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堅守 無怨的追求——我眼中的郭外先生

孤獨的堅守 無怨的追求

——我眼中的郭外先生

這篇文章的言語有些尖銳,因為它的真實,我們懂得,還原真實,在當今這個社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想不明白,譬如中國的傳媒行業為何完全市場化?「市場化」是一個中性的詞語,但由此帶來的種種後果,已經足以讓人憤慨。媒體人為了生存,可以不顧事件的真實與否,與商家沆瀣一氣;也可以為了得到眼前的利益,尋找事端,以曝光為由,敲詐商家;更可以為了拉廣告,誇大產品療效,蒙蔽世人。……

「市場」,讓一大批媒體人忘記了職責所在,墮落成金錢的奴隸。

然而,郭外先生卻是一個例外。對,「郭外」,是一個「例外」。這種「格外」的生存姿勢,甚至讓我覺得是中國媒體的希望。他強調作為媒體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理念,不要仿效別人,就像畫畫一樣,你可以仿製造形,你仿製不了靈魂。他已經影響到我,我更希望他能夠影響到一大批人。

郭外先生與他創辦的《中國美術市場報》,至今已經走過了九個年頭,作為行業媒體,他熟知這個行業內一系列毛病:美術界媒體的毛病,以及部分藝術家的毛病。因此,他要做的,就是先從自己開始,清算、整治。

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對我說:「我們永遠不要像有些媒體一樣,發行1000份,說成10000份,忽悠藝術家,我們要做的,就是絕對的真實。發行數量要真實,發行要到位」……

與他合作後的第一個月,便與他吵得不可開交,也許,這就是緣份吧。

我得知發行員全部把報紙發放後,便以為萬事大吉。心想,在一個新區域,必須要發行三期之後,才有影響力的吧,誰知郭外先生接著便在北京對濰坊地區的發行做了抽查,當結果不盡人意後,他朝我大發雷霆。

「這個人一定是瘋子,哪份報紙第一期發行,就會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我心裡恨恨地說。「如果發行效果不好,我們就是忽悠藝術家」,他在電話那端咆哮。吵架的結果是,每一期報紙,作為執行總編的我,必是與發行員挨家挨戶發放,只為讓客戶從眾多小報中能夠關注到《中國美術市場報》。

第二次吵架,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報社規定,如果作品審核不過關,繳納多少費用都不予以上版。剛開始,我以為是報社「作秀」,美術界的媒體,哪個能過得了金錢這一關?後來,發現是我的理解錯了。當有藝術家表示可以繳納費用刊登版面後,郭外先生在看其作品認為水平太差後,不管對方表示繳納多少費用,都不以為然,堅決拒絕。更有趣的是,即使作品審核通過的藝術家願意出費用刊登兩個版面(報社規定每個藝術家一期只能刊登一版),敬愛的郭外先生又是一個拒絕,他的理由是——《中國美術市場報》不是一個人的專刊,它屬於大眾。……結果,就是因為他的堅持,「翰墨青州」特刊期間,至少有三位藝術家沒有機會上版面。這個郭外,他真是情願「一根筋到底"的人。

郭外煙癮很大,人很瘦弱,一張普通舊中國人的面容,面部黃裡帶白,看起來瘦得教人心疼,但他的精神卻很好,頭髮大多是精神抖擻地直豎著,有時候坐在那裡不怎麼說話,只是安靜地抽煙思考問題,這個畫面,我老覺得似曾相識,像誰呢?

「報紙上藝術家的潤格表中上,所有價格過萬的,需要重新衡量,不能讓他們誇大其詞」某日,他對我說。

可是……

「把那些所有自詡『美術大師』等浮誇的稱謂去掉,不能讓藝術家們糊弄這個時代」,某日,他又說。

可是……

他強調藝術品市場不是炒作出來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三十年來炒作的結果造成臟、亂、差現象,藝術品市場也不能過於形式化,它同樣也需要真實,他預測將來的市場會與國際接軌,一切看作品,甚至連作者名字都不看。

我終於什麼也不說了。我的擔心無非就是生存問題。然而,對於一個即使是倒下,也要保持站立姿勢的人來說,這似乎又不是問題。

看到他瘦弱的樣子,捏著煙,頭髮直立著,讓人感覺到有一股神奇力量。而我終於想起他像誰來了,那個人,在寒夜裡用筆做成一把匕首刺疼著國民的神經,那個人說——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

這個郭外,他雖然瘦弱普通,但他與那個人一樣,是一個文化戰士,手裡拿著一竿鞭子,有時候打的人生生作疼,沒有幾個人真正懂得他。在別人眼中,他難溝通、乖僻、固執、倔強,因為他的觀點與思想,與這個時代總有著距離。

他是郭外,也是「格外」,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我因此覺得他是孤獨的,他在孤獨的堅守。而他的堅守,正是這個時代一個媒體人的良心。

我相信他說過的話——我們終將改變潮水流動的方向。我打算一併同他堅守。

(蘇 醒)


推薦閱讀:

沒有朋友卻很怕孤獨一個人。誰有這樣的感同身受?害怕到不願意一個人出門,不喜歡看見別人幾個幾個走在一起?
出國如此寂寞,為何留學生還容易單身?
什麼時候才會覺得寂寞?
有沒有在一瞬間讓你覺得世事喧囂,卻人生寂寥?
陌陌上寂寞的男人為什麼這麼多?

TAG:孤獨 | 孤單 | 寂寞 |