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平之戰看秦國統一
從長平之戰看秦國統一
高中課本里有一篇文言文叫《六國論》其中提到秦滅六國的原因,蘇洵認為六國被滅的原因是以土地賄賂秦國和沒有利用好合縱之計。但我認為上述的原因只是加速秦國統一的步伐,根本原因是通過幾代人的經營而是秦國真正強大,在《史記》中關於贏政滅六國的敘述不到500個字, 而秦國開掛之路要從這次戰爭說起。
話說秦國攻打韓國並佔領韓國軍事要地野王,佔領野王可以斷絕韓國最大的郡上黨郡(17座城)和都城新鄭之間的聯繫,這樣上黨郡就成了飛地,人人唾手可得之,無奈之下韓王決定將上黨郡獻給秦王。而上黨郡郡守是個有頭腦的人,他接王獻地的命令後擅自改變王命將地轉獻給鄰國趙國,與其看著秦國日益強大,不如拉上
趙國墊背多一個攻打秦國的幫手。此時趙國在位的君王是趙孝成王,他得知韓國獻郡的消息立即與公族平陽君趙豹和平原君趙勝商量,雙方各執己見,最後趙王拍板決定接受韓國獻地。另一邊秦昭襄王震怒立刻派兵攻打上黨,秦攻下上黨後老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國派廉頗駐守長平抵禦秦軍進犯。廉頗節節敗退,最後無奈只好死守長平城。但廉頗畢竟是戰場老手,他深刻明白秦軍最大的弱點就是補給線過長從而決定用消耗戰拖垮秦軍,這場消耗戰一泡就是三年,最終秦軍受不使用了反間計。
秦國花重金在趙國散布謠言說廉頗即將叛變帶城投降並且秦軍顧及的是打閼與之戰趙奢的兒子趙括,流言傳到趙孝成王耳朵里他馬上召見謀臣虞卿,虞卿認為是戰是和主動權在秦國手中並且此次之戰秦國不是為了奪上黨而是為了徹底消滅趙國,秦國這樣的國家當然不會容許兩強的局面存在。當年不打是因為秦軍主力陷在韓國,現在騰出手來趙國對秦王而言是志在必得,眼下當務之急是派使者帶上最珍貴的禮物到楚國和魏國去,合縱的消息一傳出去秦國會面臨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與之談和才有成功的可能。趙王無能並未意識到虞卿的遠見,而是派了一個身份高貴的使臣直接去秦國談和,秦國抓住這個新聞點藉機爆炒讓其餘國家都知道趙國派人求和,這樣其他五國都不會與趙國結成反秦聯盟。此時反間計也發揮作用了,趙王真的臨陣易將啟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秦國得知趙國換將也更換主帥,將原來的主帥換成人屠白起,並下了死命令封鎖換將的消息,趙方並不知秦國換將,趙括一上任立即改變作戰方針率領40萬大軍傾巢而出,反觀白起採用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示弱,假意戰敗向後撤退吸引趙軍離開大本營;第二步分派兩支秘密部隊,第一支部隊25000人在趙軍離開後攻打趙軍大營斷其後路、第二支是由5000人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插在趙軍中間,把趙軍切成前後軍;第三步段其糧道。秦昭襄王知道後連連稱奇下了三道命令,一、賜全國百姓一級爵位,發動全國總動員;二、15歲以上男子全部上戰場;三、親自上陣督戰。秦王把此次戰爭看作是兩國間的生死之戰,趙軍這裡被斷糧46天,軍中竟然出現暗中殺人分食人肉的現象,趙括沒辦法只好發起自殺式突圍,最後戰死,40萬趙軍投降被坑殺,只留了240名未成年人回去報信,在此次戰爭中趙國損失45萬軍人,至此唯一可以與秦國抗衡的趙國一蹶不振。
後人評價此次戰爭多認為趙國不該接受上黨郡,其實不然趙國不費一兵一卒白白的到上黨郡這件事並沒有錯,不能因為接受上黨郡發生長平之戰就倒推認為長平之戰是因接受上黨郡引發的,六國對秦國而言都已是池中之物,只是時間的問題。早在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時其意圖就不僅僅是為了自強,商鞅變法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獎勵軍功:設二十等爵,平民立功可得爵,宗室無軍功,不能得貴族身份。再相比同一時期(戰國時期)的楚悼王吳起變法、齊威王鄒忌變法、魏文侯李悝變法大多中心內容都是圍繞著緩解農民與土地兼并的矛盾、削弱貴族的特殊待遇和加強中央集權,很少有注重大力發展軍事,而趙國在軍事上的強大也只因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代人的改革,之後未繼續重視也就逐漸沒落,在秦商鞅雖然被殺但是他主張的變法仍在繼續。所以秦始皇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並不是一時興起,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一統天下是幾代人耕耘的結果這就叫奮六世之餘烈,振長鞭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在看看領導人方面,趙國從趙武靈王到趙惠文王到趙孝成王上層班底整體都在下降,而秦國的國君則是一代比一代強勢,前幾任國君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也都志在變法,到了嬴政時更是如此,一般人只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殘殺六國百姓,但並不知道他在統一六國前禮賢下士,謙虛大度。所以長平之戰的各個方面都隱射出了秦國統一六國的趨勢。
推薦閱讀:
※造史之始
※國人為何愛造反?
※500.讀歷史16~《自題金山畫像》
※打了敗仗,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為何是他
※細思及恐的玄武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