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回顧六十九:中野撤出大別山

1947年12月31日確山戰役的失敗,使得中共中央原計劃令粟裕、陳賡野戰軍南下湖北,威脅武漢,從而迫使白崇禧從大別山抽出主力的願望落空。

確山戰役後,粟裕撤至平漢路以東豫中鄢陵一帶休整,陳賡則回豫西;

此時,包括中野司令部所在地新縣在內的大別山地區所有縣城已全部被國軍佔領,面對日益艱難的形勢,周旋空間之狹小,1948年1月15日,鄧小平致電毛澤東,表示桂系軍隊對中野危害最深,要扭轉大別山戰局,至少要殲滅桂系一個軍才行;而要殲滅桂系一個軍,單以中野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完成的。我們不得不考慮撤出大別山。

(註:中野在大別山地區最高峰時佔領縣城超過30個。)

毛澤東回電鄧小平,表示準備讓粟裕率所部渡江南下,要求鄧小平在大別山再堅持兩個月;對此,粟裕表示需要一個月時間準備;

1月22日,粟裕給毛澤東發出了那封著名的「子養電」,表示不同意渡江南下作戰;同時該電抄送劉伯承、鄧小平;電報末尾,粟裕寫了「管見所及,斗膽直陳」八個字;

1月26日,鑒於逃兵越來越多,且很多是集體逃跑,部隊士氣渙散,鄧小平再次向毛澤東提出撤離大別山;(自1947年12月1日國軍發動對大別山的總攻以來,中野共軍十戰九負,難求一勝,以至於某些桂系軍官宣稱「一個團可以包打共軍一個縱隊」。)

同日,劉伯承、鄧小平複電粟裕,表示理解粟裕之顧慮,但認為中野在大別山已處於極大困境,亟需友軍協助;

1月27日,毛澤東進一步明確要求粟裕率葉飛一縱、陶勇四縱、王必成六縱等自宜昌渡江,進入湖南;令陳賡兵團進入桐柏山、大洪山地區作戰,掩護粟裕兵團渡江;令許世友山東兵團抽調一個縱隊南下蘇北,建立蘇北兵團。具體部署為:

華野第1兵團:粟裕任司令員兼政委,葉飛任副司令員兼副政委;下轄葉飛一縱、陶勇四縱、王必成六縱、曾生兩廣縱、陳銳霆特縱;由湖北渡江,深入湖南、江西、福建,以迫使白崇禧部南下;(該計劃毛澤東徵詢了正在陝北的陳毅之意見,陳表示完全擁護)

華野第2兵團(又稱山東兵團):許世友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委;下轄成鈞七縱、聶鳳智九縱、周志堅十三縱;(註:許世友在華東局書記饒漱石支持下,另自行先後成立了譚希林膠東縱隊、袁也烈渤海縱隊、傅秋濤魯中南縱隊)

華野第3兵團:陳士榘任司令員,唐亮任政委;下轄孫繼先三縱、王建安八縱、宋時輪十縱;負責在劉鄧、陳賡中間地帶作戰,服從劉伯承直接指揮;

華野第4兵團(又稱蘇北兵團):原二縱司令員韋國清任兵團司令員,吉洛任政委;下轄滕海清二縱、胡炳雲十一縱、謝振華十二縱。

2月1日,粟裕再度向毛澤東婉轉表示不贊同渡江作戰;隨後,粟裕率領其兵團北渡黃河,至豫北濮陽一帶紮營;

2月4日,得悉粟裕北渡後,毛澤東令陳毅離開陝北楊家溝東返,向粟裕澄清利害,必須說服粟執行命令;

2月7日,毛澤東覆電劉鄧,同意中野撤離大別山;並命聶榮臻在華北軍區抽調3萬人南下,以補充劉鄧部隊實力;

接到毛澤東覆電後,鄧小平立即著手部署撤離。此時隨鄧在大別山共有三個縱隊10個旅:陳再道二縱、陳錫聯三縱、王近山六縱及一縱19旅。鄧小平是這樣安排撤退的:

