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醫生的我們
我們經常使用給不同年代的人們打標籤,比如70後、80後等,而且每個年代的人們都有人在抱怨生不逢時,然而目前主流的埋怨還是來源於80後,出生在80年代的我們確實承受著各種的變革,比如我們出生即經歷了計劃生育,上小學即經歷了國企改革和父母下崗,高考即經歷了大學擴招,工作後即經歷了房價暴漲,在耐受了蘇丹紅、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的摧殘後,我們依然茁長成長到今天。如今我們雖然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然而依然被房子、車子和孩子三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而身為80後的醫生目前還面臨著一個變革——「醫改」。也許在非醫療行業的人群開來這是遙不可及,然而這切切實實關係著千千萬萬的家庭,應該成為社會焦點的話題卻在當今物慾橫流,無暇顧及健康的人們當中顯得特別渺小。
什麼是醫改?在解答這個問題之間首先看看我們的媒體經常報道的「看病難,看病貴。」相信談到金錢即觸碰到了大眾的敏感神經,很多病人經常埋怨「現在看病確實很貴,看個感冒發燒都花了幾百塊錢」,「住一次院5000元起步」。我也覺得看病很貴,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只能說「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之前的微信上瘋傳了一則國內家庭在美帝度假時看關節脫臼的新聞,簡單的一個複位,在美帝看了3個醫生,花了1767.8美元(合計人民幣11800元),這在國內如果認識骨科醫生也許一分錢都不用花。那麼為何美帝醫療那麼貴呢?因為他們的醫生很值錢,在醫療費用當中有一項就是醫師的費用。普通醫生無論有沒有處理,接診費是200刀起步,急診的將達到1000刀,看大牌醫生或者請大牌醫生做手術那更加是天文數字。而在國內醫改以後雖然有所提升,但是主任號都還是30RMB起步,而且主任根本一分錢拿不到,某些人還嫌貴,這讓飽讀詩書的我們情何以堪。在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代,國家對醫療行業的投入不足,於是發文可以通過藥物加成來補償醫院的收入,這意味著醫療行業開始自負盈虧和市場化經營,那麼眾所周知,市場講求的是盈利,這樣造成了另一個極端,對於醫院來說需要不停創收,對於醫生而言也是要不同創收,所以當時作為80年代的我們剛剛在青春期一旦有個感冒發燒,即經歷了各種抗生素、激素和輔助藥物狂轟濫炸。在那個過度醫療的時代,我們都是犧牲者,如我的親表弟由於年幼時體質衰弱,經常發燒,每次發燒都是打肌注(具體什麼藥物不知道,很可能是激素,因為退燒快),以致右側大腿神經受損,臀大肌萎縮。而我自己小學時骨折複位以後毫無疑問常規注射抗生素。所以目前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等那一天真有細菌感染時抗生素還管不管用。
而且在醫院擴張創收的同時,單靠抗生素、激素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所以所謂的輔助用藥、中成藥應運而生,就拿在我實習醫院來說,宇宙某最大中醫院,每個住院病人都每天都輸注了3-4種這些藥物。這些藥物往往療效不確切,不良反應未知,只是一個好處,就是為醫院和醫生帶來了利益。確實在這種醫療形勢下醫生救死扶傷的本性確實變味了,這不能怪醫生,他們也是被逼的,單靠醫院的工資不要說在城市落腳了,單養活自己都成問題。
而之前所說的醫改就是要整治這些不合理的、過度的醫療情形。而剛好又被我們80後的醫生碰上了。首先醫改的第一大招就是取消藥物加成,這意味著醫院收入來源減少了一大塊,雖然醫療費用有所增加,但是最終還是抵不過減少部分,直接造成醫院和醫生收入下降,那麼作為醫生怎麼辦,也許在過往的時代還有灰色收入補充,但是國家立即填補了漏洞,放出第二大招:嚴控葯佔比和耗材佔比(耗材佔比就不詳談了),原來每個醫院的葯佔比都在60%以上,直接要下降至30%以下,這在我看來是好事,因為這直接限制了高價輔助用藥的使用,也規範了抗生素的逐級使用原則,我是不喜歡因為自己獲利而隨意使用貴而無用的藥物從而損害患者利益的。但是中國人往往喜歡鑽政策漏洞,比如為了使用某些輔助用藥,而給患者過度檢查,當然這只是沒有良心醫生所為,其實大部分醫生還是從患者利益出發的。第三大招就是限制三甲醫院的門診量,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本來三甲醫院就是為了看疑難雜症的,但是目前很多發燒感冒都跑到大醫院就診,或者很多慢性病人都去三甲醫院長期開藥,某些醫院還專門開設開藥門診,這在新醫改以前當然是好事,因為藥物有利潤,而取消加成以後反而成了累贅,包括門診的藥房開設都是虧本的,所以很多醫院直接取消普通門診,分離藥房,讓慢性患者和輕症患者到社區醫院就診取葯。這似乎看起來好像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然而卻損害著部分患者的利益,因為社區醫院往往藥物不齊全,導致了患者社區醫院無葯可取,最後還是返回大醫院,然而大醫院不能開,難道就讓這部分患者自生自滅嗎?當然後面還有解決方案。以後還有第四招、第五招等。醫改的方向其實是好的,只是在這個社會中損害了醫務人員的利益,尤其我們80後的醫生上有老,下有小,還背著房貸,怎樣才能在這個變革時代不被淘汰呢?
