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回顧七十四:阜陽戰役

1947年12月中旬,劉伯承離開大別山到達淮西;由於手中無兵可調,顧祝同遂詢問正在皖中滁州整訓的74軍軍長邱維達,是否已可以參加作戰?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顧祝同令74軍進駐淮西。

淮西最重要的兩個據點是蒙城與阜陽,邱維達令羅幸理58師駐守阜陽,自率王夢庚51師與軍直進駐蒙城。(兩地間相隔200餘里)

此時劉伯承手上有楊勇一縱及張國華獨立旅兩個縱隊,但楊勇一縱在大別山期間損失了1萬餘人,兵員缺額較大;張旅雖然有9個團25000餘人,但其部成分複雜,漢奸、土匪大量摻雜,更缺乏大規模陣地作戰的經驗。因此,雙方各有所忌,倒也基本相安無事。

到了1948年3月下旬,中野二縱、三縱、六縱全部到達淮西;南渡黃河之後即調撥粟裕指揮的王秉璋十一縱亦告歸建;聶榮臻奉毛澤東指示又從華北軍區抽調3萬人南下,補充中野各縱隊缺員。

此時,劉伯承在淮西已擁有六個縱隊13萬人的實力;劉伯承遂摩拳擦掌,準備拔掉蒙城、阜陽這兩個眼中釘。

劉伯承決定先打阜陽,再打蒙城。這是劉鄧中野離開大別山後之第一戰,劉伯承、鄧小平志在必得,不容有失,因顧慮二縱、三縱、六縱甫抵淮西,元氣尚未恢復,劉伯承又請華野宋時輪十縱前來助拳。

1、 以楊勇一縱、王秉璋十一縱,並自張旅抽調戰鬥力較強的3個團,由金紹山指揮;以上三部擔負阜陽主攻,由楊勇任攻城總指揮;

2、 中野二、三、六縱及華野十縱負責周邊阻擊敵援;

3、 張國華獨立旅其它各團負責各處接應;

4、 戰事定於1948年3月28日發起。

然而,令雄心勃勃的劉伯承、鄧小平失望的是,阜陽戰役的結果,卻是劉鄧中野再也無法在淮西立足了。

74軍58師9千餘人自進駐阜陽後,師長羅幸理以劉炳均172團、蔣立先174團駐守阜陽城關,由蔡鄂亞173團三個營分駐於阜陽周邊的潁上、插花、太和等地(基本與阜陽都相距80里左右),作為外圍警戒。

3月28日,共軍對蔡鄂亞團的戰事在三地陸續打響;對阜陽城的攻勢亦於29日發動。

得悉劉鄧共軍圍攻阜陽後,蔣介石令白崇禧、顧祝同速派兵增援。

由於華野共軍在蘇北建立韋國清第四兵團,據稱要南渡長江,顧祝同此時正忙於調集兵力,準備進剿,並因此將其頭號嫡系幹將黃百韜25軍調離大別山,投入蘇北戰場;

而粟裕兵團卻又北渡黃河進駐豫北,顧祝同一時也搞不清華野倒底是何戰略,遂令邱清泉整編第五軍(轄邱清泉第5軍、高吉人70軍)進駐魯西南,監視粟裕同志動向。

接到蔣介石命令後,顧祝同乃從邱清泉部抽調70軍鄧軍林96師(該師配屬第1快速縱隊),又自駐守徐州的88軍抽調李文密新21師,令兩師速速南下蒙城,統歸74軍軍長邱維達指揮;

白崇禧這邊,則是大動干戈,他令信陽指揮所主任張軫率領熊綬春14軍、楊幹才20軍、魯道源58軍立即東進赴援,令在洛陽的胡璉18軍亦兼程東援;為防劉鄧回竄大別山,又令張淦兵團迅速向淮河南岸集結。

胡宗南得知胡璉將離開洛陽後,也毫不客氣,令其部張耀明38軍亦立即返回潼關(裴昌會兵團全師北上增援洛川,關中空虛);鄭州指揮所主任孫震見洛陽守軍只剩其部41軍嚴翊124師,乃令嚴翊返回鄭州。千年古都洛陽就此成為一座空城,4月5日,陳賡兵團兵不血刃進佔洛陽。至此,直到大陸淪陷。