1、每縱隊留下一個旅在大別山打游擊,或每旅留下一個團;兩種方法由縱隊司令員自選;

2、留在大別山的所有部隊由王樹聲統一指揮。

陳再道二縱選擇留下雷紹康第5旅,陳錫聯和王近山都選擇每旅留下一個團。

這樣,隨王樹聲留在大別山的有一縱昌炳桂19旅、二縱雷紹康第5旅兩個建制旅,及三縱、六縱6個建制團,共計12個團2.5萬餘人。由於已經不再是野戰軍,因此這些部隊的原有番號也全部取消,改為獨立旅、教導旅、支隊、大隊等;而隨著日後游擊戰的愈發殘酷,這些部隊也逐步化整為零。

在離開大別山前,鄧小平告誡中野官兵,要對擾民、掠民、強暴婦女等行為加以抑制。

2月19日,鄧小平、李先念、李達等人於潢川隱蔽北上,於24日在淮西臨泉與劉伯承會合;

率先撤離的陳再道二縱由固始北撤,於2月28日抵達淮西;

然而,陳再道二縱的撤退行動被國軍發現,白崇禧隨之令鍾紀第7軍、張光瑋48軍開赴大別山北麓,與熊綬春14軍、胡璉18軍一起,加強對大別山北麓到淮河以南地區的封鎖;這導致陳錫聯三縱、王近山六縱不得不化整為零,閃轉騰挪,直到3月下旬方才撤出大別山。

至此,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落下帷幕。

縱觀孟良崮戰役之後,直到濟南戰役之前,這十六個月共軍的戰略:先是以劉鄧挺進大別山來打破國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不想,由於粟裕兵團在南麻臨朐戰役慘敗,而陳士榘、葉飛兩兵團也同時在津浦路作戰中遭遇失敗,尤其是葉陶兵團蒙受重創,結果導致在半數以上國軍離開山東,南下追擊劉鄧的情況下,國軍依然佔領了整個沂蒙山區,隨後又攻佔膠東半島;

在劉鄧在大別山難以立足後,毛澤東又反過來,要求粟裕、陳賡等兵團採取行動幫助劉鄧解困,打破國軍對大別山的進剿;結果由於華野在47年7月受創嚴重,元氣尚未恢復,加上確山戰役的失敗,進剿大別山的張淦兵團連一個師都未曾出山。

毛澤東為挽救劉鄧之危局,命令粟裕渡江以吸引國軍主力南下(毛、粟往來電報指明是第5、第7、第18、第48軍4個軍),但粟裕堅持認為渡江作戰將無後方、無根據地,且那四個軍全部或一部是否會隨之南下的可能性也存疑。(粟裕堅持認為蔣介石、白崇禧不會讓那四個軍任何一個軍南下)

最終,劉鄧已無法再等待毛、粟爭論之結果,不得不放棄大別山,北撤淮西。

此後,關於是否渡江作戰的問題,引致毛澤東與粟裕之間的一場戰略大討論,最終以粟裕親見毛澤東,表示即使不過江也能在中原地區打開局面,毛澤東認為打開局面的標誌是能殲滅那四個軍的其中一個;粟裕立下軍令狀,擔保殲滅邱清泉第5軍。

而豫東會戰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雙方打了個平手。如果以此結局,那麼毛澤東也好,劉鄧也好,粟裕也罷,在孟良崮戰役之後一年的戰略戰役計劃都是失敗的。

整個戰局的唯一轉機,便是許世友兵團席捲山東大地,全殲王耀武集團。


推薦閱讀:

國共內戰回顧之十二:孟良崮戰役
粟裕沒有制海權,為什麼敢籌備台海戰役?
一個致命疏忽與王牌74師的覆滅
電影《大決戰》三部曲的劇作藝術

TAG:國共內戰時期 | 劉伯承 | 粟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