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中的「動作」
表演中的動作
動作是表演藝術的基礎。離開動作就談不上表演。舞台、銀幕上的人物總是處於不間斷的動作之中,演員是通過鮮明、準確的動作來體現人物形象的。
動作,包含著心理動作和形體動作(當然,還有語言動作),兩者是緊密結合,有機統一的。人的形體活動總是同一定的思想活動、心理狀態相聯繫的。形體動作是在思想活動、心理狀態的支配下產生的;思想活動、心理狀態也總要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沒有思想的動作和沒有動作的思想都是不行的。
有的演員一提到動作就單純認為是外在的形體動作,卻不知思想活動也是動作---內心動作,或是把內心活動與形體動作隔裂開,彼此孤立起來,都是不對的。
舞台、銀幕上人物的動作需要準確、鮮明、恰當,符合特定的人物性格,符合劇本情節的要求。演員該怎樣尋找人物的動作,在舞台上正確地行動呢?
這得從了解人們在生活中行動的規律著手。生活里的動作和行動,歸納起來離不開三個環節,即:做什麼、怎麼做,和為什麼做。我們把這三個環節稱為動作的三要素。做什麼,指動作的任務;怎麼做,是動作的具體內容和方式;為什麼做,則是動作所要達到的目的。
動作三要素是演員掌握人物動作的鑰匙。 所謂"任務"即是:此時此刻你做什麼。生活中人們的動作 總是在一定任務的推動下產生。
比如,和同學們相約去鄉下踏青。圍繞這個任務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動作。因為從來沒有去過鄉下的城裡孩子被藍天大地深深吸引了,有的在捉蜻蜓,有的坐在地上攀談,有的下河去摸魚,有的卻因為自己的心事而坐立不安。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表演同樣如此,演員首先要弄清楚人物此時此刻要做什麼,也就是要抓住人物的任務。任務明確了,知道現在要做什麼,才能在任務的推動下產生相應的動作。 "任務",是人物動作的依據,也是激發演員積極行動的動力。
諸如:抗旱、搶險、巡邏、搜查、尋找、偵察、救人、滅火、炸 掉敵人碉堡、甩掉追擊的敵人、排除機器故障……等等,這些任務能促使演員(人物)積極地去行動,產生一系列具體的動作。同樣:等待、安慰、試探、掩飾、表白、激怒對方、求得對方諒解、判斷敵情、思考對策、鼓舞戰友鬥志、堅定同伴信心……等等,這類側重於內心活動和情感活動的任務,一樣具有很強的動作性。
現在,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對於表演當中的「動作」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了嗎?
推薦閱讀:
※關於藝考生的近視和眼神問題
※為什麼美國有很多不是專業學表演的演員?
※如何評價迪麗熱巴的演技?
※學表演,是不允許生病的!
※演員試鏡的時候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