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定價與信用風險

存款大戰白熱化,收益率成為各家銀行競爭最後的秘籍。

理財、信託、結構性存款……不知道還有什麼幺蛾子,你方唱罷我登場,笑看存款搬家忙。

有心人對比發現:國有大行的存款利率上浮、理財產品收益率總是那麼吝嗇,不管市場風雲如何變幻,我自巋然不動,就是那低得可憐的比例,可是,主動上門來存款的客戶依然絡繹不絕。

相反,一些小銀行、新開行,在利率上浮、理財產品收益率方面,一家比一家大方,看誰上浮得高,看誰送的禮品多,一時間,存款市場一片硝煙,弱者花錢刷存在感,還有惡意競爭引起的武鬥。

緣何如此?

風險定價。

大行收益率低,儲戶仍然哭著鬧著送錢,只因為信任,認為大行不會倒閉,沒有風險,存款有保障。小行實力弱,結果很可能是倒閉的風險較大,一旦存款拿不回來了,利率再高有啥用?保守的人寧願去大行存款,損失點利率沒關係,安全事大。

同樣的問題,在信貸市場同樣存在,而且表現更為突出。

小額的生產經營貸款,利率可能上浮到基準利率的2倍甚至更高,仍然不太願意放給他;大的優質客戶呢,拿到幾千萬上億的貸款,可能執行的是基準利率甚至還要下浮,天理何在?

天理很公平,經濟學中的馬太效應,在東西方不同的文化中得到驚人一致的解釋,咋就辣么巧呢?道德經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說,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看似殘忍的現實,卻是市場經濟最好的選擇。

很多銀行都有這樣的行規,風險審批人員不背指標、不為利潤負責,所以,貸款利率上浮多少他不需關心,所以,在審批意見中經常出現:同意給某某貸款某某萬元,期限某某,還款方式某某,擔保方式某某,利率按業務部門的建議執行。

貸款審批整個過程,業務部門只能對利率做主。

從追求利潤考慮,只要客戶肯接受,貸款利率越高越好,會不會高到離譜呢?

比如,某貸款產品利率可以是基準利率上浮80%-120%,某企業經營紅火,年收入6000萬元,申請全額房產抵押貸款400萬元,很痛快地接受利率上浮110%,這正常嗎?

風險定價。

我們會主觀地認為客戶對高利率的容忍度,體現了他對資金的渴求,風險也相對較高。

定價不對,就會產生新的風險。

有不同意見說,他不是有房產嗎?

關於以抵押物做信貸決策的觀點,我只能呵呵飄過。

案例中的利率定價一定有背後的原因。當你發現大家都是傻子,或發現對方是傻子卻又不知道他為什麼傻的時候,真的傻子是你自己!


推薦閱讀:

從現金流類型分析企業所處的行業階段及其風險

全民皆兵,神一樣的全面風險管理

逾期客戶的教訓在哪裡?

一縷陽光就能出賣她

銀行怎樣與貸款中介相處

通過啟信寶查詢發現隱形負債

企業有沒有前景,先看老闆有沒有「前科」

榕樹下的悲劇-現場調查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李詢金:想要賺錢、就要知道如何管理風險(潛在損失)。
信用風險評分卡開發指引第五章----評分卡生成
信用卡評分模型(R語言)
書非買來讀,送禮須謹慎
與信貸相關的數字魔咒

TAG:信貸審查 | 銀行業務 | 風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