣才能讓小孩變得更獨立一些?適度放手吧,不要成為孩子獨立的障礙
※棍棒下面出孝子嗎?分析中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差異
※孩子理解認知能力很差怎麼辦?
※如何擺脫家庭背景對你的影響?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