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解構中美貿易戰及個人投資策略(一)

摘要:中美關係為什麼最近變得風高浪急?本文從兩個可怕的技術拐點,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必然性。貿易戰背景下,個人投資者如何規避風險抓住機會?本文從財務投資和創業方向等不同角度從給出供大家探討的方案。

最近關於中興事件被大量討論,有個有趣觀點比較流行:美國封殺中興,雖一劍封侯,卻警醒中國,讓中國加速實現國產替代,反而傷害美國自身,所以美國此招是得不償失的昏招。

中興事件雖是中美博弈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但也只是美國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系列動作中的一個。與中國貿易戰,美國國內或許還有一定的分歧,但以國家安全為由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在美國內部卻是高度一致,沒有任何分歧。

國與國之間博弈,都是經過各種系統推演,用「昏」、「傻」、「短視」等字眼評價美國措施,實際是在鄙視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智庫。國家間博弈是以理性為主的,美國能做出封殺中興的行為,一定是基於當下最優的選擇。

中興事件背景是中美貿易戰,美國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和中國發動貿易戰?表面上貿易戰起因是中美間巨額的貿易逆差,正好趕上精打細算的商人總統特朗普,所以戰爭爆發了。中美貿易逆差一直存在,而且美元霸權天然要求美國保持逆差狀態。美國一直用貿易逆差來迷惑全世界,你們看,我是貿易逆差,你們佔了我大便宜,你們的發展是搭了美國的便車。實際上,美國的貿易逆差等價於美元順差。什麼是美元順差?就是美國用印的紙換取其他國家辛苦製造的真實財富。況且,數字時代,連印錢的環節都省了。所以沒有所謂貿易逆差,只有美元順差。

人一旦過上這種躺著就來大錢的生活,就不會再想回到過去起早貪黑,才能賺點小錢的日子。很多人諷刺美國儲蓄率低,其實人家不需要儲蓄,當你手上有印鈔機的時候,你為什麼還要儲蓄?美國常年逆差已經積累到二十多萬億美元,所以貿易逆差不僅不是美國排斥的,還是美國想要的,必須的,這就是以美元為核心的金融霸權。

金融霸權之下,量化寬鬆,大發美元,金融危機不僅化解了,美國股市還節節攀升。但是美元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超過需求的濫發鈔票,必然引起通貨膨脹,美國也是有節制的。要發鈔票,就要提升鈔票需求。因此任何提升美元需求的行為,美國都會提倡,任何抑制美元需求行為,美國都會遏制。國際貿易發展,會提升美元需求,所以一開始的全球化,美國是提倡的,並且為全球化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

但全球化發展到以區域整合的階段時,美國就不樂意,歐元產生不僅意味歐洲內部交易不再使用美元結算,而且還產生一個和美元競爭的貨幣,所以科索沃戰爭打響了,戰爭打完了,也不能讓西歐太平,那就為西歐樹立一個敵人,最佳人選非俄羅斯莫屬。西歐和俄羅斯各種紛爭和敵視狀態的根源,可以在這一框架下得到很好解釋。在東方,當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曙光初現時,釣魚島危機出現了;當中韓撇開日本單獨談時,薩德危機出現了。美國不允許這種不使用美元的區域經濟體出現,況且中國還特喜歡搞繞開美元的貨幣互換。在金融霸權體系之下,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是不存在的,沒有貿易逆差反而會成問題,沒有貿易逆差,怎麼印鈔票呢?

美國對中國國際貿易發展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中國國際貿易發展,肯定是需要美元的,美國歡迎。另一方中國實力增加,反過來又會增強挑戰美國的實力。美國設計的國際體系中,是給中國留有位置的。美國人口數量無法進行全產業鏈的生產,70年代美國開啟以計算機為標誌的新經濟,低端的產業就只能移出美國,恰逢中國改革開放,加之中國體量巨大,勞動力充沛,資源充足,制度穩定,投資安全,人民聰慧勤勞,出現我們熟悉的產業鏈轉移和現在國際分工格局。美國給中國安排位置應該叫「保姆型經濟」,中國給美國生產箱包鞋帽,服務好美國就可以了,再用高價買美國的終端科技消費品,如果中國人願意,自己愛炒炒房子,喝喝白酒,美國也是沒所謂的。

保姆型的經濟體和美國逆差再高,美國也不會在乎。只要中國安安心心做好保姆,美國是不會拿什麼貿易逆差說事。道理很簡單,一瓶白酒對一塊晶元,白酒變成尿,而晶元產生智慧;酒變膘待宰,芯做導彈變刀,晶元處在降維打擊的位置。以晶元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造就了美國的科技霸權,形成剪刀差,一架飛機換十億雙襪子,你中國從我這賺的再多順差,我美國都能通過科技霸權擼回來。

美國讓中國發展又不讓中國發展的矛盾行為是合理的。讓中國發展是保姆經濟,增加美元需求,就可以印鈔票,先割中國一茬。不讓中國發展的是高科技行業,維持科技霸權,大擼羊毛,再割中國一茬。在高科技領域美國自始至終都是對中國嚴密封鎖,從未放鬆。中國越發展,世界越發展,擁有霸權的美國越得利,越開心,但前提是其他人只能發展「保姆經濟」。

美元形成逆差,刮一道世界。科技消費品減少逆差,再刮一道。美國一來二去,形成一個閉環的收刮體系,這個體系是怎麼樣維繫的?有什麼弱點?請看下回分解。

?3

推薦閱讀:

互聯網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製造業思維與互聯網
段永朝:互聯網思想的三個基石與一個困境
譚俊峰|問診手機:歡騰的OPPO,苦逼的鎚子

TAG:互聯網思維 | 移動互聯網 | 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