我們80後的醫生都是經歷了殘酷的高考上來的,想當年我們高考的時候醫學院是所有學院種數一數二的高分。論智商我們毫不孫色,正如梁啟超所言「窮則變」,我們已經有先驅者開啟了互聯網+醫療的新模式,而且最近還獲得了國家的一致好評。當然互聯網上是不可能看病的,也不要輕易相信互聯網,不然就會有第2個、第3個「魏則西」。在我看來互聯網+醫療只適合做慢性病管理,包括隨訪和開藥,診療方面還是要到醫院,再說了在互聯網上好不認識的醫生怎麼能夠輕易相信呢,在醫學課第一課講的就是醫患溝通,雙方彼此建立了信任關係,後續的醫療關係才能維持。所以線下工作室同等重要,在我所知的80後朋友中已經開始有人在開發了,可惜目前醫生的生產力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某些專家們還沉浸在既得利益群體舒適區中,而80後醫生還沒能完全成熟,所以這方面還處於停滯階段,但是我相信那一天總會到來的。第三個通過學科間的交融強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尤其是在現代的信息時代,單靠單個技能就能吃飽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說僅僅因為自己是醫生,只會看病、做手術,而由此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那麼在未來的10年將會被淘汰,人工智慧的產生肯定能夠取代那種刻板的,可重複的工作,即使再精細的手術,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也將變得簡單。但是人工智慧不能替代人類是我們的大腦。雖然alpha Go可以在圍棋上戰勝人類,但是也只有在圍棋的規則中獲勝,而在規則以外的它將無所適從,比如規則的創立等。而人類身體本身就是有序和無序的整合體,有序部分如人體物理解剖等可以在人工智慧上模擬,但是在無序的過程如人類的情感、智能和人類間的關係等人工智慧將無法處理,因為本身這部分就是一個混沌狀態,所以在醫療方案的制定上人工智慧是不能替代人類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即使高血壓病,人工智慧診斷準確,給葯得當,但是患者根本不能依從,這樣又何談治病呢。在醫療過程中不僅包含科技部分,人文部分只有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以後才會實現。其實除了培養人文素養以外,還有很多科技知識可以通過多學科交融獲取,在新時代的醫生中如果計算機水平還局限於打字寫病歷那麼以後的發展前景也是有限的。就拿腦外科而言,計算機技術已經完全可以模擬出3d大腦模型,在手術策略和併發症的預測上已經是很大的提升,新型的計算機技術還可以融合結構與功能影像,還有腦電數據,在探討腦功能的道路上又跨越了一大步。所以以前認為只要會做手術就可以的腦外科醫生在未來只能說是「工」,而在手術以外懂得更多才能稱為「匠」。當然還有很多學科交融的方向以待發掘,比如大資料庫的建立和數據挖掘技術等。80後的我們雖然面臨各種動蕩,但是也能在其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天空。
時代唯一不變的是總是在變化。在醫改時代洪流中,單靠開藥創收就能獲利的舒適區已經消失。80後醫生的我們應該尋找屬於我們的道路,即使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依然保持著我們的良心,維護著我們的尊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推薦閱讀:
※醫生是什麼?
※婦女肚大像懷雙胞胎 醫生竟取出1個足有臉盆大的腎,咋回事呢?
※醫生猝死值得學習嗎?
※醫生猝死,網友評論:醫生多的是,不差這一個
※如何預防腦梗塞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