阜陽之戰,是74軍重建後的首戰。羅幸理對即將打響的大戰,所做的戰前動員倒也簡單,他在阜陽城頭高懸旗幟,上書:「洗雪孟良崮之恥,便在今日。」

楊勇對阜陽的攻勢,從一開始便不是很順利,一縱、十一縱出動三個旅圍攻外圍的蔡鄂亞173團三個營。十一縱32旅對太和的進攻尚算順利,一舉殲滅守軍173團第3營;一縱20旅進攻插花,雖然最終消滅了守軍173團第2營,但該旅59團也遭受重創;而在潁上,蔡鄂亞率其團部及第1營竟然一路猛衝猛打沖回了阜陽城,這讓劉伯承、楊勇吃驚不小。

3月29日起,楊勇一縱3個旅負責進攻阜陽東關、南關,王秉璋十一縱3個旅並指揮金紹山獨立旅負責進攻西關、北關。三路攻城部隊總計5萬餘人。

楊勇一縱攻城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城關兩處制高點文峰塔、奎星樓的爭奪。一縱戴潤生第2旅經過30日、31日兩天兩夜血戰後,終於在4月1日清晨佔領文峰塔;而對奎星樓的攻擊,直到最後戰敗撤退亦未能得手;

王秉璋和金紹山面對的是58師蔣立先174團。自進駐阜陽後,58師在此構築了大量鋼筋水泥澆築的連環子母堡,以交通壕、塹壕相連接;十一縱自29日發動強攻,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代價;

3月31日晚,一縱吳忠20旅突破東關,攻入城區,58師師長羅幸理親率師直展開反衝鋒,58師的16支火焰噴射器發揮了奇效,突擊在前的20旅58團一片片被燒死在衝鋒路上,吳忠率全旅拚死與58師師直絞殺在一起,雙方展開白刃戰;劉炳均率172團一個營封鎖住20旅的退路,從背後猛烈進攻,吳忠為防全師覆沒,不得不率殘部撤出城關;

就在吳忠20旅突入東關的同時,駐守北關、西關的蔣立先174團突然組織了敢死隊對王秉璋十一縱展開逆襲,王秉璋猝不及防,許多人在護城河裡被淹死、踐踏而死;

負責進攻南關的一縱戴潤生第2旅,對手是從潁上逃回的蔡鄂亞173團殘部,由於長期無法控制文峰塔、奎星樓兩個制高點,擔負主攻的薛宗華第8團幾乎全打光了,戴旅也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

4月1日,邱維達率領所部3個師離開蒙城,西進阜陽;

當晚,劉伯承下令對阜陽四關展開最後一次總攻;楊勇令傷亡重大的吳忠20旅撤至二線休整,令楊俊生第1旅接替東關主攻;

楊勇一縱、王秉璋十一縱、金紹山獨立旅以最後的力量血戰至4月3日深夜,張軫兵團及胡璉18軍到達豫皖邊界,邱維達部進抵利辛並與宋時輪十縱發生戰鬥,張淦兵團亦有北渡淮河動向;毛澤東、劉伯承、鄧小平緊急商討後,決定劉鄧中野分路突圍,西去豫西,與陳賡兵團合流。

4月4日清晨,阜陽四郊,歸於平靜。

阜陽戰役,共軍傷亡1萬餘人,58師傷亡兩千餘人;王秉璋、吳忠、戴潤生等認為這是國共內戰爆發以來,其遭受的最慘烈戰事及最大犧牲。

劉伯承又從張國華部補充了新兵1萬餘人,令張國華、金紹山繼續在淮西打游擊;

劉鄧所部五個縱隊10萬人離開淮西,分途向豫西逃竄,沿途被國軍追擊,加之逃兵眾多;當4月16日西越平漢路與陳賡合流時,劉伯承點算所部已只有7萬人;而歡迎他來到豫西的陳賡同志所部也是7萬人。

阜陽戰役的失敗,使得毛澤東重新審視劉伯承的戰役能力,也迫使毛澤東反省粟裕所提出的的中原作戰戰略,或者說,他更加倚重粟裕。


推薦閱讀:

國共內戰回顧四十:東北的部隊整編與反貪
國共內戰回顧之十八:顧祝同與胡宗南(下)
國共內戰回顧三十:魏德邁報告(下)
國共內戰回顧四十七:柳林之戰

TAG:國共內戰時期 | 劉伯承 | 張靈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